Theglobe.com IPO首日暴涨606%!9元变63元,财富真相!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创新领域的热情持续高涨。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投资热情与市场波动并非新鲜事。例如,在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曾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科技股热潮,其中不乏许多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1998年11月,一家名为Theglobe.com的互联网公司,其新股发行在首次交易日便创下了股价涨幅的记录,这标志着当时炽热的互联网股票板块迎来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个人用户搭建网页,在当时尚未实现盈利。其股票最初在11月定价为每股9美元,面向初始认购者发行。然而,在11月13日的纳斯达克市场开盘后,其股价一度飙升,最终以每股63.50美元收盘,当天涨幅高达606%。
此次惊人的涨幅超越了此前由另一家互联网公司Broadcast.com在1998年7月17日创下的IPO首日249%的涨幅纪录。Theglobe.com的股价表现,无疑成为了当时市场对互联网产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一个缩影。
然而,这种快速的股价波动也反映了市场存在的复杂性。尽管Theglobe.com的IPO被视为一次巨大成功,但其股价在交易日内也经历了显著的起伏。当天早些时候,Theglobe.com的股价一度达到97美元的高位,但随后在交易日内逐渐回落。许多个人投资者在股价上涨后纷纷涌入,却可能因为买入时机不佳,面临股价下跌带来的挑战。最终的收盘价相比当日盘中最高点下跌了35%。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幸运地以9美元的发行价购得股票,并在盘中接近最高点时出售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来说,这无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一位投资者就表示,他曾将自己持有的800股股票在接近90美元的价格出售,迅速获得了约6.5万美元的利润。然而,从当天大部分时间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来看,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盈利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可能远少于那些在股价回落中面临压力的投资者。一位关注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评论道,在当时的二级市场中,真正赚到钱的投资者并不多。
值得关注的是,Theglobe.com的创始人们则在此次IPO中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据外媒报道,公司董事长,58岁的迈克尔·S·伊根先生(Michael S. Egan),曾担任阿拉莫租车(Alamo Rent-A-Car)的前董事长,持有601万股股份,其价值在当时达到了3.82亿美元。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25岁的托德·克里泽尔曼先生(Todd Krizelman),持有的股份价值约4700万美元。而另一位联合首席执行官,24岁的斯蒂芬·帕特诺特先生(Stephan Paternot),其股份价值也达到了约5100万美元。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创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可能创造的巨大财富效应,特别是对于那些早期参与并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人物。
Theglobe.com由克里泽尔曼先生和帕特诺特先生于1995年在他们就读康奈尔大学时的宿舍里共同创立。在公司上市当年,虽然其销售额达到270万美元,但也面临1150万美元的亏损。公司最初在当年7月提交了上市申请,但由于当时新股发行市场表现疲软而推迟了发行计划。然而,其在11月的上市时机却恰到好处。就在其上市前两天,网络咨询公司EarthWeb的IPO也获得了成功,其股价在首日飙升了248%。在此前一周,许多成熟的互联网公司也因市场对假日期间网络商务的乐观预期而股价大涨。
在IPO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在Theglobe.com的案例中是贝尔斯登公司)通常会刻意将初始发行价设定在较低水平,以便股票在开始交易后能够有所上涨。像Theglobe.com这类备受追捧的IPO,往往会吸引巨大的市场需求。此时,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会将初始发行的股票分配给他们最看好的机构客户和个人大客户。
Theglobe.com向公众发行了310万股股票,其余股份则由公司内部人士持有。其他投资者则必须等到股票开始交易后才能尝试购买,这通常会推高股价。截至收盘时,Theglobe.com的股票交易量接近1570万股,这意味着当天平均每股股票转手超过五次。
相关研究显示,个人投资者常常是IPO首日的主要买家。专家指出,Theglobe.com在当日的大部分购买行为似乎也来自小额投资者。IPO股价飙升的部分原因在于小额投资者会发出所谓的“市价订单”,即指示券商以当时的市价购买股票,无论价格有多高。专家表示,这种需求往往会导致IPO股价在开盘后的最初几分钟内达到顶峰,然后随着这些订单的逐渐完成,股价会在一天内有所回落。有市场分析人士观察到,很多个人投资者都在寻求快速获利。
尽管Theglobe.com在11月13日的交易中,许多寻求快速回报的投资者未能如愿,但当时市场对互联网相关股票的狂热并未消退。事实上,EarthWeb的股票在11月11日首个交易日收盘价为每股48.69美元,到11月13日时已上涨至85.06美元的高点。这反映了市场对新兴科技领域持续的乐观情绪和投资热情。
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资本市场与新兴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的窗口。在特定时期,当一项创新技术或商业模式被市场广泛认可并赋予高预期时,往往会催生出巨大的投资热潮,吸引大量资金涌入。这种热情既可能带来快速的财富增长,也可能伴随着较高的市场波动风险。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无论是专注于技术创新、品牌出海还是供应链优化,理解这类市场动态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估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时,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深入分析企业基本面和市场趋势,而非盲目追逐短期热点,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当时部分IPO首日涨幅居前的公司情况(发行规模不低于1000万美元,股价未根据后续拆股调整):
| 公司名称 | IPO日期 | 初始发行价(美元) | 收盘价(美元) | 首日涨幅 |
|---|---|---|---|---|
| Theglobe.com | 1998年11月13日 | 9 | 63.50 | 606% |
| Broadcast.com | 1998年7月17日 | 18 | 62.75 | 249% |
| EarthWeb | 1998年11月11日 | 14 | 48.69 | 248% |
| Secure Computing | 1995年11月17日 | 16 | 48.25 | 202% |
| EBay | 1998年9月24日 | 18 | 47.38 | 163% |
| Yahoo | 1996年4月12日 | 13 | 33.00 | 154% |
| Rambus | 1997年5月13日 | 12 | 30.25 | 152% |
| Boston Chicken | 1993年11月8日 | 20 | 48.50 | 143% |
| Planning Sciences | 1996年4月30日 | 10 | 24.13 | 141% |
| Home Shopping Net. | 1986年5月13日 | 18 | 42.63 | 137% |
![]() |
这段历史的启示在于,新兴科技的巨大潜力往往会引爆投资者的热情,但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市场波动和风险的存在。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无论是从事出口电商、跨境支付、海外营销,还是关注前沿技术应用,都应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动态,理性分析潜在机遇与挑战,以稳健的步伐在全球舞台上实现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theglobe-com-ipo-606-surge-9-to-63-reveal.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