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出口暴涨197%!欧洲小众淀粉成中国卖家新蓝海?

在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调整。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紧密关注海外市场动态,特别是欧洲这类重要的贸易伙伴,显得尤为关键。近期,来自海外报告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市场正呈现出独特的演变路径和发展潜力。这类替代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造纸、纺织、制药等多个工业领域,其市场表现无疑是观察欧洲工业和消费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
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市场,通常涵盖了大米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等多种类型,它们因其特定的功能特性(如粘度、凝胶性、口感等)在不同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豌豆淀粉因其高直链淀粉含量,在植物基食品和肉类替代品中越来越受欢迎;木薯淀粉则因其良好的糊化特性和低过敏性,广泛用于烘焙和增稠剂。这些替代淀粉在满足特定工业需求、响应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产品的偏好方面,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市场整体展望与趋势
从整体市场趋势来看,欧洲的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间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相关预测,从2024年到2035年,该市场的销量有望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0.5%的速度持续攀升,预计到2035年末,市场总量将达到110万吨。
与此同时,市场价值方面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前景。预计在同一时期内,市场价值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2%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末,其名义批发价格将达到12亿美元。尽管这些增长数据可能看起来比较温和,但对于一个成熟且高度专业化的工业品市场而言,稳定的增长本身就代表着强大的市场韧性和持续的需求。
这种稳健的增长预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一方面,欧洲各行业对特定功能性淀粉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追求产品差异化和功能优化的背景下。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非转基因、无麸质、天然和植物基食品的偏好不断上升,也促使食品制造商更多地采用此类替代淀粉作为原料。此外,生物基材料和可持续生产理念的普及,也为这些非传统淀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
消费市场透视
在2024年,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为100万吨,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此前该市场曾经历了六年的持续增长。从2013年到2024年期间,总消费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稳定,但个别年份也出现了显著波动。其中,2018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达7.9%。回顾这段时间,消费量曾在2021年达到120万吨的最高点;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消费量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市场规模降至11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5.5%。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0%,趋势保持一致,波动不大。市场价值在2022年曾达到12亿美元的峰值;不过,从202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主要消费国家分析
在2024年,俄罗斯、德国和法国是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主要消费国,三国合计占据了总消费量的47%。西班牙、波兰、芬兰、捷克、乌克兰、罗马尼亚和荷兰紧随其后,共同构成了市场总量的另外30%。
|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 (千吨) |
|---|---|
| 俄罗斯 | 193 |
| 德国 | 168 |
| 法国 | 125 |
| 西班牙 | - |
| 波兰 | - |
| 芬兰 | - |
| 捷克 | - |
| 乌克兰 | - |
| 罗马尼亚 | - |
| 荷兰 | - |
| 总计 | 486 (主要三国) |
注:表格中未列出具体数据的国家,其消费量低于前三名,但与前三名共同构成主要消费市场。
从2013年到2024年期间,捷克的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4%,显示出该国市场强劲的扩张势头。其他主要消费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俄罗斯(1.86亿美元)、德国(1.68亿美元)和法国(1.03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最高,三者合计占总市场份额的42%。波兰、西班牙、芬兰、乌克兰、罗马尼亚、捷克和荷兰也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合计贡献了另外27%。
| 国家 | 2024年市场价值 (百万美元) |
|---|---|
| 俄罗斯 | 186 |
| 德国 | 168 |
| 法国 | 103 |
| 波兰 | - |
| 西班牙 | - |
| 芬兰 | - |
| 乌克兰 | - |
| 罗马尼亚 | - |
| 捷克 | - |
| 荷兰 | - |
| 总计 | 457 (主要三国) |
注:表格中未列出具体数据的国家,其市场价值低于前三名,但与前三名共同构成主要市场。
在主要消费国中,捷克在市场规模价值方面的增长率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8%。这表明,除了量的增长,捷克市场在产品价格或附加值方面也实现了不错的提升。
人均消费方面,2024年芬兰的人均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消费量最高,达到8.9公斤,其次是捷克(4公斤)、德国(2公斤)和法国(1.8公斤)。相比之下,全球平均人均消费量约为1.4公斤。芬兰人均消费量的显著优势,可能与其特定的饮食习惯、工业需求或替代淀粉在当地食品生产中的普及程度有关。从2013年到2024年,芬兰的人均消费量年均下降1.4%,而捷克和德国则分别增长8.2%和0.9%。
生产状况分析
