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企业70亿美金反击美国关税!跨境新策略
2025年10月上旬,外媒报道指出,包括能源贸易商美科利(Mercuria)和私募股权公司合伙人集团(Partners Group)在内的多家瑞士企业,为争取降低美国对瑞士征收的关税,承诺将向美国能源领域投入超过60亿美元。这一动态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关系中,通过直接投资促进经济交流、寻求共赢的实践模式。在全球经济日趋互联的背景下,各国及企业间的经济互动和政策调整日益频繁,通过市场化手段应对贸易摩擦,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策略。
回顾2025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瑞士企业实施了39%的进口关税,其主要考量是美国与瑞士之间存在的贸易逆差规模。这种基于贸易平衡的政策调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并非孤例,也促使相关国家积极寻求应对之道。自此次关税措施实施以来,瑞士政府便积极与本国私营企业界携手,共同制定了一揽子投资承诺和商业措施,旨在有效缩小对美贸易逆差,进而为降低相关关税创造有利条件。这体现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通过经济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稳定贸易关系的务实态度。
在这些投资提案中,具体规划了多项在美国能源领域的投入。根据2025年9月上旬的初步方案,合伙人集团(Partners Group)计划大幅提升其在北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而言,该集团拟将其旗下的管道运营商ESENTIA所运营的美墨天然气管网的输送能力提升一倍。此举不仅有助于增强区域能源基础设施的韧性,更能为美国及其邻国带来更为稳定和高效的天然气供应,符合当前全球对能源安全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需求。
与此同时,能源贸易商美科利(Mercuria)也规划了多项在美国能源领域的投资。其投资范围涵盖了多个前沿和关键领域:
- 推动新型电力生产: 这可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如太阳能、风能)的投入,也可能涉及高效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满足美国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并支持其能源转型。
- 碳捕获与储存(CCS)技术应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下,CCS技术被视为减少工业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美科利的投资将有助于推动这项关键技术在美国的商业化进程,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 提升美国石油采收率: 在传统能源领域,通过先进技术提升现有油田的采收率,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能在一定时期内保障能源供应,符合美国能源独立的战略。
这些具体的投资方向,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兼顾了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对当地产业结构、能源战略和环境政策的综合考量。
从投资规模来看,2025年9月上旬的初步规划显示,涵盖美科利和合伙人集团的瑞士能源投资项目总额已超过60亿美元。而到了2025年10月上旬,外媒进一步透露,包含美科利、合伙人集团及其他相关企业在内的瑞士能源投资方案,其整体规模已达到约70亿美元。这一数字凸显了瑞士企业对深化与美国经济合作的坚定信心和巨大投入,也表明了其通过实质性经济贡献来改善双边贸易关系的决心。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注入,无疑将对美国相关能源产业的就业、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完善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投资提案,是为瑞士经济部长盖伊·帕默林(Guy Parmelin)2025年9月5日访问华盛顿,与美国官员进行会谈时所准备的更广泛方案的一部分。此次高层互访和经济对话,旨在寻求通过协商解决贸易分歧,展现了双边关系中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的努力。目前,瑞士方面仍在与美国官员保持沟通,以期达成降低关税的目标。
瑞士经济部方面表示,不便对正在进行的具体谈判发表评论,但强调执政的联邦委员会致力于改善与美国的关税关系。该部门在一份声明中提到,瑞士已优化其对美提案,以期迅速达成一致。声明进一步指出,外交与政策沟通将持续进行,力求尽快削减额外的关税。这种公开透明的沟通姿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并为最终解决贸易摩擦创造良好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合伙人集团和美科利均未对此事发表评论,这在商业谈判的敏感阶段是常见做法。
从中国跨境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瑞士企业此番通过大规模能源投资寻求降低美国关税的案例,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首先,战略投资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的重要性。面对贸易壁垒,直接投资,尤其是在对方关键产业的投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既能深化经济联系,又能创造就业、促进技术发展,从而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为自身争取更有利的环境。这提示我们,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时,除了传统的谈判和申诉,多元化的经济合作方式,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投资,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次,关注目标市场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瑞士企业选择美国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并非偶然。美国在能源生产、技术创新以及能源转型方面的需求和潜力巨大。跨境企业在制定全球市场战略时,深入研究目标国的产业政策导向、优势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将自身的投资与对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民生需求相结合,往往更能获得支持和成功。
第三,经济外交与企业行动的协同效应。瑞士政府与私营企业携手应对贸易挑战,共同制定投资方案并进行高层游说,展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在海外拓展和遭遇市场障碍时,如何与国内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解决方案,是值得思考的课题。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全球供应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韧性构建。在当前地缘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国际贸易规则和关税政策可能随时调整。瑞士企业的行动,提醒我们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韧性来应对不确定性。通过在不同地区进行战略投资,尤其是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布局,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例如,合伙人集团对美墨天然气管网的投资,便是一种区域能源整合和供应链强化的体现。
最后,保持务实理性的沟通与协商。尽管存在贸易摩擦,瑞士方面始终通过外交和经济渠道与美国保持沟通,并优化提案,力求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这强调了在复杂国际关系中,避免情绪化反应,坚持理性对话和务实协商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在面对国际市场挑战时,通过专业渠道进行沟通、展现合作意愿,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瑞士企业在美国能源领域的投资承诺,不仅是其应对关税压力的具体举措,也是全球经济互动中,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贸易分歧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中国跨境从业人员而言,持续关注此类国际经济动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策略,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从而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wiss-7b-fights-us-tariffs-new-strategy.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