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搜索!2025Q2迎来搜索巨变

2025-08-26Google Ads

Image

在全球跨境电商的浪潮中,信息获取方式的演变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早期的互联网探索,到搜索引擎的智能化升级,再到2025年第二季度生成式AI的全面崛起,用户搜索行为的每一次深刻变革,都为数字营销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新媒网跨境获悉,回顾搜索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尽管时代背景和技术细节各异,但某些核心模式却惊人地反复出现。

人类在数字世界中寻找信息的方式,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范式转变。这不仅仅是又一个技术工具的迭代,而是对我们如何研究、评估和最终购买产品与服务这一根本过程的重塑。外媒近期报道称,高德纳(Gartner)公司预测,到2026年底,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量可能会占据总搜索量的25%。这一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谷歌等巨头将人工智能更深层次地融入其搜索结果后,可能还会显著提升。

对于身处数字营销前沿的从业者而言,预判未来似乎需要一双“水晶球”。然而,即便我们无法拥有魔法般的预知能力,历史的经验依然是最好的指引。本文将回顾搜索发展的早期阶段,剖析用户行为如何与技术同步演进,并从这些历史模式中汲取经验,以应对2025年第二季度AI时代带来的全新局面。

早期探索:野性而随意的查询模式

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初期,彼时充斥着AltaVista、Lycos、雅虎(Yahoo)和Hotbot等搜索引擎。那是一个相对“自由散漫”的搜索时代。用户在搜索框中键入的内容往往是冗长随意的短语,有时甚至是完整的句子,又或是仅仅凭“感觉”输入的几个随机词汇。当时并没有搜索建议、没有“大家都在问”的推荐,更没有自动纠错功能。
Google Search - 10 blue links

那个时代,用户必须不断尝试、优化和迭代自己的查询词,因此搜索词的差异性极大。对于数字营销人员而言,这意味着无限的机遇。只要有相关的网页被索引,就能通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捕获流量。在那时,搜索引擎优化(SEO)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就是确保内容能够被搜索引擎发现并收录。

谷歌崛起:从无序探索到高效获取

任何在2000年代初期从事数字营销工作的人,都会对谷歌的横空出世记忆犹新。从其诞生之日起,谷歌就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其搜索结果的质量显著优于同行。

随后,谷歌在2008年推出了“Google Suggest”(谷歌建议)功能,悄然改变了游戏规则。用户不再需要完整输入脑海中的想法,谷歌会根据最常见的搜索内容自动补全。当时,外媒如Moz等发布的研究表明,自动补全功能有效缩短了查询长度并降低了查询词的多样性。人们倾向于选择谷歌的建议,因为这更快速、更便捷。

这标志着我们作为搜索者行为的重大转变。我们从漫无边际的探索性查询转向了更短、更标准化的查询。这并不令人意外,当某件事情可以用更少的努力完成时,人类的本性会驱使我们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技术,再一次改变了我们搜索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移动化与语音输入:第二次信息压缩

向移动设备的转型进一步加速了这种“信息压缩”。智能手机微小的键盘和随时随地的使用场景,促使用户尽量少打字。自动补全、语音输入以及“边搜边输”等功能都鼓励了简洁的表达。

与此同时,谷歌不断推出能够直接回答问题的特色功能,创建了一个混合的、多情境的搜索结果页面(SERP)。这些累积效应导致搜索行为变得更加可预测和统一。

对于运营谷歌广告或通过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搜索控制台(Search Console)追踪绩效的营销人员来说,这一转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量的减少。长尾关键词逐渐萎缩,而大部分流量和预算则集中在少数高流量词汇上。我们的搜索行为以及从中获取的洞察,再次发生了演变。

零点击搜索与“围墙花园”效应

到了2010年代末期,零点击搜索(Zero-click search)呈上升趋势。谷歌,甚至包括社交平台,都希望用户停留在自己的生态系统内。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就能直接得到答案。得益于个性化推荐和过往互动,搜索引擎变得更加智能,简短的查询也能提供更精准的结果。