在2024年,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产量终于开始回升,达到99.9万吨,这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增长,结束了为期三年的下滑趋势。总体来看,生产趋势相对平稳。2014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8.9%。回顾这段时期,产量曾在2020年达到12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4年,产量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产量估值按出口价格计算降至11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期间,总产值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趋势保持一致,波动不大。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4%。产量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12亿美元的最高水平;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生产国家分析
2024年,德国(19.3万吨)、俄罗斯(18.9万吨)和法国(12.3万吨)是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主要生产国,三国合计占总产量的51%。西班牙、比利时、波兰、芬兰、罗马尼亚、乌克兰和荷兰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32%的产量。
| 国家 | 2024年产量 (千吨) |
|---|---|
| 德国 | 193 |
| 俄罗斯 | 189 |
| 法国 | 123 |
| 西班牙 | - |
| 比利时 | - |
| 波兰 | - |
| 芬兰 | - |
| 罗马尼亚 | - |
| 乌克兰 | - |
| 荷兰 | - |
| 总计 | 505 (主要三国) |
注:表格中未列出具体数据的国家,其产量低于前三名,但与前三名共同构成主要生产市场。
从2013年到2024年,荷兰是主要生产国中增长率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6%,这可能得益于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加工能力,以及对高附加值淀粉产品的投资。其他主要生产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进出口贸易格局
欧洲市场对这类替代淀粉的进出口贸易表现出显著的活力,反映出区域内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和全球供应链的整合。
进口方面
2024年,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进口量约为20.6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5.7%。从2013年到2024年期间,进口总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4%。尽管趋势有波动,但基于2024年的数据,进口量较2013年增长了96.9%。其中,2018年的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长18%。在回顾期间,进口量在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价值方面,2024年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进口额适度增长至2.48亿美元。总体而言,进口价值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4%。回顾期内,进口价值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步增长。
主要进口国家分析
2024年,捷克(4.3万吨)是主要的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进口国,其次是荷兰(2.4万吨)、意大利(2.2万吨)、德国(1.8万吨)、西班牙(1.7万吨)、英国(1.6万吨)和法国(1万吨)。这些国家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3%。塞尔维亚(0.9万吨)、比利时(0.83万吨)和丹麦(0.57万吨)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国家 | 2024年进口量 (千吨) |
|---|---|
| 捷克 | 43 |
| 荷兰 | 24 |
| 意大利 | 22 |
| 德国 | 18 |
| 西班牙 | 17 |
| 英国 | 16 |
| 法国 | 10 |
| 塞尔维亚 | 9 |
| 比利时 | 8.3 |
| 丹麦 | 5.7 |
从2013年到2024年,塞尔维亚的采购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8.3%,这表明该国对这类淀粉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张,可能是由于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或新的应用场景出现。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在价值方面,欧洲最大的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进口市场是捷克(3100万美元)、荷兰(2700万美元)和德国(2600万美元),三者合计占总进口额的34%。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丹麦、比利时和塞尔维亚也占据了重要份额,共同贡献了另外45%。
| 国家 | 2024年进口价值 (百万美元) |
|---|---|
| 捷克 | 31 |
| 荷兰 | 27 |
| 德国 | 26 |
| 意大利 | - |
| 法国 | - |
| 英国 | - |
| 西班牙 | - |
| 丹麦 | - |
| 比利时 | - |
| 塞尔维亚 | - |
| 总计 | 84 (主要三国) |
注:表格中未列出具体数据的国家,其进口价值低于前三名,但与前三名共同构成主要进口市场。
在主要进口国中,塞尔维亚在进口价值方面录得最高增长率,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7.2%,显示出其市场潜力的快速释放。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值增长则相对温和。
2024年,欧洲的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203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3.5%。总体而言,进口价格趋势相对平稳。2022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2%。回顾期内,进口价格在2023年曾达到每吨1246美元的最高水平,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不同国家的进口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在主要进口国中,法国的价格最高(每吨2132美元),而捷克的价格最低(每吨705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结构、产品质量要求、供应链效率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
