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运价跳水18%!欧洲猛涨50%,跨境物流大变局!

2025-11-17eMAG

北美运价跳水18%!欧洲猛涨50%,跨境物流大变局!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海运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其运价波动始终是国内跨境行业关注的焦点。2025年下半年,我们观察到亚洲主要航线的海运即期运价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一方面,发往北美洲的航线运价趋于下行;另一方面,发往欧洲的航线运价则持续攀升。这种差异化的市场表现,无疑对中国跨境企业的供应链策略和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量。
port fees container global trade climate rate detention port freight

北美航线:运价回调趋势明显

从亚洲发往北美市场的集装箱即期运价在2025年近期经历了明显的回调。在2025年上周短暂回升后,跨太平洋航线的运价近期重新步入下行通道。根据外媒的最新世界集装箱指数(WCI)以及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的数据,这一趋势愈发清晰。

具体来看:

  • WCI数据显示,从上海到洛杉矶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下跌了12%,降至2328美元。
  • 从上海到纽约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则下降了15%,达到3254美元。

如果SCFI继续作为市场的前瞻指标,那么未来运价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2025年最新的SCFI数据显示,上海至美国西海岸基本港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较上周再次大幅下跌18%,至1823美元;而上海至美国东海岸的运价也下滑9%,至2600美元。

航运代理外媒也印证了类似的市场水平,他们指出中国发往美国西海岸的运价徘徊在每40英尺集装箱1700-1750美元之间,而发往美国东海岸的运价则滑落至2500-270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承运商的“特殊”折扣运价与官方公布价格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每40英尺集装箱约100美元。外媒预计,除非订舱量能有效恢复,否则这种下行趋势可能仍将持续。他们提到,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运价正逐步接近2025年9月左右的水平。尽管部分承运商可能计划在2025年12月尝试实施全面运费上调(GRI),但若市场需求未能显著增强,这些调整的效果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据了解,当前多家承运商确实已计划在2025年12月1日实施通用运费上调,根据不同航线,上调幅度可能在每40英尺集装箱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然而,市场对这些上调能否成功落地并维持仍持谨慎态度。

跨大西洋航线:亦显疲软

与此同时,跨大西洋贸易航线的运价也呈现出走软迹象。WCI数据显示,相关航线运价下滑了2%,至每40英尺集装箱1633美元,这比典型的历史水平低约25%,并且是自2023年末以来最低点之一。这反映出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活动中,运力供需关系也趋于平衡,甚至略显宽松。

亚洲-欧洲航线:运价逆势上扬

与北美和跨大西洋航线的趋势截然不同,亚洲发往欧洲的航线运价则呈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近期,新的各类货物运费(FAK)上涨推动即期价格走高。

  • 上海至鹿特丹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上涨3%,达到2038美元,这是自2025年9月上旬以来首次突破2000美元关口。
  • 上海至热那亚的运价也上涨了4%,达到2193美元。

外媒观察到,亚洲-欧洲航线的承运商正在年度合同谈判之前,积极推动即期运价上涨。新的FAK水平预计将在2025年11月15日生效,介于每40英尺集装箱3000美元至3650美元之间。

这种定价策略似乎将持续下去。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已宣布新一轮亚洲-欧洲FAK上调,并定于2025年12月1日生效:发往北欧的运价将上调至每40英尺集装箱3100美元,这意味着短短两周内涨幅达到50%;发往西地中海的运价将上调至3950美元;发往东地中海的运价则将上调至3800美元。如果这些调整能够成功实施,亚洲至地中海的即期运价将比当前水平接近翻倍。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当前全球海运市场的多元化表现,对中国的跨境电商、贸易和物流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蕴含机遇。

北美航线的变化:
运价的下行对于出口北美的中国企业来说,短期内意味着物流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提升产品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窗口期优化成本结构,或将节省的运费投入到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中。然而,运价下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美市场需求端的一些变化,企业需要更密切地关注终端消费趋势,避免盲目备货,做好库存管理。长期来看,稳定的运价预期有助于企业进行更精准的预算和规划。

欧洲航线的变化:
欧洲航线运价的飙升,则给出口欧洲的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这主要是受全球供应链多重因素影响,例如部分区域性事件导致航线绕行,增加了运输时间和燃料成本;以及欧洲市场在某些品类可能存在的季节性或结构性需求增长,叠加运力紧张。企业需积极应对:

  1. 成本转嫁与吸收: 仔细评估涨价对利润空间的影响,考虑是否能合理地将部分成本转嫁给买家,或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来消化。
  2. 供应链多元化: 探索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例如海铁联运、中欧班列等,以降低对单一海运渠道的依赖。
  3. 提前布局与谈判: 与物流服务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具竞争力的合同运价。对于即将到来的年度合同谈判,企业应尽早与承运商进行沟通,锁定有利条件。
  4. 信息透明化: 及时与海外客户沟通运价变化,共同协商解决方案,避免因物流成本问题影响合作关系。

整体来看:
2025年下半年的海运市场充满变数,并非简单的“涨”或“跌”,而是各区域市场基于各自供需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动态。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

  • 保持高度敏锐: 持续关注全球经济走势、消费市场变化以及地缘因素对物流的影响。
  • 优化物流策略: 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特点,灵活调整运输方案,包括船期选择、港口搭配、多式联运等。
  • 强化风险管理: 对潜在的运价波动、延误等风险提前预判并制定应对预案,确保供应链韧性。
  • 科技赋能: 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物流可视化水平,优化仓储和配送效率,进一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在一个日趋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务实理性地分析市场动态,并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是中国跨境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新一轮的年度合同谈判即将开启,这更是对跨境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的考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na-rates-drop-18-eu-jumps-50-cb-shif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下半年海运市场分化:北美航线运价回调,上海至洛杉矶40英尺集装箱运价跌至2328美元;欧洲航线运价上涨,上海至鹿特丹40英尺集装箱运价达2038美元。中国跨境企业需关注市场动态,优化物流策略,强化风险管理。
发布于 2025-11-17
查看人数 11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