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聚丙烯对华仅593刀!跨境低价采购红利!
在现代工业的广阔版图中,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应用几乎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包装、家用电器外壳,到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再到纺织品和建筑材料,聚丙烯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质轻、耐热、耐化学腐蚀和易加工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日本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和技术强国,其聚丙烯市场的动态,无疑是观察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期数据显示,日本的聚丙烯初级形态市场正呈现出一种温和而稳定的发展态势。根据2024年的市场分析,日本聚丙烯市场在未来十年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35年,其市场交易量有望达到2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1%。同时,市场价值预计将增至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0.9%。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增长幅度可能相对平缓,但日本聚丙烯市场仍保有其固有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2024年,日本聚丙烯的消费量实现3.1%的增长,达到270万吨。同期,生产量也上升了2.2%,达到290万吨。贸易方面,进口量显著增长16%,达到16.3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韩国、越南和泰国。出口量则达到38.3万吨,其中中国是其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从价格看,进口均价约为每吨1283美元,而出口均价则降至每吨797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关注跨境贸易的中国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市场逻辑,对于优化自身供应链布局、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受日本国内对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该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向上的消费趋势。依据当前的发展轨迹,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交易量预计将以每年约0.1%的复合增长率扩张,届时有望在2035年末达到270万吨的规模。
在市场价值方面,预计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价值将以每年约0.9%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届时到2035年末,其市场总值(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有望达到30亿美元。这些预测描绘了日本聚丙烯市场长期保持平稳增长的蓝图,尽管增速可能不快,但其稳健性值得关注。
消费动态
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消费情况
在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消费量增至270万吨,比前一年增长了3.1%。这是继连续三年下降后,该消费量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整体而言,日本聚丙烯消费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回顾历史数据,消费增长最显著的时期是2017年,增幅达到8.5%。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消费量曾在2019年达到270万吨的峰值;此后,直到2024年,消费量大致保持在这一水平。
同期,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市场营收在2024年略有收缩,降至约27亿美元,与前一年的水平大致相当。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以及零售商利润,这些将计入最终消费者价格)。在此期间,消费市场营收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收缩,但其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2017年,比前一年增长了6.6%。在回顾的整个时期内,市场营收曾在2014年达到39亿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5年到2024年,消费营收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增长势头。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市场需求量保持稳定,但市场价值可能受到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生产概况
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生产情况
在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生产量达到290万吨,同比增长2.2%。这是在经历了三年下滑之后,生产量连续第二年出现增长。总体来看,日本聚丙烯生产量保持着大致平稳的趋势。生产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19年,比前一年增长了11%。因此,生产量在2019年达到290万吨的峰值;此后,直到2024年,生产量维持在这一水平。
从价值来看,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生产价值略有下降,按出口价格估算为27亿美元。总体而言,生产价值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生产价值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7年,比前一年增长了5.7%。在回顾的整个时期内,生产价值曾在2014年达到42亿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5年到2024年,生产价值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生产量的稳定与生产价值的收缩,可能提示着行业在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以及全球市场价格竞争的压力。
进口格局
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进口情况
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进口量约为16.3万吨,比前一年显著增长16%。总体而言,日本的进口量持续呈现出可观的增长态势。回顾历史,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8年,增幅高达66%。进口量在2024年达到了新的高峰,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这对于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区域供应商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从价值来看,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进口额飙升至2.09亿美元。总体来看,进口价值呈现出小幅扩张。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同样是2018年,增幅高达77%。在此之后,进口额在2018年达到了2.36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9年到2024年,进口价值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增长势头。尽管如此,2024年的显著增长表明市场需求强劲。
主要进口来源国
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包括韩国、越南和泰国。这三个国家在2024年合计占据了日本总进口量的61%。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中国和马来西亚,它们共同贡献了另外31%的进口份额。这种分布反映了区域供应链的紧密联系和不同国家在成本、物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2013年到2024年的数据来看,阿联酋的进口量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6.2%。而其他主要供应商的进口量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些贸易伙伴的增长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市场竞争格局和潜在合作机会。
主要进口来源国 | 2024年进口量 (千吨) | 2013-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
---|---|---|
韩国 | 41 | 相对温和 |
越南 | 29 | 相对温和 |
泰国 | 29 | 相对温和 |
阿联酋 | - | +76.2 |
沙特阿拉伯 | - | 相对温和 |
中国 | - | 相对温和 |
马来西亚 | - | 相对温和 |
在进口价值方面,2024年韩国(5200万美元)、泰国(3400万美元)和越南(3300万美元)是日本最大的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供应商,它们合计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57%。阿联酋、中国、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28%的份额。
