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可可粉出口暴涨40%!新蓝海商机揭秘!
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作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枢纽,其经济活力与消费潜力持续吸引着全球目光。近年来,随着地区内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结构升级,食品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含糖可可粉作为烘焙、糖果、饮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以及日常消费品,其在中东和北非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深入分析该市场的趋势与特点,对于我们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是洞察区域商机、制定精准市场策略的重要参考。
根据最新的市场观察,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含糖可可粉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间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预测显示,从今年到2035年,该地区含糖可可粉的消费量将以每年0.6%的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扩大,预计到2035年末,市场总量将达到20.4万吨。在市场价值方面,预计将以每年1.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达到8.91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今年,该地区含糖可可粉的消费量维持在19.1万吨左右,市场价值约为7.64亿美元,整体表现平稳。
这一稳定增长的趋势,凸显了中东和北非市场对含糖可可粉的持续需求。对于致力于全球市场布局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市场。在制定市场策略时,不仅要关注总量增长,更要深入了解价值增长快于销量增长的现象,这可能预示着市场对高品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正在提升。
消费市场洞察
在今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含糖可可粉消费量小幅下降至19.1万吨,与去年持平。从整体来看,该地区的消费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在八年前,市场曾录得5%的显著增长,是观察期内增长最快的年份。尽管六年前消费量一度达到20.1万吨的峰值,但从2020年到今年,市场消费未能恢复到当时的强劲势头。
按市场价值计算,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市场在今年略微收缩至7.64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这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含物流、零售营销及零售商利润)。总体而言,市场价值也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趋势。七年前,市场价值曾达到8.29亿美元的最高水平;然而,从2019年到今年,消费市场价值始终未能超越这一数字。
主要消费国家
在今年,土耳其、伊朗和埃及是含糖可可粉消费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它们合计占据了中东和北非地区总消费量的48%。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摩洛哥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38%的市场份额。
国家/地区 | 2025年消费量 (千吨) |
---|---|
土耳其 | 39 |
伊朗 | 29 |
埃及 | 22 |
沙特阿拉伯 | - |
阿尔及利亚 | - |
伊拉克 | - |
叙利亚 | - |
也门 | - |
摩洛哥 | - |
从价值角度来看,土耳其(1.72亿美元)、沙特阿拉伯(1亿美元)和埃及(0.97亿美元)在今年是市场价值最高的国家,三者总计占据了48%的市场份额。
在过去十余年间,伊拉克的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1.8%,表现突出。而土耳其在市场价值增长方面最为亮眼,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3%。这表明土耳其市场不仅消费量大,其产品结构和价格定位也可能在向更高价值方向发展。
人均消费量方面,今年沙特阿拉伯(每千人533公斤)、土耳其(每千人453公斤)和叙利亚(每千人451公斤)位居前列。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这些国家居民对含糖可可粉的消费偏好,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例如,高人均消费量意味着市场接受度高,中国企业在开发和推广相关产品时可以更有针对性。从2013年到今年,也门的人均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为-0.6%,而其他主要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提示市场可能在经历结构性变化。
生产状况分析
在今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含糖可可粉总产量达到18.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来看,该地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量也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八年前,产量曾录得3.7%的增长,是观察期内最显著的增长。尽管六年前产量达到19.2万吨的峰值,但从2020年到今年,生产量略有下降,未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按出口价格估算,今年含糖可可粉的生产价值小幅上升至7.52亿美元。从2013年到今年,总产值以每年1.0%的平均增长率增长,趋势保持一致,期间伴随一些波动。八年前,产值增长最快,达到9.1%。七年前,生产价值达到7.72亿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9年到今年,产值未能突破这一峰值。
主要生产国家
在今年,土耳其(4万吨)、伊朗(2.9万吨)和埃及(2万吨)是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产量最高的国家,三者合计占据了总产量的49%。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摩洛哥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37%的产量。
国家/地区 | 2025年产量 (千吨) |
---|---|
土耳其 | 40 |
伊朗 | 29 |
埃及 | 20 |
沙特阿拉伯 | - |
阿尔及利亚 | - |
伊拉克 | - |
叙利亚 | - |
也门 | - |
摩洛哥 | - |
在过去十余年间,也门在生产量方面取得了2.4%的复合年增长率,表现较为突出。而其他主要生产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这表明中东和北非地区内部的生产格局也在悄然变化,一些国家可能在提升本地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或拓展出口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了解这些生产中心的动态,有助于评估潜在的区域竞争,或寻求合作机会。
进口市场动态
在今年,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的进口量显著下降至9100吨,相比去年减少了18.9%。从2013年到今年,总进口量呈现小幅增长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1.2%。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根据今年的数据,进口量比三年前下降了29.5%。进口量增长最快的是三年前,增幅达79%。七年前,进口量曾达到1.7万吨的峰值;但从2018年到今年,进口量未能恢复到这一水平。
按价值计算,今年含糖可可粉的进口额骤降至4200万美元。尽管如此,从过去来看,进口价值总体仍呈现小幅增长。三年前,进口价值增长最为迅猛,增幅高达102%。七年前,进口额一度达到9900万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19年到今年,进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进口国家
在今年,埃及(2400吨)和沙特阿拉伯(2400吨)是含糖可可粉的主要进口国,分别占据了总进口量的27%和2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825吨)、伊拉克(821吨)、科威特(695吨)和摩洛哥(448吨)紧随其后,这些国家合计占据了近31%的市场份额。黎巴嫩(385吨)则排在更靠后的位置。
国家/地区 | 2025年进口量 (吨) | 2025年进口额 (百万美元) |
---|---|---|
埃及 | 2400 | 11 |
