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大洗牌!掌握50+术语,销售暴增30%!

2025-11-06Shopify

Image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市场格局。理解并掌握零售领域的专业术语,对于每一位志在商海扬帆起航的创业者和经营者而言,都如同掌握航海图一般重要。这些术语不仅代表着行业内的共识,更是指导我们洞察市场、优化运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设想一下,如果您不了解“顾客生命周期价值”(CLV)的深远意义,可能会过度投入于获取新客户,而忽视了维护现有客户所能带来的长期回报。这就像只顾开疆拓土,却忘了巩固已有的阵地。因此,这份详尽的零售术语指南,将助您拨开云雾,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您的业务行稳致远。

一、销售与营销篇

  1. 增强现实(AR)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的3D物品生动地呈现在现实世界中,让消费者仿佛触手可及。对于追求创新体验的商家来说,将AR技术融入线上店铺,可以为顾客提供虚拟试穿、试戴服饰或配饰的服务,甚至还能模拟家居装修效果,如体验新壁纸或家具的摆放。这种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不仅能显著提升顾客的购买信心,更能有效降低商品退货率,为商家节约成本。当前,许多领先的电商平台都已支持商家接入AR功能,助力提升用户互动。例如,美国知名美妆品牌凯莉化妆品(Kylie Cosmetics)就巧妙运用AR技术,让顾客在线上就能轻松试用其产品,极大地丰富了购物乐趣和决策效率。
    Kylie Cosmetics homepage promoting their Shade Finder and Virtual Try On features.

  2. 平均订单价值(AOV)
    平均订单价值,指的是顾客每次下单所支付的平均金额。其计算方法是将总营收除以订单总数。提升AOV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向上销售(推荐更贵的商品)、交叉销售(推荐相关联的商品)、套餐组合销售以及设定免运费门槛等。这些策略能有效鼓励顾客增加单次购买量。在电商平台上,商家通常可以在客户报告中找到详细的AOV数据。

  3. 客户服务顾问(Clienteling)
    客户服务顾问是一种通过零售店员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的技术。店员利用其对顾客的了解——例如他们的穿衣风格、过往购买记录、甚至生日信息——来提供个性化的贵宾式服务。例如,当美国牛仔品牌AG Jeans的团队统一了其客户管理系统后,他们就能在一个平台全面了解顾客的购物历史。现在,当顾客进店时,店员可以主动说:“我知道您线上很喜欢我们的修身牛仔裤,我们刚到了一款同款新色,您可能会喜欢。”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帮助他们将客户服务顾问带来的销售额从15%提升至30%,实现了显著增长。

  4. 交叉销售(Cross-selling)
    交叉销售是指在顾客完成或即将完成购买时,向其推荐相关联或互补的产品。这种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增加平均订单价值,并增强品牌忠诚度。商家可以通过提供折扣、捆绑销售互补商品,或在商品页面展示兼容产品推荐来实现交叉销售。例如,美国可持续服饰品牌United By Blue就通过“您可能还喜欢”专区,巧妙地推荐夹克、背包、腰包和马克杯等商品,引导顾客进行额外购买。
    United By Blue's

  5. 客户获取成本(CAC)
    客户获取成本,顾名思义,是商家为获取一位新客户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它是衡量营销投入效率的关键指标。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应确保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创造的价值(即CLV)远超获取他们的成本。如果您的CAC过高,那么重新审视并调整营销策略可能就迫在眉睫了。

  6. 顾客生命周期价值(CLV)
    顾客生命周期价值(CLV)衡量的是顾客在与企业建立关系的整个期间内所能创造的总价值,或者说企业从该顾客身上可能获得的净利润。更高的CLV意味着更强的客户忠诚度,以及在获取新客户上所需投入更少的时间和金钱。商家可以通过提供专属折扣、建立会员积分体系以及实施向上销售策略等方式,有效提升CLV。

