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CEN新规引爆跨境数据共享!40%金融机构欺诈损失上升

2025-09-09跨境电商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近日发布了一项新指引,旨在鼓励金融机构——包括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开展适当、自愿的跨境信息共享,以协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FinCEN, fraud prevention

该机构在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这类信息共享将有助于识别和遏制洗钱、恐怖主义融资,以及涉及毒品走私集团、境外恐怖组织和诈骗团伙的非法资金流动。

新指引中明确,尽管金融机构不得共享可疑活动报告(SARs)或任何可能透露该类报告存在的信息,但根据《银行保密法》及其实施细则,跨境信息共享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被禁止。

FinCEN强调,与将信息封闭在机构内部相比,适度的信息共享能够显著提升识别非法金融行为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可共享的信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交易记录、客户与账户资料,以及相关调查材料,当然这一切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此次指引的发布,FinCEN是与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及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局等多部门共同协商后推出的,显示出美国在金融监管协同方面的进一步努力。

事实上,不只是美国,全球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在逐步意识到数据共享在反欺诈工作中的价值。尤其在银行与支付这类安全敏感型行业,跨机构甚至跨境的数据协作,正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将多家机构的匿名化数据整合,行业联盟能够更早识别出隐蔽的异常交易模式,这些模式若仅凭单一机构的数据很难被发现。

当然,信息共享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数据隐私、合规性以及跨境传输中的法律差异,都是金融机构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如何在推进协作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合规,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来自南非的Entersekt公司首席产品官Pradheep Sampath此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尽管传统历史数据仍是反欺诈体系的基石,金融机构也需引入更动态的监测手段,如实时交易洞察、用户行为信号、设备指纹和地理位置特征等。

“仅依靠历史数据,已不足以应对不断演变的欺诈手法。”Sampath说,“我们需要在准确性与响应速度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护真实用户的体验,也要快速识别新出现的欺诈模式。”

另一项由外媒发布的2024年美国金融犯罪现状报告显示,约40%的金融机构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欺诈相关损失有所上升。这一数据也反映出当前金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推动信息共享虽面临挑战,但是行业协同、技术驱动与制度保障三者结合,将是未来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数字化支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构建更开放、也更安全的数据合作生态,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

展望未来,伴随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风控中的深入应用,我们有望看到更高效、更智能的反欺诈基础设施出现。而跨境合作与数据共享,也将在国际规则与双边协议的推动下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新媒网跨境预测,金融机构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数据协作的范围与深度。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金融系统的整体韧性,也为真正实现“安全与便利并存”的数字金融环境奠定基础。

—--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fincen-new-rule-cross-border-data-sharing.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FinCEN发布新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自愿跨境信息共享以协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允许共享交易记录、客户资料等合规信息,但禁止分享可疑活动报告。全球金融机构正通过数据协作提升反欺诈能力,但需平衡数据隐私与合规要求。
发布于 2025-09-09
查看人数 1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