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绝地反击:欧洲销量狂飙3倍,特斯拉跌下神坛!
比亚迪,这个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汽车品牌,近来在欧洲市场的动作频频,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曾几何时,中国品牌“出海”总要经历一番“水土不服”的阵痛,但如今,比亚迪似乎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那就是——让懂本地的人,做本地的生意。这不仅仅是策略上的调整,更是一种智慧的升级。
欧洲,这片汽车工业的摇篮,尤其是德国,更是全球汽车制造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谁能在这里站稳脚跟,谁就能在全球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所以,当新媒网跨境获悉,比亚迪正在德国市场进行一场深度的人事布局时,我们立刻感受到了其背后的雄心壮志。
最近,圈内消息透露,比亚迪在德国悄悄扩充了本土高层团队。这可不是随便找几个人来凑数,而是大手笔地引进了四位在德国汽车及其他制造业深耕多年的资深人士。他们将分别掌管销售、产品、零售和运营等核心业务。这意味着,未来比亚迪在德国的市场大客户管理、销售战略、产品开发以及供应链管理,都将由这些对当地市场了如指掌的“老兵”们来主导。
这并非比亚迪今年首次在德国市场展现“求贤若渴”的姿态。早在年初,他们就已经开始从各大知名汽车厂商“挖角”。二月份,一位前上汽高管施尔茨先生(Patrick Schulz)被任命为德国区的销售总监;五月份,现代汽车的一位高层施罗德先生(Kai Schröder)也加入比亚迪,主要负责拓展经销商网络;紧接着六月份,来自Stellantis的高管比亚尔科夫斯基先生(Lars Bialkowski)更是直接担任了德国区总经理的大任。
要请动这些在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其难度可想而知,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资源也绝非小数目。但这恰恰展现了比亚迪对本土化战略的极度重视,以及深耕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的坚定决心。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融合、最终实现共赢的生动实践。
本土化战略的成效也很快体现在了销量数据上。今年五月,比亚迪在欧洲的五大核心市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新能源车总销量首次突破万辆大关,达到了10199辆。其中,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幅都在300%以上。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关键市场,比亚迪更是异军突起,超越了特斯拉,一举拿下了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冠。
据外媒欧洲汽车协会(ACEA)最新发布的数据,八月份比亚迪在欧盟市场的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这也是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在电动汽车销量榜上超越特斯拉,成功卫冕榜首。对比之下,一年前特斯拉在欧盟的销量下降了36.6%,市场份额从2%降至1.2%;而比亚迪的销量则实现了201.3%的惊人增长,市场份额也跃升至1.3%。这些数据无不说明,比亚迪的欧洲战略调整,正在开花结果,展现出中国智造的强大竞争力。
坦白说,比亚迪之所以做出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组建强大的本土管理团队,也是因为在早期的欧洲市场遭遇了不少“水土不服”的难题。
一方面,作为初来乍到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在欧洲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加上当地复杂的市场壁垒,初期并不受经销商的青睐。这就导致比亚迪在欧洲的渠道建设进展缓慢,产品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回想2021年,在欧洲五大核心市场,比亚迪的月销量只有几十辆,即便是情况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两三百辆,全年总销量也才堪堪过千。这样的成绩,与国内市场的如日中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比亚迪意识到,必须找到更贴近当地市场的方法。
另一方面,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凭借其纯电动汽车的卓越性能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销量一直十分可观。然而,在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并没有那么高。我们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以今年前八个月的数据为例,纯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份额占比为15.8%,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则占据了34.7%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大多数欧盟消费者的首选。这说明欧洲消费者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更倾向于一种渐进式的、兼顾续航和补能便利性的方案。
可以想见,当产品和渠道都难以打开局面时,销售业绩自然难以提升。因此,比亚迪大力扶持本土团队,将市场扩张的任务交给对当地文化、消费习惯和商业环境最为了解的一线从业者,无疑是明智之举。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也能更有效地建立信任,拓展渠道。
当然,伴随着人事调整,比亚迪的其他战略也同步提上日程,形成了一套组合拳。今年六月,比亚迪在欧洲发布了新车型“海豚冲浪”(Dolphin Surf),这款纯电动车的售价仅为19990欧元,延续了比亚迪一贯的高性价比优势,希望能以更亲民的价格打动欧洲消费者。九月,比亚迪更是推出了海豹06 DM轿车版和旅行版,这两款车型全系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DM-i超级混动技术,这无疑标志着比亚迪在欧洲的产品线进一步扩展,更好地契合了当地市场对混动车型的偏爱。
除了本土化运营和产品策略调整,关税问题也是中国品牌“出海”时绕不开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这两年,比亚迪也在欧洲陆续投资建设本地产能,积极布局供应链。他们已经在匈牙利塞格德和土耳其伊兹密尔分别建设了工厂。其中,匈牙利工厂主要生产Atto 3等纯电动汽车,而土耳其工厂则专注于Seal 05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到2026年,比亚迪在欧洲的年产能有望达到50万辆。这种将生产环节前移至本地的做法,不仅能有效规避部分贸易壁垒,降低运输成本,更能创造当地就业机会,赢得当地民众和政府的好感,真正实现双赢。
外媒标普全球移动出行分析师对此表示乐观,他们预测,有了本地产能的强力加持,到2027年,比亚迪在欧洲的年销量有望实现22万辆,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可以说,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已经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战略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从聘请当地行业高管,到调整产品策略,再到发展本地产能,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精准。这些策略无不显示出,比亚迪已经将自己定位为欧洲市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不仅仅是销售汽车,更是融入当地生态,成为其中一分子。
尽管当前,比亚迪仍需面对欧洲市场复杂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格局,但这对于一个拥有强大领导力、清晰战略和雄厚财力的企业而言,成功或许真的只是时间问题。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向前发展,比亚迪在欧洲的这些深谋远虑的布局,很可能成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崛起,书写中国品牌传奇篇章的决定性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已经到来,而比亚迪,正站在这个春天的最前沿。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yd-europe-soars-3x-past-tesla.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