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 Robotics:2025年2000台机器人,多平台提效降本!

近年来,全球物流配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日益严峻的劳动力短缺以及消费者对即时配送服务持续增长的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末端配送自动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如何高效、经济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是摆在各大物流及电商平台面前的关键挑战。
在此背景下,美国知名配送平台DoorDash正在积极探索并布局其自动配送网络。据外媒近期报道,DoorDash与专注于人行道机器人研发的Serve Robotics公司建立了一项长期合作关系,计划在美国市场扩大自动配送服务的覆盖范围。此举标志着DoorDash在补充其现有配送员队伍方面,正采取多元化的技术路径。
配送巨头DoorDash的自动化策略
根据双方的合作声明,Serve Robotics公司的机器人将通过这项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为DoorDash完成部分订单配送任务,首批试点区域将选定在美国洛杉矶。值得一提的是,Serve Robotics也与DoorDash的竞争对手——美国优步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保持着合作关系。截至目前,Serve公司的机器人已在美国的五个城市成功完成了数万次配送任务,这些城市包括:
- 洛杉矶
- 迈阿密
- 达拉斯
- 芝加哥
- 亚特兰大
双方的合作并非独占模式。这意味着Serve公司能够灵活地优化其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同时承接来自DoorDash和优步的订单。这种模式与当前一些配送员在不同平台间切换接单,以寻求更优报酬或更近距离任务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项合作公布后,Serve公司股价一度上扬,显示出市场对这种合作模式的积极预期。
DoorDash作为美国领先的餐饮配送应用平台,其愿景一直明确:通过人工配送员与自动化交通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构建配送网络。除了此次与Serve Robotics的深化合作外,DoorDash在2025年四月还进一步拓展了与另一家专注于人行道配送机器人的公司Coco Robotics的伙伴关系,用于服务洛杉矶和芝加哥的订单。就在2025年不久前,DoorDash还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配送机器人。这款内部开发的机器人主要面向郊区市场设计,旨在实现更大订单量的配送、更快的速度以及在人行道和道路上更长距离的运输能力。
Serve公司首席执行官阿里·卡沙尼(Ali Kashani)在谈到DoorDash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时表示,这对于整个自动配送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验证信号。他指出,在过去八年间,他们一直在积极倡导自动配送的价值,而现在,看到美国两大主要平台都在自动配送领域投入巨资,这无疑为他们的信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人机协同:不同场景下的效率最优解
DoorDash对配送模式的理解是,人工配送员在处理复杂、多站点的订单以及高价值配送任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需要人际互动或灵活应变的情况下。而对于人行道配送机器人这类速度相对有限的设备,则更适合于城市区域内小批量、短距离的配送任务。根据Serve公司的数据,其机器人的平均配送距离通常不足一英里,从取货到送达大约需要18分钟,这种模式与城市短途配送需求高度契合。
此外,DoorDash还在其他自动配送领域进行了探索。例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正在与Flytrex公司以及美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ing公司合作测试无人机配送服务。无人机配送方式被认为最适合完成小件、快速的订单,尤其是在交通不便或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这些不同的自动化配送工具,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配送生态系统,旨在针对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最优的配送解决方案。这种人机协同,优势互补的模式,是未来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方向。
Serve Robotics的扩张雄心与商业模式
Serve Robotics公司正计划加速其机器人车队的规模扩张。据其内部规划,到2025年底,Serve公司计划将其机器人车队规模翻倍,达到2000台活跃在道路上的机器人。与多个配送平台合作的战略,有望使这项大规模投入产出更高的效益。
Serve公司原脱胎于美国优步收购的配送服务Postmates,目前优步也是其投资者之一。尽管Serve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其首席财务官布莱恩·里德(Brian Read)曾表示,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营收将随之增长,并能有效提升运营杠杆。通过同时承接DoorDash和优步的订单,可以最大程度地让机器人保持忙碌,减少所谓的“空驶里程”(即机器人未执行订单的空载行程),从而在无需额外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提高投资回报率。
当前,Serve公司主要专注于人行道上的食品配送服务。然而,卡沙尼先生预期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例如:
- 杂货配送
- 药品配送
- 在购物中心内部进行商品运送
- 工厂车间内的物料运输
- 医院内部的物品传递
他将食品配送比作“亚马逊的图书业务”,认为这只是他们进入市场的第一个领域,未来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这种对未来广阔应用前景的展望,体现了科技创新者对技术潜力的深刻洞察。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思考
DoorDash与Serve Robotics的合作,以及其在自动配送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为我们中国的跨境电商和物流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思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和物流强国,在自动化配送领域也早已走在前列,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然而,美国市场在消费者习惯、城市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差异,其发展模式和挑战解决方式,仍能提供不少借鉴。
- 技术多元化发展趋势: 无论是人行道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还是仓储自动化,各种技术并非相互取代,而是协同发展。中国跨境企业在布局全球物流网络时,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最合适的自动化技术,以应对不同市场的复杂性。例如,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欧美市场,自动化配送的经济效益会更加突出。
- “最后一公里”的效率提升: 末端配送的效率和成本,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企业的利润。中国跨境电商在出海过程中,尤其是在目的国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面临着成本高、时效慢等挑战。借鉴DoorDash的经验,积极探索与当地自动化配送服务商的合作,或自主研发符合当地特色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 柔性化运营与平台合作: Serve Robotics与多家平台合作的模式,展示了自动化设备共享经济的潜力。对于拥有大量物流需求的跨境电商平台或物流服务商而言,不必完全自建机器人车队,而是可以考虑与专业的自动化服务提供商合作,通过共享资源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运营的灵活性和效率。这对于需要在不同市场快速部署服务的跨境企业尤为重要。
- 监管与标准化: 自动配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清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配送方面的监管政策差异较大。中国的跨境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监管环境,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确保合规运营。
- 拓展应用场景的想象力: 从食品配送拓展到杂货、药品乃至工业物流,自动配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的跨境物流企业可以从单一的电商包裹配送出发,逐步探索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更广阔的供应链环节,例如海外仓内部的自动化操作、B2B物流的智能调度等,从而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面对全球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国际市场的技术动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可能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和适应,将有助于我们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erve-robotics-2k-bots-25-multi-plat-save-cos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