出口方面
2024年,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出口量飙升至16.2万吨,较上一年增长17%。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量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尽管趋势有所波动,但2024年的出口量较2022年增长了42.1%。其中,2014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56%。出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19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的出口额显著增长至2.07亿美元。总体而言,出口价值呈现强劲增长。2014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96%。出口价值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在短期内将保持逐步增长。
主要出口国家分析
2024年,比利时(5.3万吨)和德国(4.3万吨)是欧洲主要的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出口国,分别占总出口量的33%和27%。荷兰(2.4万吨)位居第三,法国(0.83万吨)紧随其后。这些国家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量的约20%。保加利亚(0.7万吨)、罗马尼亚(0.67万吨)、摩尔多瓦(0.57万吨)、西班牙(0.4万吨)和意大利(0.35万吨)也占据了较小的市场份额。
| 国家 | 2024年出口量 (千吨) |
|---|---|
| 比利时 | 53 |
| 德国 | 43 |
| 荷兰 | 24 |
| 法国 | 8.3 |
| 保加利亚 | 7 |
| 罗马尼亚 | 6.7 |
| 摩尔多瓦 | 5.7 |
| 西班牙 | 4 |
| 意大利 | 3.5 |
从2013年到2024年,摩尔多瓦在主要出口国中增速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7.6%,显示出其出口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在欧洲市场的日益活跃。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欧洲最大的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供应国是比利时(8100万美元)、德国(4200万美元)和荷兰(3400万美元),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额的76%。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西班牙和摩尔多瓦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16%的市场份额。
| 国家 | 2024年出口价值 (百万美元) |
|---|---|
| 比利时 | 81 |
| 德国 | 42 |
| 荷兰 | 34 |
| 意大利 | - |
| 法国 | - |
| 罗马尼亚 | - |
| 保加利亚 | - |
| 西班牙 | - |
| 摩尔多瓦 | - |
| 总计 | 157 (主要三国) |
注:表格中未列出具体数据的国家,其出口价值低于前三名,但与前三名共同构成主要供应市场。
摩尔多瓦在主要出口国中,其出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4.5%,这进一步印证了其在这一领域异军突起的态势。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价值增长则相对温和。
2024年,欧洲的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285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9.6%。出口价格从2013年到2024年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趋势虽有波动,但2022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51%。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在2023年曾达到每吨1420美元的最高水平,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不同出口国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供应国中,意大利的价格最高(每吨2378美元),而摩尔多瓦的价格最低(每吨472美元)。这种差异可能与产品种类、质量等级、品牌溢价以及目标市场等因素有关。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欧洲非小麦、玉米或马铃薯淀粉市场的这些数据,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市场参考。首先,稳定的市场规模和未来增长预期表明,这是一个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域。对于从事相关原材料出口、淀粉深加工产品出口或食品工业设备出口的中国企业来说,欧洲市场无疑是一个值得持续深耕的蓝海。
其次,主要消费国和生产国的分布,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活跃,揭示了欧洲区域内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进入消费需求旺盛但生产相对不足的国家(如捷克、芬兰的人均高消费量),或者与主要生产国建立合作,共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再者,不同国家在人均消费、进口增速以及价格差异上的表现,提示中国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需进行细致的本地化考量。例如,高价市场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品牌有更高要求,而低价市场则可能更注重成本效益。对于像摩尔多瓦这样出口快速增长的新兴力量,中国企业也可以关注其发展模式和合作潜力。
最后,考虑到欧洲市场对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的日益重视,未来在非转基因、有机认证以及生产过程中碳足迹较低的替代淀粉产品,可能会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中国企业若能在这方面提前布局,将有望抢占市场先机。
总之,密切关注这类细分市场的动态,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更好地理解欧洲经济脉搏、把握商机、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持续跟踪数据变化,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为精准的商业决策。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oldova-export-197-europe-starch-niche-boom.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