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美国玻璃门板税率飙升921%!
跨境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始终牵动着无数跨境人的心弦。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其中反倾销(Anti-dumping, AD)和反补贴(Countervailing Duty, CVD)调查是重要的贸易救济措施。这些调查旨在应对被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倾销或补贴进口产品的损害。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贸易伙伴,其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在发起并执行此类调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以来,美国相关机构在多项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中公布了最新的进展和裁定,这些动态涵盖了从行政复审到初步裁定,再到最终裁定以及规避调查等多个层面,对相关行业的跨境贸易方构成直接影响。理解这些案件的细节及其潜在影响,对于在全球市场中寻求稳健发展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柠檬酸及柠檬酸盐:比利时产品的最新动态
在国际贸易中,行政复审是对现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令进行定期审视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和企业行为,重新评估倾销或补贴的幅度,并据此调整未来的关税征收。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来自比利时的柠檬酸及柠檬酸盐反倾销行政复审的初步结果,该复审涵盖的期间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此次行政复审中涉案产品的倾销幅度为零。
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清洁剂等多个行业的重要有机酸,而柠檬酸盐则是其衍生产品。其市场价格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对于比利时出口商而言,倾销幅度为零的初步结果意味着在该复审期间内,其对美出口的柠檬酸及柠檬酸盐未被认定存在倾销行为。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在未来最终裁定发布后,可能会免于新的反倾销税,甚至有望获得在复审期间已缴纳的部分反倾销现金保证金的退还。这一结果对于相关比利时出口企业无疑是积极的,但也提醒跨境企业,行政复审结果并非最终结果,最终裁定仍有待公布。此案例也间接展示了美国贸易救济措施的周期性和复杂性,要求企业持续关注。
玻璃纤维门板:中国产品的初步反补贴裁定
反补贴调查是针对外国政府向其出口产品提供补贴,从而导致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的行为而发起的。当美国商务部发现存在此类补贴,并且补贴导致了进口产品价格的扭曲,便会采取措施。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商务部对来自中国的玻璃纤维门板作出了初步肯定性反补贴税(CVD)裁定。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还公布了新的反补贴现金保证金要求,税率幅度高达59.17%至921.42%。玻璃纤维门板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居装修领域,其强度高、耐腐蚀、保温性能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这一初步肯定性裁定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初步认定,中国的玻璃纤维门板生产商确实从中国政府获得了可抵销的补贴。而高达921.42%的现金保证金税率,则预示着一旦该裁定在最终调查中得到确认,将对中国玻璃纤维门板对美出口构成极高的贸易壁垒。所谓的“现金保证金要求”,是指美国进口商在进口涉案产品时,需要按照美国商务部确定的初步税率,向美国海关预先缴纳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最终裁定公布后,将根据最终税率进行多退少补。如此高昂的保证金,将极大地增加美国进口商的成本和风险,可能导致他们转向其他来源采购,从而显著减少中国玻璃纤维门板对美出口。对于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而言,此次初步裁定无疑敲响了警钟,需要密切关注案件的后续进展,并审慎评估其对美国市场的出口策略。
纸盘:规避调查延伸至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贸易规避调查是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防止企业通过改变贸易路线或轻微加工等方式,规避已经生效的关税。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启动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纸盘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规避调查,此次调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关注点延伸到了在柬埔寨或马来西亚完成生产的纸盘,而这些纸盘的原材料——纸板则来源于中国。纸盘是一种常见的快消品,广泛应用于餐饮、派对和各种日常场景。
此次调查的启动,明确指向了部分中国企业可能试图通过将纸板出口至柬埔寨或马来西亚进行后续加工,然后以“原产地为柬埔寨或马来西亚”的名义,将成品纸盘出口至美国,以规避原先针对中国纸盘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种做法被称为“转口贸易”或“轻度加工”规避行为。如果美国商务部在调查后认定确实存在规避行为,那么来自柬埔寨或马来西亚的涉案纸盘产品也将被征收与中国产品相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对于在东南亚布局生产线以规避贸易壁垒的跨境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运营的不确定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类规避调查反映了美国在贸易执法上的日益严苛,提示企业在进行全球供应链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贸易合规性和潜在的贸易风险。
聚丙烯瓦楞纸箱:中国产品的初步反补贴裁定
聚丙烯瓦楞纸箱是一种轻质、耐用、防水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物流、农产品包装、工业品周转以及广告展示等多个领域。其多功能性和环保特性使其在现代包装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商务部对来自中国的聚丙烯瓦楞纸箱作出了初步肯定性反补贴税裁定,并设定了199.6%的新反补贴现金保证金要求。这一裁定与此前玻璃纤维门板的裁定类似,均表明美国商务部初步认定中国政府对聚丙烯瓦楞纸箱的生产提供了可抵销的补贴。
199.6%的反补贴税率意味着在最终裁定生效后,进口商将面临近两倍的产品成本增幅。这对于依赖中国生产的聚丙烯瓦楞纸箱的美国进口商而言,将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可能迫使其重新评估供应链,寻求替代的采购渠道。对于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来说,此裁定将极大地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该案件再次凸显了中美贸易关系中,美方对所谓“不公平补贴”的持续关注和严格审查。
钨粒:中国产品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损害裁定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阶段,通常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进行损害裁定。ITC的职责是判断被倾销或补贴的进口产品是否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只有当商务部作出肯定性倾销或补贴裁定,且ITC作出肯定性损害裁定,相应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令才会最终生效。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了针对来自中国的钨粒的最终肯定性反倾销(AD)和反补贴(CVD)损害裁定。钨粒,又称钨合金弹丸,因其高密度、高硬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狩猎弹药、配重材料、军事和工业等领域。
ITC的最终肯定性损害裁定,意味着它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钨粒在被倾销或补贴的情况下,确实对美国国内的钨粒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结合此前美国商务部可能已经公布的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虽然原文未提及具体税率,但最终损害裁定意味着商务部的税率裁定也已完成或即将完成),这意味着针对中国钨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将正式生效,并对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关税。这一结果标志着对中国钨粒长达数年的调查和审议画上了句号,相关关税的实施将长期影响中国钨粒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并可能促使全球钨产品供应链的调整。
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2025年以来美国在多项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中的最新进展和裁定,清晰地展现了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从行政复审的零倾销幅度,到高额现金保证金的初步裁定,再到针对第三国转口贸易的规避调查,以及最终损害裁定的生效,每一个案例都反映了美国贸易救济措施的具体运作方式及其对相关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对于中国的跨境企业而言,这些动态不仅仅是孤立的新闻事件,更是需要深入剖析的行业信号。它们提醒跨境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和合规管理,避免因不熟悉规则而陷入贸易摩擦;其次,应积极评估和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分散市场风险,探索多元化的出口渠道;再者,面对贸易壁垒,企业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应对挑战。
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可能持续存在。对于中国跨境人来说,密切关注目标市场的贸易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将是确保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前行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