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Sibos揭秘:ESG商业驱动,入风控获超额回报!

2025-10-03跨境支付

Image

2025年,全球金融行业的年度盛会Sibos在德国法兰克福成功举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金融领袖和业界精英。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BH)的全球市场情报主管阿德里安·惠兰,就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投资、企业多样性与包容性(DEI)政策的落实,以及人工智能(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等多个前沿议题,分享了他的深刻洞察与务实观点。这些讨论对正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Sibos 2025: BBH’s Adrian Whelan on overcoming obstacles in ESG and DEI policy

ESG发展:数据是基石,务实是方向

惠兰先生强调,数据是驱动一切创新和进步的基础,尤其在ESG领域。他指出,当前ESG数据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这使得衡量和追踪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变得复杂。虽然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这三个维度可以单独进行评估,但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进行客观量化,难度显而易见。

他提到,当前的法规往往要求企业进行“双重实质性”报告,即既要关注企业的财务影响,也要关注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惠兰先生表示,要客观地报告这种双重影响,而非主观评判,确实面临诸多挑战。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在“出海”过程中,如何有效收集、整理和披露符合国际标准的ESG数据,不仅是满足合规要求,更是赢得国际市场信任、提升品牌形象的关键。

市场动态:ESG投资的审慎与坚守

惠兰先生观察到,当前市场对于某些倡议的审慎态度有所增加。在2025年,一些宏观环境的变化,例如美国对部分政策的调整,确实促使一些金融服务公司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倡议时,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步伐。然而,他明确表示,这并非意味着对ESG理念的背离。相反,在业界,仍然有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对ESG抱有强烈兴趣,只是他们的方式可能更为低调和聚焦于具体成效。

惠兰先生认为,机构投资者持续关注ESG并非异乎寻常。尽管关于ESG的表述和未来承诺可能不如过去频繁,但其背后的商业驱动力依然强劲。他强调:“我们确实看到机构配置者,如金融银行,依然高度关注。这并非完全由监管驱动,而是商业驱动。人们希望以目标感和价值观来投资并与利益相关者互动。”

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来说,理解这种全球市场心态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在推广自身可持续发展实践时,应侧重于其带来的商业价值和长期效益,而非仅仅是理念宣导。

去政治化视角:关注ESG的核心商业价值

惠兰先生坚信,机构投资者在审视ESG时,并非受制于舆论或地缘环境的讨论,而是聚焦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产品本身的成功、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他详细阐述:“我认为‘ESG’这个词被过度政治化了,它被误用,带来了额外的声誉风险。”

尽管面临挑战,行业内部仍取得了一些进展。惠兰先生指出:“你开始看到更多数据表明,如果将ESG纳入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框架,可以获得超额回报。我们需要更多这类量化数据的涌现,这样ESG评估就会变得更客观、更科学,减少主观性和情绪化。”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制定ESG战略时,应深入挖掘其在降低运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潜在价值。通过清晰的数据和案例,向国际投资者展示其ESG实践的商业合理性和长期回报,将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DEI:商业价值与前行挑战

作为多样性、公平性与包容性(DEI)的积极倡导者,惠兰先生在其职业生涯中曾广泛探讨金融包容性和多样性议题。在2025年,他注意到,在某些市场环境下,DEI的倡导正变得更具挑战性,甚至可能面临声誉层面的压力。

惠兰先生表示,如今“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些词语的讨论变得更为敏感。他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当前市场环境影响,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他强调,DEI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更是企业发展的“好生意”。虽然变革的步伐可能缓慢,但他相信DEI的理念正在逐步扩展,而非收缩。

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尤其是在全球化运营中,DEI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市场适应性的战略选择。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时,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构建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将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舞台上行稳致远。

监管环境与自愿性行动:ESG数据披露的新趋势

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惠兰先生指出,在2025年,一些旨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法规,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在具体推进上有所放缓,甚至范围有所缩减,这给行业在整合数据方面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惠兰先生解释说,这种监管层面的调整,意味着企业更需要采取自愿性行动来推进ESG倡议。他表示:“我们将转向那些透明并提供数据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不愿披露的企业。这就是为什么可持续数据的大变革需要扩展到所有地区,特别是那些未上市、没有强制性报告要求的私人市场空间,因为你的投资者会要求这些信息。”

他补充道,目前市场上机构需要向ESG数据供应商支付高昂费用获取数据集,但这些数据往往难以相互比较,这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痛点”。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企业,特别是那些寻求国际融资或在海外拓展业务的企业,应主动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即便没有强制性要求,也要将其视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展望未来,惠兰先生表示,金融行业正变得更加谨慎。他解释说:“当前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可能不会带来大规模的监管升级。”他补充道,监管机构的进展将是“缓慢而稳健的”,因此企业应更多地关注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

惠兰先生预测,ESG将继续发展,并被更广泛地用作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此外,随着财富向更年轻、社会责任感更强的下一代群体转移,他们将更倾向于将自己的金钱与价值观相匹配,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ESG投资的普及和深化。

人工智能:赋能ESG,但需数据与责任并行

尽管人工智能(AI)被誉为解决诸多行业复杂问题的“万能钥匙”,但惠兰先生重申,AI若要在ESG投资领域真正发挥“推动作用”,就必须有准确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

惠兰先生强调,目前关于AI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信任、治理、伦理和可解释性都尚不明朗。他指出:“如果你的ESG流程要使用AI,你需要确保所使用的AI是负责任的,其工具本身是ESG友好并符合你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AI并非解决ESG数据或市场认知问题的万全之策。”

他借用了一句常见说法:“美国侧重创新,欧盟侧重监管”,形象地说明了在AI创新和整合方面的不同路径,尤其是在金融服务等高度受监管的领域。由于缺乏信任,AI若要成熟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监管框架和清晰的解释性。他预测,提升AI素养将变得与金融素养同等重要。

惠兰先生再次强调了“缓慢而稳健”的进展。他认为,AI不会像行业宣称的那样带来一场“革命”,而是在技术可靠性和市场信任度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实现一场“进化”。对于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在利用AI赋能业务的同时,更应重视AI的伦理治理、数据安全和员工的AI素养培养,确保技术的负责任应用,从而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综上所述,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在ESG、DEI和AI领域的讨论,呈现出务实、审慎而又持续探索的特征。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国际趋势,不仅有助于把握全球市场脉搏,更能指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构建更具韧性、更符合国际标准的经营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ibos-2025-esg-drives-extra-profi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Sibos 2025在法兰克福举行,BBH全球市场情报主管阿德里安·惠兰分享了ESG投资、DEI政策和金融AI应用等议题的见解。他强调数据在ESG中的重要性,并提到市场对ESG的审慎态度。同时,他认为DEI具有商业价值,并强调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需数据和责任并行,为中国跨境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发布于 2025-10-03
查看人数 19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