沙特阿拉伯 | 2400 | 12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825 | 5.6 |
伊拉克 | 821 | - |
科威特 | 695 | - |
摩洛哥 | 448 | - |
黎巴嫩 | 385 | - |
从2013年到今年,埃及在进口量方面取得了37.2%的复合年增长率,表现尤为突出。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更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沙特阿拉伯(1200万美元)、埃及(1100万美元)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60万美元)是今年进口额最高的国家,三者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额的68%。在主要进口国中,埃及在进口价值方面录得了最高的增长率,复合年增长率为38.9%。
这些进口数据揭示了中东和北非地区对外部供应的依赖性。尽管部分国家具备本地生产能力,但市场对特定品质、品牌或品种的含糖可可粉仍有需求。中国企业在拓展该市场时,可以关注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主要进口国,它们不仅进口量大,进口价值也高,意味着对产品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同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作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其进口数据也值得关注。
进口价格分析
在今年,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4572美元,相比去年上涨了2.2%。在过去十余年间,进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七年前,进口价格增长最显著,涨幅达到18%。六年前,进口价格曾达到每吨7308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到今年,进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在今年主要进口国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6790美元,而科威特的价格较低,为每吨2789美元。
从2013年到今年,沙特阿拉伯在进口价格方面取得了4.8%的增长率,是主要进口国中增长最显著的。这可能反映出沙特市场对高品质或高端含糖可可粉的需求增加,或是其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中国出口商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市场差异和价格敏感度。
出口市场表现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之后,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的海外出货量在今年增长了40%,达到3100吨。从整体来看,该地区的出口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十年前,出口量曾录得78%的显著增长,是观察期内增长最快的年份。八年前,出口量一度达到7800吨的峰值;但从2018年到今年,出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按价值计算,今年含糖可可粉的出口额飙升至1300万美元。总体而言,出口价值呈现显著增长。十一年前,出口额增长最快,增幅高达127%。十年前,出口额一度达到4800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6年到今年,出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出口国家
在今年,土耳其(945吨)、埃及(587吨)、突尼斯(420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99吨)、沙特阿拉伯(304吨)和科威特(166吨)是含糖可可粉的主要出口国,它们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量的91%。以色列(74吨)则占据了较小的市场份额。
国家/地区 | 2025年出口量 (吨) | 2025年出口额 (百万美元) |
---|---|---|
土耳其 | 945 | 4.8 |
埃及 | 587 | 2.7 |
突尼斯 | 420 | -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399 | - |
沙特阿拉伯 | 304 | 1.8 |
科威特 | 166 | - |
以色列 | 74 | - |
从2013年到今年,科威特在出口量方面取得了37.0%的复合年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更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土耳其(480万美元)、埃及(270万美元)和沙特阿拉伯(180万美元)是中东和北非地区今年含糖可可粉的最大供应国,三者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额的7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科威特和以色列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23%的市场份额。
在主要出口国中,科威特在出口价值方面录得了最高的增长率,复合年增长率为45.7%。这表明科威特可能在特定市场或特定产品上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出口复苏,以及部分国家强劲的出口增长,表明该地区不仅是消费市场,也逐渐成为具备一定生产和贸易能力的供应方。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潜在的市场竞争,也可能是在区域供应链中寻求合作的契机。
出口价格分析
在今年,中东和北非地区含糖可可粉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4271美元,相比去年上涨了11%。在过去十余年间,出口价格呈现小幅上涨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1.5%。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根据今年的数据,含糖可可粉的出口价格比四年前上涨了54.1%。十一年前,出口价格增长最快,涨幅达54%。十年前,出口价格曾达到每吨6230美元的峰值;但从2016年到今年,出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原产国之间的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在今年主要供应商中,沙特阿拉伯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6059美元,而突尼斯的价格较低,为每吨1956美元。
从2013年到今年,沙特阿拉伯在出口价格方面取得了9.1%的增长率,是主要出口国中增长最显著的。这可能反映了沙特阿拉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或其目标市场对价格的接受度更强。
结语与建议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含糖可可粉市场,正展现出其独特的活力与发展潜力。无论是消费市场的稳定需求,还是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动态调整,都为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息。
从市场规模来看,土耳其、伊朗和埃及作为主要的消费和生产大国,其市场动向无疑是观察该区域整体趋势的关键。同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在人均消费和进口额上的突出表现,也提示着这些高购买力市场的潜在机遇。
市场价值增长快于消费量增长的现象,或许意味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品牌化或具有特定功能性(如健康概念、创新口味)的可可粉产品需求正在提升。这为中国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关注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进口和出口的波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与挑战。例如,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都蕴含着不同的商业逻辑和利润空间。
对于中国的食品原料供应商、烘焙产品制造商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而言,深入分析中东和北非市场的这些数据,结合当地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宗教信仰(如清真认证需求),以及贸易政策,将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制定市场进入策略、产品本地化方案和渠道拓展计划。通过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协作,我们有望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ena-cocoa-40-export-boom-blue-ocean.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