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警告2025:AI“实验性收入”是陷阱!

2025-10-29AI工具

Image

当前,全球科技领域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深刻变革,这股浪潮不仅推动了技术边界的拓展,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投资热潮。从初创公司到行业巨头,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AI赛道,使得相关企业的估值一路飙升。然而,在这股澎湃的投资热情之下,一些理性且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开始提出更为审慎的看法。他们提醒业界,在评估这些高速成长的AI企业时,需要警惕一种被称为“实验性收入”的现象,这关乎着企业营收质量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理解这些全球投资趋势背后的深层逻辑至关重要。

“实验性收入”现象的兴起

红杉资本合伙人阿尔弗雷德·林在2025年的一次播客中指出,当前AI领域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实验性收入”。他解释说,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短期合作项目或试点计划,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初创企业获得研发资金,但其持续性却存在不确定性。

林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各行各业都不希望在AI浪潮中掉队,因此乐于尝试与AI初创公司合作。对于创始人而言,这无疑是利好消息,能让他们通过营收来为研发提供资金支持。然而,他同时也强调了潜在的风险:“这种收入可能只是试点性质,随时可能消失。”

营收质量: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量

令人关注的是,林先生发现,一些初创企业会将这类试点项目带来的短期收入进行“年度化”,并将其宣传为“经常性收入”。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很多创始人心里清楚这是‘自欺欺人’,但他们并不介意将任何几个月的试点收入乘以12,以此来夸大其年度营收。”

这种做法无疑模糊了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界限。对于投资者和潜在的合作伙伴来说,营收的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客户在试点期结束后是否愿意继续合作,是衡量营收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林先生强调:“客户留存率非常重要。”他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增长速度可能较慢,但营收质量更高的企业,而非那些增速快却缺乏质量的营收模式。

超越营收:评估企业“发展速度”

在AI这个新兴且快速变化的领域,林先生提出,仅仅关注营收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一家初创公司的潜力。“你必须审视其底层指标,”他表示。他观察到,一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在实现显著营收增长之前,往往需要投入时间进行扎实的积累和建设。因此,他建议:“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标准,应该关注其‘发展速度’,而不仅仅是营收增长。”

这种对“发展速度”的强调,意味着要综合考量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市场反馈、用户增长、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深层因素。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一个企业持续学习、快速适应和不断进化的能力,可能比短期的财务数据更能预示其长远的成功。

2025年AI投资热潮的理性思考

林先生的这些观点,正值全球对AI投资热度持续升温,引发关于这波AI繁荣是否会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的激烈讨论之际。2025年以来,AI初创企业融资额屡创新高,估值节节攀升。例如,Replit,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AI代码生成工具、帮助构建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公司,其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阿姆贾德·马萨德在近期表示,预计公司在2026年的营收将突破10亿美元,这相较于其2025年约2.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是一个显著的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多位投资者发出预警,认为AI市场可能存在过热的风险,并担心市场走向可能会与过去的科技泡沫破裂如出一辙。这种谨慎的声音并非要否定AI的巨大潜力,而是呼吁行业和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盲目乐观。

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审慎观察与策略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无论是专注于技术出海、产品引进,还是服务全球客户,当前全球AI投资领域出现的“实验性收入”和对营收质量的强调,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首先,在寻求AI技术合作或投资时,需深入评估其商业模式的稳健性。**面对那些短期内营收数据亮眼,但客户来源复杂、合作周期不长或缺乏核心技术壁垒的AI企业,中国企业应保持警惕。跨境企业更需要关注AI解决方案是否能带来实际的长期价值,而非仅仅停留在概念或试点阶段。

**其次,注重技术与市场结合的落地能力。**许多AI初创公司拥有前沿技术,但其技术能否真正解决市场痛点、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是其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中国企业在引进或投资AI技术时,应着重考察其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应用前景和本地化能力。

**再者,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非盲目追逐短期风口。**全球AI热潮的经验表明,真正的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拥有坚实技术基础、清晰商业战略和强大执行力的企业。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在利用AI赋能自身业务时,应将重心放在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创新产品服务上,而不是仅仅追求高估值和短期财务数据。

**最后,持续关注全球AI产业的动态与趋势。**AI领域的发展速度极快,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中国跨境从业者应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通过多元渠道获取前沿信息,理性分析国际市场上的投资热点与风险,从而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制定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战略。

在全球AI投资的浪潮中,理性与务实是成功穿越周期的关键。正如林先生所言,营收质量和公司发展速度的底层指标,才是衡量一个AI企业真正价值的标尺。中国跨境从业者应以此为鉴,在积极拥抱AI技术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聚焦长期价值的创造,为构建高质量的全球化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equoia-warns-2025-ai-revenue-trap.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AI投资热潮涌动,但也需警惕“实验性收入”现象,即短期合作带来的不确定性收入被夸大为经常性收入。评估AI企业,不仅要看营收增长,更要关注营收质量和客户留存率,以及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等“发展速度”的底层指标。中国跨境从业者需审慎评估AI商业模式的稳健性。
发布于 2025-10-29
查看人数 8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