谷歌开始为我们“包办一切”。例如,搜索航班信息会直接显示谷歌航班;寻找餐厅会弹出谷歌地图;购买商品则导向谷歌购物;获取信息可以跳转到YouTube。对于那些依赖自然流量的商业模式而言,这一转变无疑具有颠覆性。然而,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体验却显得无缝且流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优质的体验,尽管它为优化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搜索质量与简洁性之间的矛盾

这种模式一度行之有效,直到矛盾显现。当前一个普遍的抱怨是,搜索结果的质量似乎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断言搜索结果是否真的变差了,亦或是底层网站本身的质量下滑。

我们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确定的是,随着流量的减少,许多网站采取了更激进的策略——增加更多广告、弹窗,以及更隐蔽的潜在客户生成号召性用语(CTA),试图从更少的点击中榨取更多价值。

搜索结果本身也变得更加混乱,广告、自然排名和各种SERP功能犬牙交错。为了从更短的查询中提供更好的结果,搜索引擎不得不猜测用户意图,同时还要确保向广告商和发布商输送足够的点击量,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

而当那些流量匮乏的发布商变得愈发“绝望”时,用户体验便直线下降。任何曾为了寻找食谱,却不得不滑动浏览美食博主冗长的人生故事,并不断躲避弹窗和自动播放广告的人,都能体会到这种痛苦。正是这种混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转向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LLMs)驱动的“答案引擎”。用户们已经厌倦了在搜索结果中“淘金”的艰辛。

AI时代:从信息压缩重回对话交互

在此之前,搜索行为的模式一直清晰可见:平均查询长度持续缩短。但AI的介入再次改变了游戏规则,查询长度的“钟摆”正急剧摆向相反的方向。

2025年第二季度,ChatGPT、Claude、Perplexity以及谷歌自家的AI模式等工具,正在让用户再次习惯于输入或说出更长、更详细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

  1. 直接提问,而非仅搜索关键词。
  2. 通过对话形式细化查询。
  3. 无需从头开始,即可进行追问。

作为用户,我们终于可以绕过那些过度优化、旨在诱导潜在客户的陷阱,这些陷阱曾在一定程度上劣化了网络环境。

关键点在于:我们从早期多样化的中等长度查询,经历了过去十二年左右的简短精确查询,如今又进入了AI时代的完整详细提问与对话。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再次发生变化。我们不再仅仅是寻找信息来源,而是提出详细问题,以期获得清晰、直接的答案。

随着未来数月乃至数年内,AI更紧密地融入谷歌搜索,这一转变将继续重塑我们如何“搜索”——更准确地说,是如何“提问”谷歌。

AI与搜索:谷歌的追赶之路

在AI竞赛中,谷歌曾略显滞后。2022年末,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了巨大轰动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用户增长。相比之下,谷歌的AI概述(AI Overviews)功能直到2025年第二季度才推出,坦率地说,其表现最初并不尽如人意。继2025年6月中旬在美国和7月下旬在英国推出后,谷歌的完整AI模式目前已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现在,用户可以提出更详细、多部分的问题,并获得全面的答案——无需再与充斥着大量网站的潜在客户引导陷阱作斗争。现实很简单:这是一个更优化的系统,这是技术的进步。

想知道煮鸡蛋的最佳方法,以及鸡蛋是否因存放于冰箱或室温而改变煮法?现在只需直接提问。
Google AI Overview Best Way To Boil An Egg

谷歌通常会判断AI概述是否有用,并即时生成,同时考虑到问题中的所有部分。

例如:“煮鸡蛋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如果鸡蛋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做法会有所不同吗?”