  7. 引流商品(Loss leader)
    引流商品指的是那些商家以大幅折扣出售,旨在吸引顾客进店,并期望他们同时购买其他利润较高商品的特定产品。利用引流商品,商家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随着客户基础的逐步建立,再逐步调整价格策略。

  8. 商品陈列(Merchandising)
    商品陈列是指在实体店或线上店铺中,如何呈现和推广产品以促进销售的艺术。有效的陈列策略包括设计醒目的展示区、策略性地摆放商品位置,以及突出展示促销商品。精心的商品陈列能有效引导顾客目光,激发购买欲望。

  9. 移动商务(m-commerce)
    移动商务,简称M商务,是指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完成的在线交易,包括移动购物、移动支付和移动银行等。为了提升M商务的销售额,商家需要优化网站的移动端体验、打造全渠道购物路径、开发专属应用程序,并善用智能客服机器人。许多电商平台也提供了便捷的移动端工具,旨在简化顾客在移动设备上的购物流程。

  10. 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ation)
    个性化服务旨在为每一位顾客量身定制购物体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常见的例子包括电商网站上的“您可能还喜欢”推荐区,或是根据顾客过往购买记录发送的定制邮件。在实体店中,个性化服务同样大有可为。例如,以“极致待客之道”闻名的美国鞋履品牌Tecovas,就利用定制化的收银系统,在结账界面实时调取顾客数据。当顾客在收银台时,店员可以查看其购物历史,并提供诸如“我看到您去年在线上购买了我们的麂皮靴。我们刚到了一款新的护理套装,非常适合保养您的爱靴”这样的贴心建议。简单的交易瞬间升级为有益的、个性化的交流。

  11. 购买点(POP)
    购买点(POP)展示,是指在顾客准备购买时,突出展示特定商品或优惠的区域。这能有效激发顾客的冲动消费,并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购物体验。购买点展示的形式多样,如收银台终端、自助结账机和电子优惠券等。将POP展示设置在结账区或人流量大的区域附近,有助于提升品牌可见度,刺激顾客购买。

  12. 销售点(POS)
    销售点(POS)指的是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系统,用于接受支付和追踪销售。商家可以利用它进行实体店销售、在线销售,甚至是在移动场景下销售。在选择POS系统时,应关注其是否具备移动支付、库存管理和客户数据分析等功能。如今,市面上许多零售系统都提供这些功能,为商家运营提供便利。

  13. 快闪店(Popup shop)
    快闪店是一种短期零售空间,让商家能与顾客面对面交流,制造话题,最大化销售额,并测试实体零售模式。例如,澳大利亚的奈达(Nedda)女士拥有一家名为Pure Paws Dog Bakery的宠物烘焙店,她定期组织“吉朗爱犬人士市集”(Geelong Dog Lovers Market),吸引20到40家快闪店提供宠物产品和服务。
    Flyer for the Geelong Dog Lovers Market with event details and a picture of several dogs.

    开设快闪店时,选择一个安全、显眼且对目标客户便利的地点至关重要。

  14. 社交电商(Social commerce)
    社交电商是指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直接销售商品。它允许顾客在不离开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购买流程。许多电商平台都提供与主流社交渠道的集成服务,让商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销售,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巨大流量和用户粘性。

  15. 向上销售(Upselling)
    向上销售是指鼓励顾客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或添加额外服务,从而有效提升销售额。商家可以在顾客购物旅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升级选项,例如在预售阶段突出高端产品,在结账时建议增值服务,或在售后推荐附加产品。

  16. 视觉营销(Visual merchandising)
    视觉营销旨在通过打造引人注目的商品陈列和购物体验,吸引顾客并鼓励其购买。它有助于突出产品的最佳特点,并创造难忘的购物经历。商家可以巧妙运用色彩、灯光、布局、声音和香氛等元素,营造一个能反映品牌个性的沉浸式购物氛围。

