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亿PYUSD错铸警报!智能合约:跨境支付降险利器!

当前,全球数字金融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其中稳定币(Stablecoin)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关键桥梁,备受各界关注。稳定币通常锚定美元等法定货币,旨在结合数字资产的效率与传统货币的稳定性,为数字支付和跨境交易提供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稳定币的种类和发行主体日益增多,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也愈发引人深思。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理解这些全球趋势,特别是稳定币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对于把握未来市场动向至关重要。
在2025年早些时候,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全球支付联席主管乌玛尔·法鲁克先生(Umar Farooq),在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举行的年度金融科技大会上,就稳定币的快速增长表达了他的看法。他指出,市场上各类稳定币的涌现,有可能使其偏离“货币”的本质,转而更像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等“忠诚度积分”方案。
法鲁克先生此番言论,引发了业界对于数字货币生态系统未来走向的思考。他观察到,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尝试”发行自己的稳定币。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数字货币市场出现碎片化,每个机构、甚至每个特定场景都有其专属的稳定币。他形象地比喻道:“如果你走进一家咖啡馆,然后还得琢磨今天该用哪种‘美元’来支付,那听起来不就像在使用航空里程积分一样吗?” 这意味着,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互操作性,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面临选择困难和转换成本,从而降低数字货币作为通用支付工具的便捷性。对于跨境支付场景而言,这种碎片化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影响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法鲁克先生发表上述评论的同一天,摩根大通正式推出了其美元存款代币——JPM Coin(JPMD),面向机构客户,可在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上的Base网络中使用。摩根大通强调,JPMD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币,而是一种存款代币。它为银行的机构客户提供了一种在公共区块链上进行原生数字支付的选项。据摩根大通方面在邮件中透露,自2025年6月银行宣布推出该代币以来,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和支付卡网络万事达卡(Mastercard)在内的多家客户,已成功完成了JPMD的近乎即时发行和赎回。与PayPal的PYUSD和Circle的USDC等面向公众的稳定币不同,JPMD目前不向普通大众开放,其定位更侧重于银行间或大型机构间的批发结算。
法鲁克先生进一步阐述,主要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需要像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赋予美元那样,获得某种统一的结构。他以美国银行业为例解释说:“尽管都是美元,但每家银行的数字货币都有细微差异,而美联储最终扮演着在这些机构之间创造货币‘单一性’的角色,这构成了所有货币的底层基础。”
他认为,在“新的数字时代”,稳定币领域也需要出现类似的动态,以维持“货币的某种单一性”。他指出,虽然银行可以发行存款代币,但如果客户需要将资金转移到另一家银行,例如从摩根大通转移到花旗银行,目前仍需先将存款代币兑换回常规美元,再进行传统转账。这种模式下,“存款代币无法直接流向花旗银行。因为花旗银行的客户持有摩根大通的代币意味着什么?这会涉及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概念,虽然我们这些支付领域的‘技术迷’乐于探讨,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并不希望看到这些复杂性。”他的观点强调了在数字货币生态中实现无缝互操作性和统一标准的重要性,这对于促进其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跨境金融服务而言,是一个核心挑战。
在另一议题上,区块链服务初创公司Chainlink Labs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纳扎罗夫(Sergey Nazarov)提出,嵌入数字“智能合约”中的软件可以有效防止类似2025年早些时候发生的“胖手指错误”。当时,Paxos Trust就曾因操作失误,意外铸造了高达300万亿美元的PayPal PYUSD稳定币,尽管随后该错误被纠正,但这一事件凸显了数字资产操作的风险。
纳扎罗夫先生解释道,智能合约可以被编程,以包含储备验证要求。这意味着在发行代币或进行支付之前,系统会自动检查发行机构的底层资产,确保其充足且符合规定。他认为:“这种可编程性,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融系统和支付领域,它不仅能提供新功能,还能显著增强保护和降低风险。” 智能合约的引入,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了自动化、透明且不可篡改的保障,这对于提升跨境支付的安全性、效率和信任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的启示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发展,为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多方面的思考:
- 关注市场格局演变: 稳定币的种类和发行方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哪些稳定币将获得主流认可,其背后的技术标准和监管框架将如何演进,都是值得密切关注的趋势。对于依赖海外支付渠道的跨境电商、外贸企业而言,选择安全、高效且具有广泛互操作性的稳定币,将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结算效率的关键。
- 重视技术创新与合规: 摩根大通JPMD的推出,以及对存款代币与稳定币的区分,表明大型金融机构正积极探索数字资产在合规框架下的应用。同时,智能合约在提升交易安全性方面的潜力也值得关注。中国的跨境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积极拥抱区块链、智能合约等前沿技术,同时确保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符合国内外监管要求。
- 思考“货币单一性”的挑战与机遇: 法鲁克先生提出的“货币单一性”概念,对于跨境支付的效率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一个碎片化的稳定币市场可能增加跨境交易的复杂性。未来,是否会出现跨机构、跨平台、甚至跨国界的统一结算标准或互操作协议,将是决定数字货币能否真正赋能全球贸易的关键。中国的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应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或合作,应对这种碎片化挑战,为客户提供更顺畅的跨境资金流通体验。
- 前瞻性布局数字资产策略: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资产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中国的跨境企业应提早研究和制定自身的数字资产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稳定币进行国际结算、探索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以及评估数字货币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潜在价值。
总而言之,稳定币及其背后的数字支付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全球金融体系。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保持对全球前沿动态的敏锐洞察,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并审慎评估风险,将有助于我们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yusd-300t-error-smart-contract-security.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