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磅!LLM加持广告系统,无效流量骤降40%,狂省420亿刀!
随着数字广告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谷歌近日宣布了一项突破性技术升级。2025年第二季度,其广告团队联合谷歌研究院与旗下DeepMind公司,正式将大语言模型(LLMs)技术整合广告流量质量监测系统。新媒网跨境获悉,这项技术可在毫秒级识别非真实用户行为,目前已实现无效流量(即来自机器人或非目标用户的广告互动)减少40%的显著成效。
技术架构的革新突破
传统防御机制依赖规则式过滤与人工抽查,而新系统通过多模态分析实现质变:实时解析网页/应用内容、广告位展示特征及用户交互模式的三重数据流。根据外媒披露的技术白皮书,大语言模型可捕捉传统算法难以识别的语义关联,例如将"诱导点击"的伪装文案与异常流量模式进行交叉验证。
广告主与发布商的直接受益
无效流量导致的年损耗曾是行业痼疾。2023年美国互动广告局(IAB)报告显示,全球 advertisers因虚假点击损失的预算高达420亿美元。谷歌此次升级后,广告主后台数据已显示三个关键变化:异常展示频次下降27%、CPC(每次点击成本)误差率缩减至1.2%以内、高价值用户转化路径识别准确率提升19个百分点。
系统运行机制的透明度建设
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判争议,谷歌在2025年5月更新的《无效流量过滤技术说明》中披露了双重核查流程:先由LLMs生成嫌疑流量画像,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行为轨迹验证。该公司强调,所有被拦截的流量均保留60天申诉期, publishers可通过API接口调取详细判定依据。
行业标准化的新参照
值得关注的是,谷歌此次技术部署恰逢美国数字广告标准委员会(DASB)2025年度合规审查期。该机构技术顾问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正在评估是否将LLMs检测纳入MTA(媒体流量审计)认证体系。与此同时,欧洲数字服务法案(DSA)执法机构已要求谷歌提供技术原理说明文件。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次技术迭代已覆盖搜索广告、展示广告和YouTube广告三大核心业务线。分析其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可发现,广告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8%,其中23%的增长归因于无效流量成本节约。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该技术对独立DSP(需求方平台)的兼容性仍需进一步测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