二、库存与运营篇

  1. 第三方物流(3PL)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3PL)负责处理电商业务的物流环节,包括库存管理、仓储、运输、订单履行和退货处理等。例如,美国的联邦快递(FedEx)和ShipBob都是知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经验丰富、且在交通枢纽附近拥有完善网络的3PL合作伙伴,能够确保提供快速、个性化的服务,极大提升物流效率。

  2. 商品组合(Assortment)
    商品组合是指实体店或线上店铺中商品的排列方式,旨在吸引顾客。在制定商品组合计划时,商家需要考虑店铺的定位、产品系列以及顾客的品味偏好。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的商品组合规划软件来辅助决策。

  3. 缺货订单(Back order)
    缺货订单是指当商品暂时无库存时,商家承诺在补货后向顾客发货的订单。这种情况下,商家需要与顾客保持良好沟通,告知预计发货时间。

  4. 条形码(Barcode)
    条形码是由平行黑线和空白区域组成的机器可读代码,用于产品识别的数字表示。条形码有助于加快结账速度,并提高库存追踪效率。绝大多数大型零售商几乎都要求产品带有注册过的条形码。

  5. 寄售库存(Consignment inventory)
    寄售库存是指商家销售的商品,在实际售出前并不属于商家所有。供货商(例如当地艺术家或其他品牌)允许商家展示他们的商品,而商家只在商品售出后才向供货商支付相应份额。如果商品未能售出,商家只需将其退还给供货商即可。

  6. 滞销库存(Dead stock)
    滞销库存是指那些未售出、过时或需求量低的产品,可能由于季节性(如夏季的毛衣)或消费者兴趣不足而产生。为尽量减少滞销库存,商家应使用库存管理软件、保守订货、研究客户偏好,并对滞销商品进行促销或打折处理。

  7. 需求预测(Demand forecasting)
    需求预测是指利用历史数据和市场洞察来估算未来客户需求。一份精准的需求预测有助于商家更好地管理库存、供应链和仓储。为了提高预测准确性,商家应研究过往销售数据、与采购商沟通、监测市场状况,并投资于专业的预测软件。

  8. 货架整理(Facing)
    货架整理是指将货架上的商品排列整齐,确保标签朝外可见。这种做法能让店铺看起来井然有序,也方便顾客轻松找到所需商品,提升购物体验。

  9. 先进先出(FIFO)
    在先进先出(FIFO)的会计方法下,最先购入(或生产)的商品最先被使用(或售出)。这种方法在生鲜易腐商品领域尤为常见,有助于优化库存管理和追踪销货成本。

  10. 订单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
    订单履行中心负责处理电商企业的订单履行,包括接收、处理、包装和发货。订单履行中心有助于简化供应链,并确保及时交付。许多电商平台也为商家提供专业的订单履行网络服务。

  11.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
    库存管理是指追踪商品和材料的流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同时提高运营效率。例如,一家餐厅利用库存管理软件追踪食材、监测菜品受欢迎程度并重新订购供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浪费,并确保菜单上的菜品始终有售。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可以在多个地点优化库存。新媒网跨境获悉,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高效的库存管理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12.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库存周转率衡量的是企业销售其平均库存的速度。通常,较高的周转率表明销售强劲且库存管理高效。
    库存周转率 = 销货成本 / 平均库存价值
    例如,一家零售商的销货成本为8000美元,平均库存为2000美元,则其库存周转率为四次。库存自动化软件有助于更好地追踪周转率,尤其对于线上线下结合的商家。

  13. 即时库存(JIT)
    即时库存(Just-in-time, JIT)是指仅在需要时才从供应商处接收货物。JIT有助于降低持有成本、提高效率、释放现金流用于业务增长,在科技、汽车和快餐等行业中非常流行。要实施JIT,需要追踪销售数据、与可靠供应商合作,并使用集成库存软件。

