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骗局!8.6亿债务!跨境物流巨头接连倒闭,卖家血亏!

2025-10-29跨境物流

Image

跨境物流,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广阔天地,正如一场永不停歇的潮汐,昨日的繁荣可能转瞬即逝,而今天的平静也蕴藏着未知的变数。那些曾以为是宏大开局的篇章,回首时,却可能已是过眼云烟般的巅峰。

就在最近,新媒网跨境获悉,外媒披露,一家曾在中东航运市场风光无两的航运公司CStar Line,以及其位于中国上海的集运子公司STF Shipping,正逐步停止运营。这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行业内层层涟漪。

曾几何时,CStar Line作为总部设立在阿联酋迪拜的航运巨头,在全球贸易航线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两家公司目前已停止接收新的订单,其航运代理商Login NMP也正引导客户转向其他承运商。当我们试图访问CStar Line的官方网站,赫然发现主要业务链接已无法正常播放,这无疑从侧面印证了其业务萎缩,甚至逐步放弃货运市场的严峻现实。

回溯CStar Line的崛起,那是在2022年底,短短一年后,它便以“黑马”之姿强劲闯入俄罗斯市场。其鼎盛时期,运输能力可达2.5万个标准集装箱(2.5万TEU),并拥有一支总容量2.7万TEU的集装箱船队,更有1500个冷藏集装箱,实力不容小觑。它的航线网络庞大而完善,覆盖了包括远东、印度、中东、地中海、黑海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广阔区域,同时提供着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而其旗下的STF Shipping,则更专注于连接中东亚与俄罗斯远东的航线,中国的大连、天津、日照、宁波、盐田等港口,以及韩国的釜山、俄罗斯的东方港等重要枢纽,都是其业务版图上的重要节点。

然而,辉煌往往转瞬即逝。在快速扩张之后,CStar Line很快便开始了业务精简之路。去年7月,该公司全面停运了其在远东地区的所有服务,这其中就包括三条连接俄罗斯东方装卸公司码头与中国及韩国港口的关键定期航线。同期,CStar Line在中国、韩国以及远东港口之间的航线服务,全部转由STF Shipping接管,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集团内部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

紧接着,CStar Line又对外宣称,由于多艘船舶需要进行计划内的检修,不得不暂停两条穿越黑海的定期航线。这其中包括连接土耳其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航线,以及一条贯穿印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并最终抵达俄罗斯新罗西斯克的长距离航线。表面上是船舶检修,实则已暴露出其运营压力正在逐渐加大。

但削减部分支线服务,并非仅仅为了“省钱”那么简单,其背后更隐藏着企业追求更大市场利润的雄心。在大幅度缩减远东-俄罗斯支线之后,CStar Line毅然将重心转向了彼时利润更为可观的“红海专线”,并顺势推出了中东-红海1(MER1)航线服务。直到今年7月,该公司仍在红海市场大力投入,更进一步推出了连接中国与红海的新航线FRS1。可以看出,CStar Line对自身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渴望通过战略调整实现新的突破。

新媒网跨境认为,在跨境物流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企业固然要有宏大的愿景和创新的勇气,但发展速度过快,战略过于激进,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CStar Line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跨境物流行业本身就风险丛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次未能承受住的冲击,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连锁反应。

据多方消息指出,CStar Line之所以步履维艰,很可能与其面临的财务困境息息相关。当前,这两家航运公司正遭遇巨大的现金流缺口,甚至已无力承担船舶停靠的日常费用。此外,债务问题也如影随形。就在今年7月,CStar Line的重要客户——俄罗斯远东集装箱码头运营商VSK,已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偿还超过8.62亿卢布(折合人民币约7567万元)的巨额债务。此案目前仍在审理之中,尚未有新的进展。这桩案件,无疑给CStar Line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CStar Line从巅峰到衰落的两年多时间,只是全球跨境物流行业风险图谱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跨境物流链条长、环节多,其内在的不确定性始终如影随形。即使是那些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旦有所懈怠,或在经营策略上出现偏差,也同样可能面临市场无情的淘汰。

例如,拥有34年从业经验的南洋国际物流集团,曾是华南地区赫赫有名的标杆企业,旗下拥有55艘船舶的强大运力。然而,就在今年5月,这家老牌企业却突然发布了结业通知,正式宣告因资金链断裂而无力继续经营。这样的消息,令业界唏嘘不已。

南洋物流的破产,核心症结在于内部管理失误与外部市场变化所叠加形成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全球疫情过后,海运需求普遍下降,整个航运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争夺客户,公司内部长期纵容“超长账期结算”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现金流持续紧张,资金缺口越滚越大,最终使其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境。

这场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南洋集团本身,对与其合作的上下游企业而言,也是一次莫大的损失。有卖家就曾表示,其年初支付的30多万箱体押金,直到集团破产都未能取出。当债权人纷纷上门讨要说法时,得到的答复也往往是“如有异议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无疑加剧了受损方的无助与愤怒。

如果说南洋物流以贷养单、高买低卖等是不健康的经营模式,最终导致其破产,那么在我国深圳,一家提供USPS服务的公司所进行的违规操作,则从一开始就为其自身发展埋下了惊天巨雷。

就在不久前,深圳天安云谷写字楼前挂起的维权横幅,揭露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的惊人欺诈事件。这家公司利用USPS系统账号整改的30天缓冲期,铤而走险,在并未实际支付邮资的情况下,通过非法技术手段生成了大量虚假面单。它们以此为诱饵,以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方式疯狂揽客,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订单。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美国邮政(USPS)针对邮资欺诈行为推出一系列打击新规并落地执行,这种灰色操作很快便被系统检测并曝光。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包裹被拦截、销毁,与这家公司关联的卖家店铺也接连被封停。更令人气愤和绝望的是,当众多受损卖家上门讨要说法时,才发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早已卷款潜逃,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停运、倒闭乃至欺诈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往往潜藏着风险极高的经营模式。而对于广大的跨境卖家而言,在各种诱惑面前,往往难以精准判断物流服务商的财务健康状况,更难以全面掌握其操作的合规性,最终只能被动承受危机爆发后所带来的巨大连锁损失。

然而,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重构和行业监管的日益趋严,市场已经对所有参与者,尤其是跨境卖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对合作伙伴的甄别能力,这正是我们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所在。对于每一位在跨境洪流中搏击的卖家而言,唯有摒弃侥幸心理,切实做到多方调研、审慎抉择,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终实现长足稳健的发展。这不仅是对自身事业负责,也是对合作伙伴和整个行业生态的共同担当。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ogistics-bust-1b-fraud-86m-debt-sellers-lose.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CStar Line航运公司倒闭,引发跨境物流行业风险关注。该公司曾是中东航运市场的黑马,但因财务困境停止运营。此外,南洋物流破产和深圳USPS欺诈事件也揭示了跨境物流链条中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执政期间,跨境卖家应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发布于 2025-10-29
查看人数 6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