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136亿全吞恒生!豪赌香港or填巨坑?

2025-10-12跨境支付

Image

深耕本土,放眼长远,这是许多在华经营的国际企业正在践行的战略。而对于在香港扎根百余年的汇丰银行来说,对这片土地的承诺和投入,从未改变。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汇丰银行宣布了一项重磅举措,将斥资136亿美元全面收购其在香港的长期战略伙伴——恒生银行的剩余股份。此举不仅被市场分析师普遍视为汇丰在其核心市场的一次合理且早就该进行的业务精简,更被解读为汇丰对香港未来经济复苏投下的一张信心票。

汇丰银行行政总裁艾桥智先生,这位自2024年9月上任以来便以果断著称的领导者,通过这项收购,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在经历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业务重组和战略收缩之后,汇丰正以更为积极、更具前瞻性的姿态,重新投入到其核心市场的深耕细作之中。艾桥智先生在宣布收购恒生银行少数股东所持股份后不久便表示:“这是一项对香港领先本地银行的投资,旨在实现中长期增长。”这番话语,无疑为市场的诸多猜测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回顾艾桥智先生的任期初期,汇丰这家欧洲银行业的巨头,曾以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而引人瞩目。包括退出法国和阿根廷等零售业务市场,以及关闭在欧洲和美国的投行业务部门,这些举措旨在削减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然而,他战略规划中的另一个核心要素,便是简化汇丰的组织架构,并将集团的战略重心聚焦于其两大核心市场——英国和香港。数据显示,2024年,汇丰在香港市场取得了91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这笔数字占据了集团总利润的28%,凸显了香港市场对于汇丰集团的战略意义和盈利能力。而在英国市场,汇丰也录得了66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可见,香港在汇丰的全球版图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于汇丰此次收购恒生银行少数股东股权的举动,市场分析师们普遍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无疑是汇丰在其最核心市场上,一项理所当然且能够有效提升效率的业务精简措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更深层次来看,是汇丰对自身战略定位的再强化,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描摹。

汇丰与恒生银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965年。当时,香港正经历一场银行业危机,汇丰银行首次收购了恒生银行的控股权。彼时的恒生银行,便已是一家在本地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零售银行。那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不仅使汇丰在香港银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更被视为其历史上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之一。这次收购,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稳定了香港的金融市场,也奠定了两家银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紧密合作关系。正是由于这段深厚的历史背景,今天的全面收购,才显得更具意义,也更能体现汇丰对香港市场的承诺与担当。

外媒分析师近日指出:“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汇丰控股最盈利的本土市场。”他们进一步表示,此次拟议的交易,可以看作是汇丰对其所拥有的充裕剩余资本的一次深思熟虑且富有战略性的重新配置。这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对市场和自身优势的深刻理解,将资金投向最具增长潜力和战略价值的领域。

通过将恒生银行完全私有化,汇丰有望利用自身雄厚的剩余资本,进一步提升其资本比率。这主要是通过消除所谓的“少数股权扣减”来实现的。简单来说,“少数股权扣减”是一种会计调整,反映了恒生银行此前并非由汇丰这家欧洲银行全资持有这一事实。一旦恒生银行成为汇丰的全资子公司,这部分扣减将不复存在,从而直接改善汇丰的整体资本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财务基础。

艾桥智先生在上周四的声明中强调:“通过这种协同效应,我们将能大幅提升两大品牌之间以及对国际网络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能力。”他明确指出,此次收购相较于单纯的股票回购,将能为股东创造更长远的价值。言下之意,是通过整合资源、深化协同,实现1+1>2的效应,而非短期利益的刺激。这种对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视,超越了短期的财务数据波动,体现了汇丰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的战略眼光。

尽管汇丰管理层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但市场投资者的反应却并未如预期般积极。上周,汇丰股价下跌了超过5%,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汇丰此次明确表示将至少推迟到2026年年中才会进一步回购股份。这对于那些期待通过回购获得短期回报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信号,表明公司当前的重心在于长期的战略布局,而非短期的股价刺激。

