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MAS AI金融新规:划定红线,2027支付变革提速!

人工智能(AI)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从智能投顾到风险管理,从客户服务到欺诈识别,AI技术的广泛渗透在提升效率、优化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风险挑战。面对这一趋势,全球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网跨境获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期发布了一份重要的咨询文件,旨在为所有金融机构(FIs)制定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指南草案。此举标志着新加坡在金融AI监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AI风险管理指南:监管框架与核心要义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作为新加坡金融领域的最高监管机构,在其最新发布的咨询文件中,详细阐述了针对金融机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预期。这份指南草案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以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各类风险。
指南的适用范围与核心原则
这份指南覆盖了整个金融领域,其适用对象包括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值得注意的是,MAS明确指出,新兴技术如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和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也明确纳入了此次指南的监管范畴。这意味着,无论金融机构是采用传统AI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还是尝试利用生成式AI提升客户交互体验,都必须遵守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
MAS在制定指南时秉持了“比例原则”,即对金融机构的要求应与其人工智能的使用程度、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相匹配。这体现了监管的灵活性和务实性,避免“一刀切”的监管方式对创新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关键监管期望与生命周期控制
指南草案对金融机构提出了多项关键性监管期望,旨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层面,构建一个健全的AI风险管理体系:
- 董事会层面的监督: 要求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必须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全面监督,确保AI策略与机构的整体风险偏好和业务目标保持一致。这强调了AI风险管理需要从最高管理层获得充分关注和资源支持。
- 全机构范围的AI资产清单: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一份覆盖全机构的AI资产清单,明确识别和记录所有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的AI系统。这有助于机构全面了解其AI足迹,并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奠定基础。
- 风险重要性评估: 机构需要对AI应用进行定期的风险重要性评估,以识别高风险领域并优先分配管理资源。
此外,指南草案还特别强调了在AI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控制措施,以确保AI系统从设计、开发到部署、运行的整个过程都处于可控状态。这些控制措施包括:
- 数据治理: 确保用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的数据是高质量、准确且符合隐私保护要求的。
- 公平性(Fairness): 预防AI算法产生歧视性或不公平的结果,特别是在信贷审批、客户画像等敏感应用场景。
- 透明度(Transparency): 提高AI决策过程的可解释性,让使用者能够理解AI做出特定判断的依据,而非仅仅接受“黑箱”结果。
- 人工监督(Human Oversight): 强调人工干预和监督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风险或关键决策场景下,确保AI系统不会完全脱离人工控制。
- 第三方风险管理: 随着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AI解决方案,对第三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 变更管理: 对AI模型的任何修改或升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以避免引入新的风险。
MAS表示,这些指导框架是在其2024年对主要银行AI使用情况进行专题审查以及广泛的行业咨询后提出的。此举旨在为金融机构管理AI相关风险设定明确的监管标准。
金融科技前沿:AI与数字化转型的行业脉动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的创新从未止步,而人工智能正是驱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新媒网了解到,在MAS发布AI风险指南的同时,全球金融行业也涌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最新动态,这些趋势共同描绘了AI在金融领域日益深化、日益多元的应用图景。
智能赋能商家服务与客户体验
- 印度Paytm测试AI驱动POS设备: 在印度市场,Paytm正在测试一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销售终端(POS)设备。该设备能够为商家提供实时的业绩洞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销售数据和客户行为。更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印度商家还利用该工具进行实时翻译,这极大便利了与不同语言客户的沟通,展现了AI在提升商业效率和普惠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 TNG eWallet与Easypasia借力支付宝+生成式AI平台: 马来西亚的TNG eWallet和巴基斯坦的Easypasia两大电子钱包运营商,正通过利用支付宝+的生成式AI平台来增强其客户服务能力。此举使得平台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及时的提醒服务,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这表明生成式AI不仅能优化内部运营,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场景中也能发挥关键作用。
跨境支付与金融基础设施的演进
- 西联汇款与TenPay Global在新加坡设立联名门店: 国际汇款巨头西联汇款与TenPay Global(腾讯金融科技的国际业务品牌)携手在新加坡设立联名门店。此项合作旨在为用户提供全渠道的汇款体验,融合线上便利与线下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支付需求。这反映出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巨头在跨境金融领域寻求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的趋势。
- 新加坡MAS与德国央行深化代币化支付合作: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德国联邦银行(Bundesbank)达成协议,将深化在代币化支付领域的合作。双方的目标是创建新的结算解决方案,以期显著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并缩短处理时间。这项合作凸显了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代币化资产在提升金融效率方面潜力的认可与积极探索。
电子支付普及与传统渠道的式微
- 新加坡支票使用量大幅下降: 随着2027年支票逐步淘汰期限的临近,新加坡各银行的支票使用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民众转向使用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如PayNow和FAST。这一现象反映出数字化支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传统支付方式正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信贷市场与财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 菲律宾信贷信心受欺诈担忧影响: 在菲律宾,由于对欺诈的担忧,消费者的信贷信心受到影响。借款人普遍认为信用卡和个人贷款存在较高风险。这揭示了金融科技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时,也必须同步加强风险控制和用户信任建设的重要性。
- 高净值客户寻求私募市场更高回报: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高净值客户正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私募市场,以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数字财富管理公司StashAway指出,美国科技公司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这表明财富管理行业正面临转型,需要提供更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投资产品。
- ZA Bank CEO聚焦财富管理与数字资产: 香港虚拟银行ZA Bank的首席执行官正将业务重点转向财富管理和数字资产。该数字银行计划于年内推出港股交易服务。这预示着以科技为驱动的虚拟银行将在财富管理和数字资产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传统银行展开竞争。
展望未来:AI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平衡之路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指南草案,不仅是对本地金融行业的一次重要规范,更是在全球金融AI监管浪潮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举展现了监管机构在拥抱技术创新与防范潜在风险之间寻求精妙平衡的决心。
从中国视角看,随着中国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AI在支付、借贷、保险、财富管理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成熟且深入。中国金融机构同样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AI风险,确保算法公平、数据安全和决策透明的挑战。MAS的指南,尤其是其对董事会监督、全生命周期控制以及比例原则的强调,可以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和业界提供有益的借鉴。
未来的金融领域,AI无疑将扮演愈发核心的角色。如何在鼓励创新活力的同时,构建一道坚实的风险防火墙,将是全球金融监管者共同面对的长期课题。MAS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探索AI时代下的金融监管范式,贡献了宝贵的一笔。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ingapore-mas-ai-fintech-guidelines-2027-payment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