  14. 后进先出(LIFO)
    后进先出(LIFO)假设最新入库的库存首先售出,这使得当前销售与当前成本相匹配。与FIFO相比,这种方法通常会产生较低的利润和税收,但目前仅在美国等少数国家允许使用。实际上,持续将旧库存推后会使其变得难以销售。

  15. 最后一公里配送(Last-mile delivery)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产品运输过程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将商品从仓库送达顾客家门口,直接决定了配送是否准时以及商品是否完好无损。高效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16. 最小起订量(MOQ)
    最小起订量(MOQ)是指您必须从供应商处采购的最小单位数量或订单总价值。供应商设定MOQ是为了确保每笔订单都有利可图,并避免浪费,而您也可以从中受益,获得批量折扣。优化MOQ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获得最佳交易,并利用技术实现MOQ的自动化追踪。

  17. 可采购额度(Open-to-buy, OTB)
    可采购额度是一种库存管理策略,用于根据现有库存、在途库存和未结订单来计算可采购的商品量。
    OTB = 计划销售额 + 计划降价额 + 计划月末库存 – 计划月初库存
    OTB计划有助于管理商品采购预算,但请记住根据您的库存和财务状况做出实际的预测。

  18. 商品陈列图(Planogram)
    商品陈列图是详细的店铺布局规划,旨在优化商品摆放和展示,从而促进销售并创造协调统一的购物体验。商品陈列图有助于高效利用店铺空间,并积极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商家可以使用专业软件或聘请专家来创建商品陈列图。

  19. 采购订单(PO)
    采购订单(PO)是发送给供应商,用于请求商品或服务的文件。它详细说明了商品、数量、价格和交货日期,一旦被接受,便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采购订单有助于高效监控和管理采购活动。

  20. 射频识别(RFID)
    射频识别(RFID)利用无线电波追踪产品标签或包装上的信息,提供实时的库存和交易数据。尽管成本较高,但它能简化库存管理,防止盗窃,并轻松定位商品。

  21.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逆向物流管理的是从顾客退回商品到仓库的整个流程。一个顺畅的退货流程,例如及时处理退货或更换商品,有助于建立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和忠诚度。

  22.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需求激增或供应延迟而额外储备的库存量。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取决于销售波动和补货时间,但一个经验法则是保持平均日销售量的两到三倍。

  23. 损耗(Shrinkage)
    损耗是指记录库存与实际库存之间的差异,通常由盗窃、欺诈、错误或损坏造成。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设立防损经理以及收紧会计和库存管理实践,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耗。

  24. 库存单位(SKU)
    库存单位(SKU)是您产品的识别编码,有助于追踪库存,通常与产品的条形码相关联。SKU的一个例子是EFG-78901,其中每个字符代表一个产品属性,如尺寸和颜色。商家可以利用一些电商平台提供的工具来创建SKU对应的条形码。

  25. 供应链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SCM)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所有步骤的规划、控制和执行。通过优化采购、库存、订单履行、仓储和物流,您可以降低成本,加快交付速度,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26. 通用产品代码(UPC)
    通用产品代码(UPC)是一种独特的条形码,有助于追踪和销售产品,是大多数零售商和亚马逊等平台所要求的。商家通常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申请自己的UPC。

三、财务与定价篇

  1. 平均交易价值(ATV)
    平均交易价值(ATV)是购买者每次交易(包括税费)所花费的平均金额。它通过将总营收除以交易次数来计算。ATV能反映产品定价的有效性。通过向上销售和提供灵活的支付选项可以提高ATV。值得注意的是,ATV包含税费,因此平均订单价值(AOV)更能准确反映购买行为。

  2. 先买后付(BNPL)
    您可能在许多电商平台的结账页面看到过“先买后付”(BNPL)选项。它允许顾客立即获得商品,但以分几期、免息的方式支付款项。外媒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BNPL服务,46%的人目前正在通过此类服务进行分期付款。对于那些不愿一次性支付全款的顾客来说,BNPL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销售助推器,有助于提升销售额。

