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生效!最严跨境新规,买单出口彻底终结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全球跨境电商行业再次展现出其澎湃的生命力与无限可能。从平台政策的迭代升级到市场新玩家的涌入,从技术创新的驱动到消费者行为的变迁,每一个动向都牵动着无数跨境人的心弦。新媒网跨境获悉,全球电商版图正在经历着深刻而积极的重塑,为我们描绘出充满希望的未来画卷。
一、平台动态与企业新章
这周,各电商巨头和新兴平台纷纷亮出新招,为卖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不少惊喜。
首先,一场针对中国卖家的重磅盛会即将揭幕。Coupang平台,这家在韩国市场异军突起的电商力量,将于今年10月16日在深圳举办“C望蓝海・澎程未来”2026新卖家入驻启动大会。这场由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与韩国酷澎联合举办的活动,旨在为中国商家提供一个与Coupang官方深度交流的独家平台。大会将重点介绍全新的政策赋能,助力卖家实现极速开店、高效入驻;更有平台红利的加持和专属扶持计划,引导商家轻松开拓韩国这片电商蓝海。此外,现场还将分享爆品指南,并提供细致入微的利润测算,确保卖家在运营过程中能够稳赚无忧。这无疑为有意深耕韩国市场的中国商家,提供了一次不容错过的学习与对接良机。
大洋彼岸的亚马逊巴西站,也在近期实施了严格的卖家资质审核机制。无论是新入驻的商家,还是已经在平台耕耘多年的老卖家,甚至是通过NARF计划拓展巴西市场的,都必须在60天内完成这项审核。新卖家需要先通过审核才能开店,而老卖家则会收到官方邮件或平台通知,逾期未完成验证的,其销售和提现功能将可能受到限制,不过其他站点的运营并不会受到影响。此举旨在提升巴西站的整体运营质量,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购物体验,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合规要求,但也预示着一个更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新兴力量Temu的全球化步伐则持续加速,继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后,本周更是正式宣布向瑞士本地卖家开放平台入驻。初期阶段,瑞士商家可以通过Temu平台直接向本国消费者销售商品并完成订单履约,未来其服务范围还将逐步扩展至其他市场。Temu方面表示,将为这些本地卖家提供全方位的本地化入驻支持,力求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运营门槛,此举无疑将进一步丰富Temu的商品品类,同时也为全球更多地区的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在物流服务领域,亚马逊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其日前宣布将进一步扩展“亚马逊多渠道配送”(MCF)服务,允许在SHEIN、Shopify以及沃尔玛等平台上的商家,通过亚马逊的单一履约操作,便能轻松完成商品的拣货、打包与配送。这一创新举措,无疑将极大简化多平台运营商家的物流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效率,也标志着电商巨头在物流基础设施共享方面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社交媒体与电商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据外媒Similarweb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TikTok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数已高达1.83亿,同比增长16%,其增速超越了Instagram和Facebook,甚至超过了Pinterest与Snapchat的用户总和。日活跃用户也达到1.02亿,同比增幅19%,与Facebook的1.07亿仅一步之遥。尽管桌面端仍是Facebook的强项,但移动应用端的使用占比正持续向TikTok倾斜。这些数据生动地描绘出TikTok在美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预示着其在社交电商领域的巨大潜力。
eBay美国站也在9月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卖家的最新政策,涉及物流、定价、商品规范以及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在物流方面推出了更人性化的保障措施。当卖家使用eBay Labels并按时发货,若因物流延误导致买家退款,但商品最终仍成功送达买家手中,平台将给予卖家相应的赔偿。此外,eBay还优化了VeRO侵权申诉流程,旨在为卖家提供更清晰、更公平的交易环境。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平台对卖家体验的重视和对市场规范的持续完善。
波兰电商平台Allegro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同样亮眼。数据显示,集团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调整后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更是突破20%。广告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增幅超过30%。在波兰本土市场,其收入同比增长18.1%,GMV(总交易额)同比增长9.8%,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4.2%。这些积极的财务数据,不仅展现了Allegro在东欧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也凸显了该区域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
另一位电商巨头,日本的乐天(Rakuten),本周也高调宣布正式进军西班牙市场,上线其电商平台。此前,乐天在欧洲的电商业务仅限于法国。西班牙电商市场目前正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拥有约三千万电商消费者,其消费习惯与法国市场有诸多相似之处,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乐天的此次战略扩张,无疑将为欧洲电商格局带来新的变数,也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美妆领域,亚马逊继续加码投入。其近日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持续扩大对韩国美妆品牌的支持力度,旨在推动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韩国美妆已经成为亚马逊美国站增长最为迅猛的品类之一,从2023年至2024年,韩妆在该站点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70%。截至今年7月,入驻亚马逊的韩国美妆卖家数量也实现了两位数的显著增长。这一趋势表明,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创新品质的亚洲产品,在全球市场仍拥有广阔前景。
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中国台湾站则宣布了订单未完成率的调整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买家购物体验并增强平台竞争力。这一调整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10月6日生效,要求卖家在9月29日至10月5日期间的订单未完成率控制在8%以内;第二阶段则自2026年1月5日起实施,届时要求卖家在2025年12月29日至2026年1月4日期间的订单未完成率进一步降低至5%以内。这些严格的指标,无疑将督促卖家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电商环境。