AI概述会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用户希望继续深入,可以点击加粗的“在AI模式中深入探索”(Dive deeper in AI Mode)按钮,继续进行对话。
Dive deeper in AI Mode

在AI模式中,用户可以获得对传统搜索能够回答的问题的简化、对话式答案,而无需手动筛选,也无需忍受那些过度优化、充斥着弹窗的食谱网站带来的痛苦体验。

从短查询到短旅程的演变

回溯来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行为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它与人类天生寻求阻力最小路径的倾向紧密相连。过去,“便捷”的选择是输入简短的查询,然后在一个日益复杂的搜索结果混合体中艰难跋涉,以找到所需信息。

现在,阻力最小的路径是前期投入更多精力——提出一个更长、更精细的问题——然后让人工智能来承担大部分繁重的工作。例如,过去搜索附近最佳牛排餐厅可能需要七次单独的查询和查阅一百多个网站。如今,这些繁琐的工作都可以跳过。

这是一种微妙的转变:前期多投入一点点工作,却能换来一个更顺畅、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旅程。这种变化也符合经典的计算原则:GIGO——垃圾进,垃圾出。一个更精炼、上下文更丰富的提问,能为系统提供更好的输入,从而产生更有用、更准确的输出。

历史的重复:模式显现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如何塑造搜索行为的循环模式:

  1. 早期网络(上世纪90年代)
    • 行为特征: 查询冗长、充满实验性,且往往显得笨拙。
    • 驱动原因: 缺乏指导,相关性不佳,用户需要大量试错。
    • 营销启示: 简单地拥有相关内容,往往足以捕获流量。
  2. 谷歌与自动补全功能(21世纪初)
    • 行为特征: 查询变得更短、更标准化。
    • 驱动原因: 谷歌建议和更智能的算法引导用户使用最常见的短语。
    • 营销启示: 关键词定位变得更加集中,少数高流量词汇竞争激烈。
  3. 移动与语音时代(2010年代至2020年代初)
    • 行为特征: 查询更短,且高度可预测。
    • 驱动原因: 微小的键盘、语音助手以及直接回答问题的SERP功能。
    • 营销启示: 长尾关键词市场萎缩,零点击搜索量上升。赢得曝光意味着需要优化片段和结构化数据。
  4. AI对话时代(2023年至今)
    • 行为特征: 更长的自然语言查询卷土重来——现在以双向对话形式进行。
    • 驱动原因: 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Gemini和Perplexity鼓励用户提炼问题、提供上下文并进行多步骤提问。
    • 营销启示: 不再仅仅是内容“出现”就足够。关键在于成为最佳答案——权威、有帮助,且易于AI识别和呈现。

技术驱动变革

核心的启示在于:技术是驱动人们提问方式变革的关键力量。从战术层面来看,我们似乎又回到了搜索的早期阶段,这在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关于搜索引擎优化“末日”的论调不绝于耳,但对于那些能够适应新变化的从业者而言,AI时代蕴藏着真正的机遇。

对SEO、AEO、LLMO乃至更广阔领域的影响

当前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技术正在重塑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我们对答案呈现形式的预期。传统的搜索引擎结果依然重要,我们不应放弃常规的搜索引擎优化策略。

然而,2025年第二季度,我们也需要同时针对ChatGPT、Perplexity以及谷歌的AI模式等“答案引擎”进行优化。这意味着需要对客户群体建立更深入的洞察,全面理解从认知到兴趣再到转化的整个客户旅程。与客户沟通,开展问卷调查,甚至联系那些未能转化的潜在客户,询问其原因。随后,将这些洞察融入到真正有帮助的内容中,确保这些内容能够被驱动新平台的大型语言模型发现、索引并呈现。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世界,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来说,也充满了令人振奋的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50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全球跨境电商行业的信息获取方式正经历变革。从搜索引擎到生成式AI,用户搜索行为不断演变,为数字营销带来挑战与机遇。AI驱动的搜索量预计将大幅增长。本文回顾搜索技术发展历程,分析用户行为与技术同步演进,为应对AI时代的新局面提供经验。
发布于 2025-08-26
查看人数 74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