  3. 货到付款(COD)
    货到付款(COD)是指顾客在收到商品后才支付款项,而不是在下单时支付。如果商品被退回,线上零售商通常需要承担运费。COD提供了便利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商家增加销售并建立品牌忠诚度。它在服装、家具和外卖送餐等行业中较为常见。

  4. 拒付(Chargeback)
    当买家对某笔费用提出异议并要求发卡机构撤销时,就发生了拒付。与退货不同,拒付款项在问题解决之前会一直由银行扣留,商家还会被收取一笔费用。为避免拒付,商家应使用欺诈检测软件,设定明确的退货政策,并详细记录交易信息。

  5. 销货成本(COGS)
    销货成本(COGS)是指生产商品的成本,包括材料、人工和工厂管理费用,但不包括营销、销售或分销成本。
    销货成本 =(期初库存 + 采购额)– 期末库存
    通过优化采购协议、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浪费等方式,可以降低直接成本,从而减少销货成本。

  6. 毛利率(Gross margin)
    毛利率是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毛利率 = [(总营收 - 销货成本) / 总营收] x 100
    通过比较毛利率,商家可以找出最畅销的商品,并优先销售这些商品,以实现更高的利润。

  7. 加倍定价(Keystone pricing)
    加倍定价是指将商品的销售价格设定为批发成本的两倍。
    根据加倍定价原则:零售价 = 批发价 × 2
    尽管这种定价策略在零售业中非常普遍,因为它能提供健康的利润空间,但它可能并非总是吸引顾客的最佳选择。

  8. 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
    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常用于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高价值商品,旨在统一不同地区和零售商的价格,但这也限制了您在价格上竞争的能力。在决定是否遵循MSRP时,需考虑您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因为大幅偏离MSRP可能会损害您与制造商的关系。

  9. 利润率(Margin)
    利润率衡量的是商品毛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零售利润率 = [(销售价格 – 销货成本) / 销售价格] x 100
    奢侈品或专业产品的利润率通常较高,而大批量、竞争激烈的行业则利润率较薄。大多数电商企业的目标是30%到40%的毛利率,但这取决于行业和产品类型等因素。

  10. 降价(Markdown)
    降价是零售商为刺激销售和清理库存而采取的无条件价格下调。零售降价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包括折扣码和季节性清仓等策略。如今许多零售管理系统都支持商家创建自动的金额或百分比折扣。

  11. 最低广告价格(MAP)
    最低广告价格(MAP)是供应商设定的,零售商被允许公开宣传的最低商品价格。这有助于保护品牌价值和零售商的利润。商家仍然可以在店内以低于MAP的价格销售商品,但不能公开宣传这些较低的价格。

  12. 净利润(Net profit)
    净利润是零售行业中一个常用术语,衡量的是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实际收益。
    净利润 = 毛利润 – 零售运营费用
    净利润率显示了企业是否产生了足够的利润来维持运营。

  13. 净销售额(Net sales)
    净销售额是企业扣除与销售相关的抵扣(如退货、折让和折扣)后的收入,不包括销货成本。
    净销售额 = 总销售额 – (退货 + 折让 + 折扣)
    净销售额有助于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不要将其与毛利润混淆(毛利润是在净销售额中扣除销货成本后得到的)。

  14. 零售价(Retail price)
    零售价是顾客在商店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受生产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商家可以使用在线计算器辅助定价,但也要考虑定价如何影响客户忠诚度和品牌形象。

  15. 投资回报率(ROI)
    投资回报率(ROI)衡量的是您相对于生产某件商品的投入所获得的利润。
    投资回报率 = (投资收益 – 投资成本) / 投资成本
    追踪投资回报率,确保您的投资有所回报,并尝试新的思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16. 批发价(Wholesale price)
    当您以较低价格批量销售产品给中间商时,中间商再以较高价格转售给消费者或其他零售商,这个较低的价格就是批发价。批发价的计算方法是从零售价中减去零售商的利润空间。

