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学院1.8亿用户!AI重塑全球教育

2025-09-09AI工具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日,在线教育领域两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创始人萨尔·汗(Sal Khan,美国教育界人士)和汉克·格林(Hank Green,美国知名科普内容创作者)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非营利模式的运作以及教育公平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DCD - Sal Khan

可汗学院成立于2008年,但其最早的一批教学视频早在2006年就已上传至YouTube平台,至今已走过近二十个年头。如今,该平台拥有超过1.8亿注册用户,支持50多种语言,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免费教育提供者之一。

作为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始终秉持“为世界任何人、任何地方提供免费一流教育”的使命。其核心不仅包括视频课程,更涵盖了一套完整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支持练习反馈、数据看板和教师培训等功能。近年来,学院还与多地学区建立正式合作,将服务延伸至课堂场景,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汉克·格林在对话中坦言,自己也曾考虑过是否要深入学校体系,但最终选择了更偏向个人用户的内容创作道路。而萨尔·汗则表示,尽管进入教育系统面临诸多挑战,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公平、实现规模化影响。
Decoder节目封面图

在谈到“可汗学院究竟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组织”时,萨尔强调,他更希望人们将其视为一个“全球性学习机构”,类似于传统名校,但更具规模、更普惠、更贴近未来教育形态。尽管早期以内容知名,如今的可汗学院已在技术系统、人工智能辅助学习、证书授予和社群支持等方面全面拓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旗下姐妹非营利组织Schoolhouse.world,该平台主打“peer-to-peer”(同伴互助)学习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萨尔·汗对外界担忧的“AI是否会颠覆教育”这一问题表现出乐观态度。他认为,AI不会摧毁教育,反而可以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普及性的有力工具。比如在个性化学习、作业批改、语言支持等方面,AI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新媒网跨境认为,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如何将其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关键所在。可汗学院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在创立之初,萨尔·汗也曾面临选择非营利还是营利模式的问题。尽管有风险投资机构抛出橄榄枝,他最终还是决定坚持非营利的道路。回首过去,他并不后悔这一选择。尽管非营利机构在资金和人才招募方面存在一定挑战,但其在使命驱动、用户信任和国际合作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有不少同时期兴起的MOOC平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选择了商业化道路,但如今其愿景和规模已大幅收缩,而可汗学院仍保持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点,值得教育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思考。

尽管非营利机构常被认为决策效率低、管理不够灵活,但萨尔并不认同这一成见。他表示,通过明确的使命、有效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团队文化,非营利机构同样可以保持高执行力和创新力。他甚至幽默地提到,把机构命名为“可汗学院”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可汗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借助AI提升学习体验、优化内容生成、加强个性化辅导。与此同时,萨尔也强调,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包括人的互动、情感的支持和品格的塑造,这些都是技术无法完全替代的。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几年,类似可汗学院这样的全球教育项目将继续借助技术手段扩大覆盖范围,尤其是在多语言支持、自适应学习和教育公平推进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正如萨尔·汗所说,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取代教师,而是赋能每一个学习者,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路。而这,也是众多教育科技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方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khan-academy-180m-users-ai-education.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汗与汉克·格林深度对话,探讨AI与教育融合、非营利运作及教育公平等议题。可汗学院作为全球性免费教育平台,拥有超1.8亿用户,正通过AI技术提升个性化学习体验,坚持非营利模式以扩大教育普惠影响力。
发布于 2025-09-09
查看人数 6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