面对东南亚市场的巨大潜力,新媒网跨境认为,天猫与Lazada的深度融合,无疑为中国商家打造了一条“低门槛、高效率”的全新出海高速通道。近日,阿里旗下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向大量天猫商家发出了邀请,全面开放其本地化运营能力,使商家能够“一键轻出海”东南亚市场。这是天猫和Lazada首次实现系统级的全面打通。加入该项目的商家,可以迅速拥有一个与天猫店铺功能相似的LazMall店铺,商品信息经AI智能翻译后即可同步上架。更令人振奋的是,整个出海过程无需商家重新注册平台、无需组建本地运营团队、也无需复杂的运营操作,只需将货品供应至国内中转仓即可。后续的多语言客服、广告投入以及国际运费,均由Lazada全面负责,甚至商品出境后的跨境退货成本,也由平台全额兜底。这套完善的跨境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商家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门槛和风险,让“走出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为了规范当地电商市场,TikTok Shop菲律宾站发布了合规提醒,要求本土卖家务必在2025年9月30日之前,完成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电子商务局(DTI-ECB)颁发的“电子商务信任标志”(Trustmark)认证。该标志是确保电商合法运营的重要官方资质。卖家需通过指定网站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即可下载标志并上传至店铺后台。认证的年费为1130菲律宾比索(约合140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巴兰盖微型企业可享受首年费用豁免。DTI方面提醒,获得此认证将显著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而未能按时完成认证的卖家,则可能面临运营上的限制。此举无疑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电商生态,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物流基建方面,亚马逊印度近期宣布了一项大规模扩展计划。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节日旺季,该平台新增了12个履约中心和6个分拣中心,以全面增强其在印度的物流网络。此次扩展将使其物流网络存储容量增加860万立方英尺,相当于可容纳100个奥运标准泳池的货量,从而有效应对激增的订单需求。新的履约中心覆盖了德里国家首都辖区、班加罗尔等核心城市,其中霍格利、提鲁瓦鲁尔等五个城市更是首次布局。与此同时,6个分拣中心则分别落户胡布利、特里凡得琅等地,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英尺。这项巨大的投资,彰显了亚马逊对印度市场的长期承诺和对物流效率的不懈追求。
然而,并非所有新闻都指向坦途。俄罗斯电商巨头Wildberries近期对数据外部访问的限制,给众多依赖第三方分析服务的卖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平台禁止外部访问其真实的销售、订单及库存数据,目前所有商品的库存量均统一显示为不超过100件,这与实际库存情况毫无关联。在此之前,许多分析服务通过每半小时监控库存变化来推算商品的销售、补货等情况,而现在,这一100件的限制使得原有的分析机制彻底失效。目前,数据访问权限已完全关闭,即便拥有授权的账号也无法查看部分数据,这直接摧毁了数万卖家赖以生存的B2B服务生态。面对这一变化,卖家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数据分析策略,或更多地依赖平台官方提供的数据工具。
在技术创新方面,德国电商巨头Otto集团本周宣布,已成功采用其自主研发的“虚拟内容创建者”AI工具,用于生成商品模特图像,彻底替代了传统的摄影拍摄模式。这款由旗下技术部门Otto Group One.O开发的AI工具,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一张原始产品照片转化为逼真的模特展示图。这一技术创新,使得整个商品内容制作的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同时显著降低了60%的成本。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服装品类,未来计划将其扩展至视频和家具领域,有望进一步推动电商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与降本增效。
印度时尚电商平台Myntra则在本周发布了其2024-2025财年的亮眼财报,净利润高达548亿卢比,同比暴涨1674%,营收达到6043亿卢比,同比增长18%,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业绩突破,主要得益于其核心时尚品类的销售增长、物流与广告业务的协同发力,以及来自Flipkart注资的4.2亿美元资金支持。Myntra通过降低佣金吸引低价卖家,推出全球化业务Myntra Global,并积极加强社交媒体直播与AI技术应用,以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其成功经验为其他电商平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行业趋势与宏观视野
本周,一系列宏观事件也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会谈中,一个积极的信号悄然出现。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中方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中美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进一步指出,中美双方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就通过TikTok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算法等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等方式解决了相关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我国政府也将依法依规,对TikTok所涉及的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授权事宜进行审批,确保所有环节合法合规。这一共识的达成,无疑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企业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积极的信号,也展现了国际合作在解决复杂商业问题上的巨大潜力。
随着10月的临近,跨境行业即将迎来一项重大变革。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25年第17号公告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这被业内称为“最严出口监管新规”。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实名申报、责任明确和违规重罚,旨在终结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灰色操作。虽然传统的“买单出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卖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但其隐藏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包括国家税收流失、贸易数据失真等问题。新规的实施,是国家规范出口贸易秩序、保障国家税收、提升贸易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举措,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跨境电商出口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真正合规经营的商家带来利好。
经济数据方面,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英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5%,高于市场预期的0.3%,并与7月修正后的增幅持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服装店、非商店零售以及专业食品商店的良好表现,零售商普遍认为,八月的好天气是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积极的零售数据,反映了英国市场一定的消费韧性,对于计划或已在英国市场布局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最后,聚焦美国市场,万圣节零售支出预计将创下13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相较于去年116亿美元的支出,今年万圣节的消费增长了13%,人均消费达到114.45美元,同比增加了近11美元。尽管79%的消费者对关税可能推高物价表示担忧,但仍有73%的消费者计划庆祝,这一比例与去年持平。在品类方面,服装支出以43亿美元居首,71%的消费者计划购买;糖果以39亿美元紧随其后;装饰品支出为42亿美元,贺卡则为7亿美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美国消费者强大的节日消费能力,为跨境电商卖家,特别是那些专注节日商品和特色品类的卖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展望未来,新媒网将持续关注全球电商市场的最新动态,为广大跨境商家提供及时、深入的分析与洞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oct-1-strict-new-export-rule-ends-grey-trad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