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铜产量骤降17%!钴配额锁死,跨境人供应链巨震!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风云再起:矿业巨头新动向与中国跨境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大宗商品市场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无数产业链的神经。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矿业和商品贸易巨头——瑞士嘉能可公司(Glencore)的最新动向,无疑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关注点。该公司在2025年最新发布的信息中,重申了其全年的生产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运营稳定性的担忧。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信号,也为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提供了观察全球资源供应、把握市场脉搏的窗口。
长久以来,嘉能可这家自2011年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的企业,也曾因多次未能达到既定生产目标而引发市场议论。然而,其在2025年最新的声明中,明确表示有望实现既定的生产目标,尽管铜产量预计将处于预测范围的低端。这一表态迅速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该公司股价在某交易日内一度上涨6.8%,最终以6.4%的涨幅收盘,每股达373.9便士,公司市值也随之攀升至439亿英镑(约合58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大型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对市场情绪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铜矿生产:挑战与调整中的韧性
铜,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在新能源、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嘉能可的铜矿生产情况,因此具有风向标意义。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嘉能可的铜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环比飙升36%,达到58.3万吨。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位于非洲和秘鲁矿山较高的矿石品位。这表明,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时,企业通过优化现有资源配置,仍能挖掘出巨大的生产潜力。
然而,尽管季度表现强劲,嘉能可2025年的年度铜产量预计仍将较去年下降17%。这一降幅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智利合资的科亚瓦西(Collahuasi)矿山所遭遇的生产难题。由于水资源限制和矿石品位下降,科亚瓦西矿山在2025年已经减产了5.9万吨铜。嘉能可目前预计该矿山2025年的总产量将在18.5万至19万吨之间。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计划在2026年逐步减少对库存矿石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这些调整,嘉能可当前的铜产量仍比2018年的水平低约40%,这反映出主要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挑战。
外媒的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在同行积极扩张的背景下,嘉能可也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尤其是在其铜矿增长计划中,近一半的产能增长潜力押注在阿根廷。尽管阿根廷新任总统哈维尔·米莱的当选在情绪上提振了市场,但该地区的社会、监管和物流障碍依然严峻,这些因素仍可能对其在当地的投资和生产构成现实挑战。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铜产量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国内制造业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绿色产业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任何供应短缺都可能引发价格上涨。因此,密切关注全球主要铜矿企业的生产计划、技术进步和区域政策变化,对于规避风险、确保战略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钴市场:DRC政策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钴,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电子产品和高性能合金的关键稀有金属,其全球供应格局高度集中。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七成以上。2025年年初,刚果(金)政府取消了此前的钴出口禁令,并代之以由战略矿产物质市场监管与控制局(ARECOMS)管理的配额制度。这一政策调整,无疑对全球钴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新的配额制度,2026年和2027年,刚果(金)的含钴出口配额将稳定在每年8.7万吨。而对于2025年剩余时间,则设定了1.8125万吨的配额。此外,刚果(金)政府还保留了9600吨的战略配额,以确保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
嘉能可表示,公司拥有充足的钴库存,足以充分利用其在配额制度下的出口额度,并将在商业合理性上优先保障铜的产量。这一策略调整,正是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环境。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钴的需求持续旺盛,而配额制度则直接影响着钴的供应稳定性及价格走势。
下表展示了刚果(金)最新钴出口配额情况:
| 时间周期 | 钴出口配额(吨) | 配额管理机构/备注 |
|---|---|---|
| 2025年剩余时间 | 18,125 | ARECOMS管理 |
| 2026年 | 87,000 | ARECOMS管理 |