从主要供应商来看,阿联酋在回顾期内进口价值增长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0.1%。而其他主要供应商的进口价值增长则更为温和。
进口价格走势
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283美元,与前一年大致持平。在回顾期内,进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时期是2021年,平均进口价格比前一年增长了21%。平均进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1766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势头。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下降趋势,对全球贸易商的采购策略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主要供应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中国(每吨1521美元)的进口价格相对较高,而阿联酋(每吨1004美元)的进口价格则相对较低。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受到产品等级、运输成本、品牌溢价以及贸易协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2013年到2024年,马来西亚在价格方面表现出最不显著的增长(-0.7%),而其他主要供应商的价格则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了解这些价格差异和趋势,对于选择最优的采购渠道和制定有竞争力的销售策略至关重要。
出口表现
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出口情况
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出口量终于实现增长,达到38.3万吨,结束了自2021年以来的两年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日本的出口量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回顾历史,增长最显著的时期是2018年,比前一年增长了33%。出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40.1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强劲增长。
从价值来看,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出口额收缩至3.05亿美元。在回顾期内,出口价值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增长最显著的时期是2018年,出口额增长了28%。出口价值曾在2021年达到4.07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价值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增长势头。出口量回升而出口价值收缩,可能反映出全球市场价格竞争的日益激烈。
主要出口目的地
中国是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2024年占据了总出口量的70%,达到26.8万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量比第二大目的地越南(2.6万吨)高出十倍之多。排名第三的是印度(2.5万吨),占据了6.6%的份额。这种出口格局凸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对基础化工原料的巨大需求,以及日本在特定聚丙烯产品上的供应能力。
从2013年到202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0.1%。对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量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对越南的年均增长率为12.6%,对印度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6.8%。这些增长数据表明,日本与区域内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
主要出口目的地 | 2024年出口量 (千吨) | 2013-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
---|---|---|
中国 | 268 | +10.1 |
越南 | 26 | +12.6 |
印度 | 25 | +26.8 |
在价值方面,中国(1.59亿美元)仍然是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占据了总出口额的52%。排名第二的是印度(2600万美元),占据了8.5%的份额。越南紧随其后,占据了7.8%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对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价值也呈现出增长:对印度的年均增长率为21.9%,对越南的年均增长率为5.1%。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亚洲市场对于日本聚丙烯产品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国作为核心的战略性市场。
出口价格走势
2024年,日本聚丙烯初级形态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797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8.5%。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其中,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时期是2021年,增幅为4.9%。平均出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1689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5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出口价格的持续走低,可能预示着全球聚丙烯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区域内产能的提升对价格的压力。
不同目的地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十分显著。在主要供应商中,对美国出口的价格最高(每吨1946美元),而对中国出口的平均价格(每吨593美元)则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产品等级、贸易条款、运输距离以及不同市场的需求结构有关。
从2013年到202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0.7%),而对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价格则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来说,深入分析这些价格差异和趋势,有助于精准定位市场,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从而在全球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保持竞争优势。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日本聚丙烯市场的最新动态,为我们审视区域供应链和贸易格局提供了宝贵视角。作为全球重要的工业材料,聚丙烯的产消变化不仅反映了各国制造业的景气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上下游产业链的成本与效益。
从消费来看,日本市场在2024年的增长,以及未来十年的温和增长预期,表明其工业生产和终端需求仍具备韧性。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在塑料制品、汽车配件、包装材料等相关领域,日本市场仍是值得关注的潜力消费地。
在生产方面,日本聚丙烯生产量尽管在波动中保持稳定,但生产价值的收缩,提示了全球市场在价格上的激烈竞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应密切关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策略,以保持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数据更是直接关系到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利益。日本作为聚丙烯的净出口国,其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国,这无疑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对日本特定种类或高质量聚丙烯产品的持续需求。与此同时,日本从韩国、越南、泰国等区域国家的进口增长,也反映了亚洲地区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协作效应。
出口价格的下降,尤其是在对中国的出口中价格偏低,可能意味着日本制造商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或者是在寻求通过价格策略来巩固市场份额。对于中国的采购商而言,这或许是获取更具性价比原料的机会;但对于中国的供应商来说,则需警惕价格竞争的加剧。
总而言之,日本聚丙烯市场的这些动态,描绘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区域贸易图景。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市场变化,特别是其产消趋势、进出口结构及价格走势,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把握市场先机,实现稳健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japan-pp-china-593-sourcing-edg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