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海外投产!中国电车爆增59%,销量碾压老牌!

一股势不可挡的“新”风,正从东方吹向世界各地。当人们还在谈论中国制造如何走向全球时,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早已乘着这股风潮,不仅走出去,更深入到全球市场的腹地,扎根生长。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不,前不久小鹏汽车在印尼的首次本地化生产,就给大家带来了十足的惊喜,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化布局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本地化运营都是出海战略中最核心的一环。越是高瞻远瞩,越需要深入当地,融合发展。小鹏汽车深谙此道,他们的全球化生产战略,正是以印尼作为启动的第一站,意义非凡。
不久前,印尼当地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第一台在印尼本地生产的小鹏X9,正式交付到了印尼车主手中。这不仅仅是一台车的交付,更是小鹏汽车全球化生产战略正式落地的里程碑,它象征着小鹏正全面开启其海外本土化制造的崭新篇章。
这场别开生面的首场交付仪式,选在了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盛会——2025年印尼国际汽车展上举行。这也是小鹏汽车品牌首次在这项国际盛事中正式亮相,吸引了无数目光。小鹏X9凭借其世界顶级的智能技术和超强的计算能力,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全场焦点,它被当地媒体誉为印尼有史以来制造的、技术最先进的汽车。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实力和魅力。
除了备受瞩目的小鹏X9,展会期间,小鹏汽车还带来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新产品。比如,那充满未来感的飞行汽车,以及科技感十足的AI人形机器人IRON,当然还有小鹏G6等明星车型,它们一同亮相,共同构建了一个“AI+出行”的全场景体验,让印尼的用户们提前感受到了未来智慧出行的无限可能。小鹏汽车的副总裁吴佳铭在现场真诚地表示:“我们期待与印尼携手,共同迎接电动化和智能化出行的美好未来。”这番话,不仅展现了小鹏的开放姿态,更传递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对外公布了最新的生产建设计划。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亲自发文,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小鹏汽车首个海外智造基地已经正式投产。这意味着,接下来,小鹏汽车不仅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创新,更会在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印尼本土,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共同成长。
虽然印尼是小鹏汽车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落地的地方,但追溯起来,小鹏汽车的“出海”旅程,其实早在欧洲大陆就已拉开序幕。还记得那是2020年9月,小鹏汽车通过与经销商合作的方式,向欧洲市场发出了第一批订单。100台小鹏G3,承载着中国智造的梦想,从广州港启程,漂洋过海运往挪威。这是小鹏汽车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意义重大。
两年后,小鹏汽车又在瑞典开出了其在海外的首家直营体验店,这一举动,标志着小鹏汽车在品牌出海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具实质性、更自主的一步。从依赖经销商到自建渠道,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到了2024年底,小鹏汽车在德国市场传来捷报,成功完成了其在欧洲的第1万辆汽车交付。这个数字,让小鹏汽车成为了第一个在欧洲市场实现交付量突破万辆的中国新势力品牌。更令人骄傲的是,在同一年里,小鹏汽车还成功问鼎了欧洲高端纯电车型销量榜首。这足以证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有量,更有质,完全能够与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甚至超越。
按照小鹏汽车最新的全球化战略规划,2025年,他们将继续完善全球版图的布局。预计在年内,小鹏汽车将实现对阿联酋、卡塔尔、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等海湾六国的全面覆盖,进一步拓展中东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而在东南亚地区,小鹏汽车也将加速拓展其销售服务网络,争取触及更多的本土客户,让更多当地消费者体验到中国智能汽车的魅力。在欧洲市场,小鹏汽车的步伐也没有丝毫放缓。今年3月,他们已经对外宣布,正式进入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等市场,这使得其在欧洲的市场布局进一步深入,未来可期。
从最初的依靠经销商向海外输送产品,到后来在重点市场设立自己的直营体验店,再到如今实现海外本土化生产,小鹏汽车的出海战略布局,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正是凭借这种扎实稳健的劲头和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小鹏汽车必将成为实力更强、品牌名声更加响彻全球的国际化车企。
中国汽车,驶向世界的“快车道”
实际上,小鹏汽车的这些成就,只是中国国产汽车加速“出海”大潮中的冰山一角。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新能源技术革新这股东风的强劲推动下,整个中国国产汽车行业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之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们的国产品牌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实力、前瞻的创新技术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全球各个角落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赢得了口碑,更赢得了市场。
举几个例子就能感受到这股强劲的势头:去年,中国汽车的代表之一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超越了包括丰田和宝马在内的众多老牌劲旅,一举成为2024年度新加坡市场最畅销的汽车品牌,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一次里程碑式胜利。
再看看长城汽车,它在俄罗斯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达到了22万辆,这个数字占据了其总出口量的近一半,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特定市场的强大竞争力。而吉利汽车则凭借旗下宝腾X50、X90等一系列热销车型,在马来西亚市场占据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这不仅说明了吉利在海外的本土化策略成功,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进入2025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优异表现仍在持续。今年前两个月,东风汽车就在荷兰电动车销量榜上一路高歌猛进,成功登顶,累计出口量超过12000台,其增长速度和市场潜力令人瞩目。到了5月份,比亚迪再次传来捷报,在西班牙市场首次超越了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特斯拉,成为当地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品牌,这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力的又一力证。综合来看,今年前4个月,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59%,累计销量接近1.53万辆。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而且,新媒网跨境预测,这种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不仅会继续保持,更有潜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和飞跃。
风浪兼程,行稳致远
当然,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出海”征途,在机遇与荣耀的背后,也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实际的经营挑战。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本土化运营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中国车企这样的“新势力”而言,要在异国他乡,让当地消费者接受一个全新的品牌,并且心甘情愿地为其产品买单,这绝非易事。它需要企业不仅仅提供卓越的产品,更要沉下心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消费偏好、法规政策,甚至包括服务习惯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打造过硬的“产品力”,更要塑造能够深入人心的“品牌力”,让消费者从认识、了解,到信任、喜爱,最终形成品牌忠诚度。这是一场考验智慧与耐心的长跑。
其次,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特别是涉及关税层面的潜在区域政策变化,这无疑是中国国产汽车在出口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之一。这种外部环境的波动,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车企必须拿出长线经营的战略眼光和决心。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把汽车卖出去,更要把我们的生产能力、技术研发、供应链体系,乃至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也一并落地到海外市场。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融入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像我们看到奇瑞汽车在西班牙工厂启动生产,这正是中国车企践行本土化制造,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生动体现。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产汽车品牌继续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拓展,未来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国产车企在继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直面并有效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外部变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汽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