| 2027年 | 87,000 | ARECOMS管理 |
| 战略储备 | 9,600 | 刚果(金)政府保留 |
对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电池生产国,钴的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刚果(金)的政策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供应链安全。中国跨境企业需要深入理解并适应刚果(金)的最新矿业政策,加强与当地供应商的合作,或探索多元化采购渠道,以应对潜在的供应风险和价格波动。同时,关注钴回收技术和替代材料的研发,也是确保产业链韧性的长期策略。
镍业务:行业波动中的战略调整
镍,作为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同样面临剧烈波动。2023年至2024年间,受印度尼西亚镍产量激增的影响,全球镍价出现大幅下跌,这给传统镍生产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嘉能可做出了调整其在澳大利亚西部穆林穆林(Murrin Murrin)镍钴矿项目战略的决定。
具体而言,嘉能可已退出原计划在该矿山建设的可再生能源中心的联邦政府3500万澳元拨款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引入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储能等基础设施,以支持矿山的绿色运营。然而,嘉能可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和成本挑战,公司已暂停该项目的开发并放弃了相关资金。这一决策,是公司在镍价持续低迷背景下,为维持穆林穆林矿山运营可行性所做的努力。
镍价的暴跌已导致澳大利亚多家矿企暂停运营。包括必和必拓(BHP)、第一量子矿业(First Quantum)以及威卢金属(Wyloo Metals)在内的多家行业巨头,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相继暂停了当地的镍矿开采业务。这些停产事件,无疑打击了市场对澳大利亚镍产业的信心。澳大利亚曾被视为清洁能源转型中镍供应的关键力量,但如今,该国仅剩嘉能可的穆林穆林矿山(靠近莱昂诺拉)和IGO公司的诺瓦(Nova)矿山(靠近诺斯曼)仍在运营。其中,穆林穆林矿山在2025年上半年已录得40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亏损,这凸显了当前镍市场的严峻形势。
下表展示了受镍价下跌影响的澳大利亚主要镍矿项目状态:
| 公司 | 矿山/项目名称 | 所在区域 | 2025年上半年状态 |
|---|---|---|---|
| 嘉能可 | 穆林穆林 | 西澳大利亚 | 持续运营,但面临亏损 |
| IGO | 诺瓦 | 西澳大利亚 | 持续运营 |
| 必和必拓 | 某镍矿(未提及) | 澳大利亚 | 暂停运营(2023-2024) |
| 第一量子矿业 | 某镍矿(未提及) | 澳大利亚 | 暂停运营(2023-2024) |
| 威卢金属 | 某镍矿(未提及) | 澳大利亚 | 暂停运营(2023-2024) |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来说,镍市场的变动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一方面,印尼镍产量的大幅增加改变了全球镍供应链的格局,国内企业在镍产品采购上有了更多选择,但在环保标准和供应链韧性方面也需审慎考量。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等传统高成本产区的减产甚至停产,可能在长期内影响高品位镍的供应。中国企业在投资海外矿产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地缘政治、环保政策、劳动力成本以及全球市场供需变化等综合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跨境从业者的视角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带来中国跨境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嘉能可作为全球矿业和商品贸易的领导者,其在铜、钴、镍等关键金属的生产策略和市场表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观察全球供应链动态的窗口。
铜市场 的稳定对中国制造业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铜材的需求只增不减。中国跨境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全球主要铜矿的生产报告、投资动向以及潜在的区域性风险,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通过与国际矿业巨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积极参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能够有效保障国内产业的原材料需求。
钴市场 的政策变动提醒我们,关键矿产的供应不仅受限于地质储量和开采技术,更受到生产国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企业在非洲等主要钴产区布局时,应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互信关系,从而降低运营风险。同时,加速本土钴资源开发和回收利用技术,也是提升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镍市场 的剧烈波动揭示了全球产业链竞争的残酷性。在面对低成本产区的冲击时,传统高成本产区面临转型压力。对于中国跨境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可以在新材料研发、环保技术应用以及产业链高端环节寻求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探索与海外伙伴的合作模式,共同应对市场变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中国跨境从业者应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深入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从而做出科学的商业决策。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也能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lencore-copper-plunges-17-cobalt-quota-shoc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