四、通用零售与商业篇

  1. 线上线下融合店(Brick and click)
    线上线下融合店,指的是既有实体店又有线上业务,并能提供无缝购物体验的企业,例如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OPIS)。许多电商平台都提供全渠道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处理不同销售渠道的业务。美国的史蒂夫·马登(Steve Madden)、Allbirds和Rothy's等知名品牌都已成功实践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2. 实体店(Brick-and-mortar)
    实体店是指顾客可以亲身前往参观和购买商品的传统零售业务。就像您家附近的街角小店一样。

  3. 采购员(Buyer)
    零售采购员负责为商店采购、挑选和购买商品。采购员需要具备行业知识、谈判和沟通技巧,以便研究市场、下订单、分析销售数据并建立供应商关系。

  4. 商品目录(Catalog)
    商品目录,在线上或实体店中,就像您店铺的详细菜单,提供每件商品的价格、描述和图片等信息。使用商品目录管理软件有助于确保各销售渠道信息的一致性。

  5. 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
    品类管理是指将类似产品归类,以利于采购、陈列和销售。通过合理的店铺组织和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品类管理能够节约资源并提升客户体验。

  6.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Click-and-collect)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BOPIS)是一种全渠道功能,允许顾客在线购买并在实体店取货。据外媒报道,近三分之二的美国零售商已提供或计划提供BOPIS服务。许多电商平台也支持路边取货服务,顾客可以在结账时选择最近的取货点。

  7. 转化率(Conversion rate)
    转化率是指在您的实体店或电商网站中,完成购买或其他指定操作的访客所占的百分比。一个良好的电商转化率通常在2.5%到3%左右。通过优化页面加载速度、添加客户评价、创建有力的行动号召(CTA)以及使用在线客服,可以有效提升转化率。

  8. 直面消费者(DTC)
    直面消费者(DTC)是指品牌跳过百货商店等中间商,直接通过自己的网站向顾客销售产品。像美国的Allbirds和Glossier等品牌就是典型的DTC代表,它们完全掌控着品牌信息、定价和客户体验。

  9. 旗舰店(Flagship store)
    旗舰店是一个企业最重要、规模最大、客流量最大的门店,例如英国的巴宝莉(Burberry)和乐高(LEGO)旗舰店。旗舰店通常承载着品牌形象展示和新品首发的重任。

  10. 关键绩效指标(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衡量在利润、销售率、销售增长和员工留存等领域实现绩效目标的进展。KPI来源于年度业务目标,可以设定在从最高层到部门特定的各个层面。

  11. 多渠道零售(Multichannel retailing)
    多渠道零售是指通过实体店、在线市场和自有网站等多个渠道进行销售,从而为买家提供灵活性和便利性,并吸引他们到您的业务。商家应首先专注于自身平台,确保品牌形象、价格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然后再扩展到第三方市场。

  12. 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
    全渠道零售是一个常见的零售术语,意味着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和社交电商等多个渠道进行销售,旨在提供连贯一致的客户体验。

  13. 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
    自有品牌产品由一家公司生产,但以另一个品牌销售,这使您能够提供独家商品、扩展产品线并在价格上竞争。您可以负责品牌推广和营销,而制造商则负责生产和质量控制。例如,亚马逊旗下的Amazon Basics就是知名的自有品牌,销售电子产品、家居装饰、宠物用品和旅行配件。

  14. 零售审计(Retail audit)
    零售审计通过检查销售数据来分析您店铺的健康状况,识别畅销产品和表现不佳的产品,帮助您做出库存和商品陈列决策。定期进行零售审计以衡量盈利能力、防止损失和评估绩效,然后与您的团队分享结果。