然而,在市场担忧中,也有一些疑问浮出水面。数月来,关于恒生银行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敞口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因此,汇丰此次重金收购,究竟是在重仓押注其两大核心市场之一的未来发展,还是在为一家陷入困境的附属公司提供纾困?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恒生银行与香港经济的脉搏紧密相连,拥有近400万客户,几乎全部集中在香港——而整个香港的人口大约是800万人。这意味着,几乎每两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恒生银行的客户,其在本地市场的渗透率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恒生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集中在零售银行业务以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其中对香港小型房地产开发商的敞口尤其大。如今,这些小型开发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自2021年以来,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一些全球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因此陷入困境。紧随其后,香港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多重因素叠加,共同对市场形成了冲击,例如全球范围内利率的上升、本地贷款需求的减弱,以及受市场环境变化、地缘因素和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未来信心的波动,都给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下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恒生银行今年的利润出现了下滑,主要原因正是利率的下降和贷款需求的持续疲软。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风险,特别是与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相关贷款的风险,恒生银行已经相应地调高了预期信贷损失。这是一种审慎的财务管理措施,旨在为潜在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恒生银行的税前盈利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降至81亿港元。更令人关注的是,其不良贷款率攀升至6.7%,这一数字甚至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这无疑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也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恒生银行房地产敞口风险的担忧。

恒生银行所面临的这些困境,也通过汇丰的集团业绩得到了体现。据外媒在8月份的报道显示,截至6月底,汇丰银行在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中,有高达73%的部分被标记为减值或信用风险上升。这一数据,无疑加重了市场对香港整体金融稳定性的关注。

面对市场的担忧,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先生在报道发布两天后,迅速出面表态,坚称香港金融体系依然稳健强劲。他在一篇公开发布的文章中写道:“近日有外媒关注商业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并着眼于银行在会计上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他强调,香港的银行体系资本充裕、拨备充足,具备良好的财务实力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金管局的及时发声,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也体现了监管机构对维护金融稳定的决心和能力。

尽管挑战与日俱增,汇丰依然对恒生银行的未来充满信心。上个月,汇丰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由汇丰资深高管林慧虹女士接任恒生银行新任行政总裁一职。这项任命,不仅体现了汇丰对恒生银行管理团队的重视和支持,也预示着在新的领导下,恒生银行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应对未来的挑战。

部分市场分析师指出,即便此次交易并非单纯为了纾困恒生银行,但全面收购恒生银行,将赋予汇丰更大的决策权和更强的整合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房地产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通过将恒生银行完全纳入汇丰的体系,可以实现更紧密的资源调配、风险管理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增强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一位外媒分析师曾表示,如果要在分拆恒生银行和全面收购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后者显然更符合汇丰的长期战略布局。他进一步指出,汇丰完全具备进行全面收购所需的资金实力。这表明,从战略和财务角度来看,全面收购是汇丰经过深思熟虑的最佳选择。

银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也普遍赞赏汇丰为整合其香港业务,并更好地掌控其对房地产市场投资敞口所采取的积极举措。一位资深金融行业前高管透露,实现对恒生银行的全面掌控,一直是汇丰的长期战略目标,而如今,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政治层面也更具可行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现在无疑是汇丰获取恒生银行完全控制权的一个有利时机。此举不仅能让汇丰更全面地掌控恒生银行庞大的存款基础,从而提升其在香港市场的金融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全面掌控恒生银行,能够避免在应对房地产风险时遭遇少数股东的阻挠,确保决策的统一性和执行的效率。这种战略性的前瞻布局,将为汇丰在香港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展望未来,尽管香港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特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金融机构的审慎运营下,市场有望逐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汇丰此次对恒生银行的全面收购,不仅展现了其深耕香港的决心,也为整个金融市场注入了信心。新媒网跨境预测,通过这次整合,汇丰将能更好地发挥其全球网络优势与恒生银行的本地深耕能力,共同为香港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并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阔的亚洲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hsbc-full-buy-hang-seng-bet-or-bailou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快讯】2025年下半年,汇丰银行宣布斥资136亿美元全面收购其在香港的长期战略伙伴恒生银行剩余股份。此举被视为汇丰在其核心市场香港的重大战略投资,旨在业务精简和中长期增长。在CEO艾桥智的领导下,汇丰将恒生银行完全私有化,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资本比率。尽管恒生银行面临香港房地产市场风险、利润下滑及不良贷款率攀升挑战,汇丰仍强调全面控股能增强集团抗风险能力并创造长期价值。此举彰显汇丰深耕香港市场的决心。
发布于 2025-10-12
查看人数 10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