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AI云签4550亿订单!股价暴涨80%成黑马!
在科技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长河中,一些老牌企业凭借其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总能在关键时刻焕发新生。甲骨文公司(Oracle),这家由拉里·埃里森及两位程序员在1970年代后期共同创立的企业,最初凭借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开发代号为“Oracle”的数据库程序而崭露头角,其名称也由此而来。
近五十年后的今天,这家以数据库和企业软件闻名全球的科技巨头,再次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在全球人工智能(AI)浪潮的推动下,甲骨文凭借其云计算业务,正成为满足AI应用对计算能力巨大需求的关键参与者。
AI浪潮中的新角色
随着AI技术,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的飞速发展,全球对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模型训练、数据存储还是推理运算,都需要庞大且高效的云服务支持。甲骨文的云计算基础设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在此背景下,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战略布局,迅速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先的AI公司。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合作案例,便是与行业领军者OpenAI的伙伴关系。有外媒报道称,OpenAI在2025年9月早些时候同意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支付高达3000亿美元,以获取其数据中心空间及相关服务。这项合作不仅体现了甲骨文云计算能力的强大,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甲骨文在2025年9月上旬发布的最新业绩中,对其云计算业务的增长前景进行了乐观展望,这使得公司股价应声大涨。自2025年年初以来,甲骨文(ORCL)的股票累计上涨超过80%,表现超越了英伟达(Nvidia)、谷歌(Google)、Meta和微软(Microsoft)等一众科技巨头。这一强劲的涨势也曾短暂地让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最大股东的埃里森,成为全球首富。
如同曾经以游戏处理器公司著称,后来因生产AI芯片而成为行业焦点、推动AI发展的英伟达一样,甲骨文的近期崛起,是硅谷老牌企业在AI时代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又一个典范。这种转型升级的范例,对于国内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Synovus Trust Company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丹尼尔·摩根(Daniel Morgan)认为,这对于甲骨文而言是一个“分水岭时刻”,他将其比作英伟达的AI芯片业务超越其游戏业务的那个节点。他表示:“2024年,甲骨文还在努力寻找方向……而现在,我们看到其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验证。”
潜在的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除了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直接突破,甲骨文还有望通过其他战略举措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例如,如果甲骨文能够参与到热门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在美国业务的控制权转移交易中,那将是其业务版图的又一次重要拓展。2025年9月早些时候,美国白宫官员表示,关于此类交易的框架已接近完成,待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在2025年9月下旬进行沟通后,或将有进一步进展。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潜在买家,但甲骨文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接管该应用的热门竞争者。
实际上,甲骨文自2020年起就开始为TikTok在美国的用户数据提供托管服务,此举旨在缓解外界对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如果甲骨文能够完全或部分控制TikTok在美国的业务,无疑将使其获得全球最受欢迎应用之一的访问权限,以及其在美国拥有的1.7亿用户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广告收入机遇。这将是甲骨文从企业级服务向更广泛的消费者市场渗透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其数据管理和云服务能力的深度验证。
从“迟到者”到“关键玩家”的转变
在云计算的早期发展阶段,甲骨文曾被视为迟到的玩家,落后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云(Google Cloud)和微软Azure等先行者。甚至在2008年,埃里森本人还曾将这项技术称为“完全是胡说八道”。然而,历史的发展证明,技术趋势的演进往往超出预期。
尽管与这些“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相比,甲骨文的云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但其在2022年(即ChatGPT向公众发布的那一年)开始迎来转机。当时,AI公司普遍意识到,构建和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需要消耗海量的计算资源,而甲骨文恰恰能够提供这种能力。晨星(Morningstar)股票分析师卢克·杨(Luke Yang)指出,甲骨文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也使其更容易获得推动数据中心业务发展所需的、市场上炙手可热的AI芯片。
在2025年9月上旬的财报会议上,甲骨文首席执行官萨夫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公司预计其云基础设施收入在2026财年将增长77%,达到18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1440亿美元。
这一惊人的增长预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剩余履约义务”(RPOs)的大幅提升。RPOs是指公司已签约但尚未实现的未来收入。在2025年夏季财报季,甲骨文的RPOs同比飙升了359%,达到4550亿美元。卡茨透露,公司在该季度与三家不同客户签署了四份数十亿美元的大额合同,充分展现了市场对其云服务的强劲需求。
投资公司Monness, Crespi, Hardt & Co的科技分析师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将此形容为甲骨文“轻而易举的成功时刻”。他指出,在整个AI行业中,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持续超过供给,甲骨文正“活在AI的梦想之中”。
甲骨文与美国公司OpenAI的紧密合作,使其在AI计算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2025年1月,埃里森宣布甲骨文将加入一项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门(Stargate)”计划,旨在创建一家新公司,专注于在美国建设更多AI基础设施。
此外,甲骨文相比谷歌或微软等其他大型数据中心提供商,可能还具备一项独特优势。由于甲骨文并未像竞争对手那样投入大量资源构建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因此其数据中心空间不会被内部模型占用,从而可以为外部客户提供更多的计算能力租赁服务。分析师卢克·杨表示:“这不仅对公司自身有利,也对整个AI生态系统大有裨益。”
甲骨文核心的数据库和软件业务持续稳健增长,也为其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这些传统业务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使其能够持续投入资本密集型的数据中心建设。仅在2025年第一季度,甲骨文的资本支出就超过了270亿美元。
摩根指出,这些核心业务部门贡献了“约70%的收入”。他补充道:“如果他们能在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业务上取得成功,那只是锦上添花。这些业务并非他们生存的命脉。”
展望与考量
尽管甲骨文的增长前景令人鼓舞,但要维持其激进的增长预期,仍需AI公司持续投入资金以获取额外的计算能力。与此同时,一些行业观察人士已开始对这些高昂投资的回报率提出了疑问。
分析师杨表示:“我们确实设想了AI总需求低于我们预期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甲骨文可能会比其他三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受到更大的冲击,因为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仍是相对较小的参与者。”他进一步指出:“如果AI的扩张速度不如我们预期,那些剩余履约义务的规模可能就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么大。”
对于国内跨境行业而言,甲骨文在AI和云计算领域的积极布局与快速增长,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观察的全球科技发展样本。无论是其在传统优势基础上的转型升级,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还是其在云计算市场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都对我们思考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此类国际科技巨头的动态,从中汲取经验,为自身业务的全球化发展储备动能。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oracle-ai-cloud-455bn-deals-80pc-jump.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