  15. 每平方英尺销售额(Sales per square foot)
    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是衡量您实体店空间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显示了您的店铺如何有效地利用其空间,帮助您决定是否需要升级、缩减规模或重新安排布局。
    每平方英尺销售额 = 净销售额 / 店铺面积(平方英尺)

  16. 展厅现象与网购再购(Showrooming and webrooming)
    展厅现象和网购再购是硬币的两面。展厅现象是指顾客在您的实体店查看商品,然后拿出手机在线上购买更便宜的商品。网购再购则恰恰相反,顾客在线上完成所有研究,然后到您的实体店进行最终购买。

  17. 行业展会(Trade show)
    行业展会是企业展示产品并在行业内建立联系的活动。澳大利亚的Retail Fest和美国的FFANY Market Week都是热门的零售行业展会。参加行业展会有助于为您的业务制造声势、建立关系并发现行业趋势。通过样品、演示和对话与您的潜在客户互动,并收集潜在客户信息以进行后续跟进。

  18. 统一商务(Unified commerce)
    统一商务是超越全渠道零售的更高阶段。它连接所有不同的销售渠道,但所有渠道都在一个平台上运行。这意味着您的网站、销售终端、社交媒体和库存都汇集到一个单一的真相来源。新媒网跨境认为,统一商务模式代表着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Chart showing the evolution of commerce, from single channel to unified commerce.

    例如,顾客可以在线上购买商品,然后毫无障碍地在实体店退货,因为实体店的销售终端能够即时识别线上订单。您的库存始终准确无误,因为实体店的一笔销售会立即更新您网站上可用的库存。对于商家而言,这意味着业务运行更加简单,无论顾客在哪里购物,都能获得完全无缝的体验。

掌握最新的零售术语对您经营企业至关重要。将此页面收藏起来,方便随时查阅。请记住,即使现在感觉术语繁多,但通过定期使用,它们很快就会成为您日常零售词汇的一部分。想要紧跟零售世界的最新趋势吗?我们建议您阅读一些行业刊物。保持信息灵通能让您在同行中占据竞争优势。祝您销售顺利,零售事业蒸蒸日上!


零售术语常见问题解答

1. FIFO和LIFO库存管理方法有什么区别?我应该使用哪一种?
在先进先出(FIFO)方法下,您先出售最旧的库存,成本也基于存货时间。而后进先出(LIFO)方法下,您先出售最新入库的库存,成本则基于最新入库的货物。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您的行业特性和会计准则要求。

2. 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有什么区别?我如何有效实施这些策略?
向上销售是指鼓励买家购买价格更高版本的商品,例如更先进的智能手机。而交叉销售则是建议与现有购买商品互补的商品,例如购买笔记本电脑时推荐一个笔记本电脑包。

3. 加价和利润率有什么区别?我如何定价以确保盈利?
加价是在产品成本价基础上增加一个百分比,以实现盈利销售。利润率则是销售价格的利润百分比,或者是销售额与销货成本(COGS)之间的差额。要确保盈利,您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目标利润率来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4. 全渠道和多渠道有什么区别?
多渠道意味着您通过多个地方进行销售,例如实体店和网站,但这些渠道彼此独立运作。全渠道则将所有这些渠道连接起来,让顾客拥有无缝的体验,例如他们可以在线上购买,然后毫无障碍地在实体店退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etail-shake-up-50-terms-sales-up-3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快讯:一份深度零售术语指南重磅发布,旨在助力零售与电商创业者和经营者在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驾驭快速变化的市场。该指南详尽解析了销售营销、库存运营、财务定价及通用商业领域的70余个核心概念。亮点包括增强现实(AR)提升购物体验、平均订单价值(AOV)优化策略、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深层意义、高效库存管理(如JIT)以及全渠道零售与统一商务的未来趋势。通过掌握这些关键术语,企业可有效洞察市场、优化运营,提升竞争力,实现业务稳健增长。
发布于 2025-11-06
查看人数 15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