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专利悬崖!2025增速暴跌60%,创新求生!

全球医药市场风云变幻,其中,针对糖尿病和肥胖症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无疑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旗下的Ozempic(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Wegovy(用于减肥的司美格鲁肽)为代表,这类药物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治疗理念的革新。它们不仅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相关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然而,在这片繁荣背后,一项关键的挑战正悄然浮现:核心专利的陆续到期,正迫使这些行业领军者重新审视并调整其未来发展战略。
据国际媒体《财富》杂志报道,诺和诺德正面临着增长前景趋弱的局面。其明星产品Ozempic和Wegovy的专利,最早将于2026年开始陆续到期。面对这一趋势,全球制药行业对诺和诺德的未来表现给予了高度关注。
诺和诺德财务预期与市场信号
2025年11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预计2025财年的全年销售额增长率(按固定汇率计算)将在8%至11%之间,而营业利润增长率则预计为4%至7%。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24年的预期:
| 财务指标 | 2025年预期增长率 | 2024年预期增长率 |
|---|---|---|
| 销售额 | 8% - 11% | 24% |
| 营业利润 | 4% - 7% | 22% |
从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2024年高达24%的销售增长和22%的营业利润增长预期,2025年的预测显得更为保守,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这一消息公布后,诺和诺德的股价曾一度下跌,尽管随后有所反弹,但自今年年初以来,其股价总体上仍处于下行通道,跌幅超过50%。这无疑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专利悬崖的临近,正在对这家制药巨头的市场表现产生实质性影响。
专利悬崖:制药行业的普遍挑战
“专利悬崖”(patent cliff)是制药行业一个特有的现象,指的是当创新药物的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大量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涌入市场,导致原研药销售额和利润急剧下滑的状况。对于诺和诺德而言,Ozempic和Wegovy的专利到期,意味着公司将失去对这些重磅药物的市场独占权,面临仿制药的冲击。
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的Mounjaro(替尔泊肽)作为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凭借其卓越的减肥效果,已成为诺和诺德的有力竞争者。Mounjaro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并且礼来公司正积极寻求其口服剂型在美国的快速审批,一旦成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可能改变现有GLP-1药物的市场格局。
这种竞争态势不仅体现在产品疗效上,更扩展到药物剂型和用药便利性方面。口服剂型通常比注射剂更受患者青睐,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面对来自强劲对手的挑战和即将到期的专利,诺和诺德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诺和诺德的战略应对:创新是“灵丹妙药”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局面,诺和诺德已经启动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公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内部重组,为此投入了约90亿丹麦克朗(约合13.8亿美元)的成本。这次重组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为公司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诺和诺德首席财务官卡斯滕·蒙克·克努森(Karsten Munk Knudsen)强调,在制药行业,“创新是终极防御,也是应对竞争的灵丹妙药”。他指出,公司正在倾尽全力推动创新,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克努森表示:“在我们这个行业,创新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它能真正抵御市场压力。因此,我们正在竭尽所能地推动创新进程。”他列举了公司的创新管线,包括:
- Wegovy口服制剂: 诺和诺德希望能在2026年于美国市场推出这款口服版减肥药,进一步提升用药便利性,拓宽市场。
- CagriSema: 这是一种每周注射一次的肥胖症治疗药物,公司计划于未来几个月内提交该药物的上市申请。CagriSema结合了司美格鲁肽和一种名为Cagrilintide的胰淀素类似物,旨在通过多靶点机制提供更优异的减重效果。
- Amycretin: 这是一种每日口服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公司正加大对Amycretin的研发投入,希望未来能将其推向市场。Amycretin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这些在研产品,尤其是口服剂型和多靶点新药,都体现了诺和诺德在GLP-1领域持续深耕和突破的决心。它们被视为公司应对专利到期、维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武器。
克努森坦诚,专利到期是制药行业不可避免的挑战。他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都对股东们透明地披露了专利到期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我们与股东沟通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我们对那些专利将于2026年开始到期的国家所带来的影响保持了高度透明。”这番表述表明,诺和诺德对专利到期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他们深知,依靠单一或少数几个重磅药物难以长久支撑企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制药企业能够穿越周期、保持活力的根本所在。
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的启示
诺和诺德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全球制药行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制药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投入始终是硬币的两面。一项成功药物的专利保护期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其商业价值,并同步布局下一代创新产品,是每家药企都必须深思的问题。这种“接力式”创新模式,是确保企业长期生命力的关键。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特别是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首先,研发创新是生命线。 诺和诺德通过投入巨资重组并加速创新管线研发,再次印证了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尤其是在高风险、高投入的医药领域。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原创性研发的重要性。仅仅依靠仿制或“me-too”策略,难以在全球市场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更多“从0到1”的突破,形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壁垒。这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长期主义的研发精神和对前沿科学的敏锐洞察力。
其次,竞争格局日益复杂。 美国礼来等巨头的紧追不舍,以及口服剂型等更便捷用药方式的出现,预示着GLP-1药物市场将迎来更残酷的“内卷”。这不仅仅是产品疗效的竞争,更是生产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全球市场准入策略,乃至患者教育与服务等全方位的较量。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必须充分预估竞争的烈度,找准自身定位,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这可能包括在某些特定治疗领域深耕、开发更具成本效益的创新疗法、或者通过数字健康解决方案赋能传统药物服务,以构建新的市场护城河。
再者,提前布局是战略必需。 诺和诺德在核心专利到期前数年便开始布局新一代产品,甚至不惜进行大规模重组,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拥有优势创新药管线的中国药企,在专利到期前,应提早规划全球注册、市场准入和商业化策略。这包括与国际监管机构的沟通、针对不同市场的临床试验设计、以及建立高效的全球分销网络。只有做到新产品能够无缝接力,才能有效规避“专利悬崖”带来的冲击,确保企业业绩的平稳过渡。
此外,全球合作与人才战略不可或缺。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并购、技术授权、联合研发等合作模式将日益频繁。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寻求与国际领先药企、科研机构的合作机会,学习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和临床开发能力。同时,全球化的人才战略也愈发重要,吸引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拥有新药研发和全球商业化经验的高端人才,是中国药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多元化的研发团队,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与法规环境。
最后,产业链协同发展。 诺和诺德的创新压力也会传导至全球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于中国的合同研发组织(CRO)、合同生产组织(CMO)以及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要求,同时也蕴含着承接全球创新药企外包服务的巨大机遇。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中国的医药服务企业有机会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诺和诺德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家丹麦药企的经营困境与转型,更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全球舞台上,只有不断突破、持续创新,并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在全球医药市场持续演进的当下,类似诺和诺德这样的行业领导者如何应对挑战、重塑增长路径,无疑为所有跨境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这不仅仅是关于药物研发与市场销售的策略,更是关于企业如何构建长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因此,我们建议国内相关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事跨境医药、健康科技投资、以及出口贸易的同仁们,应密切关注此类国际市场动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产业的脉搏,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与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战略指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novo-nordisk-patent-cliff-2025-growth-plunges-60.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