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变金:昆虫蛋白单厂年营收达1500万!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对蛋白质供应的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城市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利用昆虫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蛋白——正逐渐获得全球关注。这不仅为饲料产业提供了新的蛋白质来源,也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有效途径,体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昆虫蛋白:连接废弃物与蛋白质的新桥梁
一家在有机废弃物转化方面走在前沿的企业,AgriProtein,计划于202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其首个国际工业规模的昆虫养殖设施。此举标志着其全球扩张战略的启动,旨在同时解决全球面临的蛋白质短缺和废弃物过剩两大难题。紧随加州的部署之后,该企业还计划在荷兰和比利时拓展业务。
AgriProtein及其全球少数几家同行企业正积极响应市场对高品质鱼类和禽类饲料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城市和农场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提供创新的处理方案。正如AgriProtein首席执行官杰森·德鲁(Jason Drew,南非)所说:“世界不缺废弃物,却亟需蛋白质。”
加利福尼亚州的设施将以AgriProtein在南非开普敦的现有工厂为蓝本。开普敦工厂每天处理约250吨有机废弃物,主要饲养黑水虻。这些黑水虻的幼虫被收获后,每年可生产4000吨蛋白粉。在任何特定时间,包括虫卵在内,工厂内都生活着约84亿只黑水虻。此外,该工厂每年还生产3500吨脂肪酸油和16500吨被称作“虫粪”的幼虫排泄物,这些虫粪可作为优质肥料使用。据了解,每座此类设施的建设成本约为4200万美元,预计每年可产生1300万至1500万美元的营收。
行业格局:先行者与探索者
昆虫蛋白行业尽管在2015年之前几乎不为人知,但如今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这得益于其环保特性及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利用原本会被填埋、腐烂并产生温室气体的有机废弃物,昆虫养殖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AgriProtein的主要所有者是富裕人士的私人投资机构,并隶属于昆虫技术集团(Insect Technology Group)控股公司。该企业在2018年成功筹集了1.05亿美元资金。另有法国的Ynsect公司也在2025年宣布完成1.25亿美元的融资。这些资金的注入,无疑为昆虫蛋白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Group)的动物蛋白分析师贝汉·德容(Beyhan de Jong,荷兰)指出:“昆虫蛋白的故事引人入胜。它们能够将低价值的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的蛋白质。”
当前,全球多家公司正将其昆虫蛋白工厂推向商业化生产。其中,AgriProtein被认为比同行更积极地追求国际化扩张。
以下是一些在昆虫蛋白领域积极布局的主要企业及其特点:
公司名称 | 所在国家 | 主要饲养昆虫 | 备注 |
---|---|---|---|
Protix | 荷兰 | 黑水虻 | 已有商业规模运营,并考虑进一步扩张,营销策略创新 |
Ynsect | 法国 | 面包虫 | 2025年完成1.25亿美元融资,技术研发实力较强 |
InnovaFeed | 法国 | 黑水虻 | 专注于工业化生产,与大型农业和食品企业合作紧密 |
Enterra Feed Corp. | 加拿大 | 黑水虻 | 在北美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市场定位明确 |
EnviroFlight | 美国 | 黑水虻 | 作为美国本土企业,积极探索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应用 |
虽然昆虫蛋白粉和干幼虫也可用于家禽、猪和宠物饲料,但水产养殖被认为是其主要市场。昆虫饲料有望逐步替代鱼粉,后者主要来源于野生捕捞的鱼类,用于饲喂鲑鱼及其他商业化养殖品种。目前全球每年鱼粉产量约为2000万吨。德容预测,仅欧洲地区,到2025年对昆虫源蛋白饲料的需求量就可能达到120万吨。尽管黑水虻幼虫较少直接供人类食用,但南非开普敦的一家餐厅已开始尝试将其制成多种菜肴,甚至包括用研磨幼虫制作的冰淇淋,展现了其在食品创新方面的潜在应用。
规范考量与商业化路径
在欧洲,关于可用于昆虫养殖的废弃物种类以及昆虫产品饲喂动物的形式,存在更为严格的法规。例如,欧盟法规仅允许使用消费前废弃物,即来源于制造过程的废弃物。相比之下,南非则允许使用餐厨废弃物,这使得在南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扩张相对更为便捷。
尽管存在这些监管差异,Protix等企业仍在积极推进商业化运营并寻求扩张。2025年5月,Protix启用了其第二家工厂,该工厂投资3600万美元,每年可处理7万至10万吨废弃物。Protix首席执行官凯斯·阿茨(Kees Aarts,荷兰)表示,公司正通过OERei等创新方式向消费者推广其产品,即通过饲喂黑水虻产蛋的鸡蛋。此外,Protix还在关注东南亚市场,并除了蛋白粉和脂肪油外,还销售活体幼虫供养鸡使用。阿茨透露,公司已收到数百份关于建设工厂的合作意向。
阿茨认为:“地球迫在眉睫需要新的解决方案。”许多成功的昆虫蛋白公司都经历了从零开始的创业历程。AgriProtein的创立灵感源于2008年德鲁在南非西开普省图尔巴赫农场拖拉机棚内的实验。自2016年开普敦工厂投入运营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完善设计和产品,而非单纯追求产量。如今,公司已为全球扩张做好了准备。德鲁提到,公司在2020年曾需要更多资金支持。AgriProtein在南非沿海城市德班还设有一家实验工厂,尝试用粪便和污水饲养黑水虻。此外,公司也曾研究利用非洲蜣螂和蜡螟,甚至探索它们降解塑料的潜力。
德容认为,尽管消费者接受度仍需时间培育,但昆虫蛋白的市场潜力巨大。她补充道:“消费者也喜欢听故事。这些公司正在将他们的产品定位为更具可持续性,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
全球昆虫蛋白产业的兴起,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替代蛋白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这其中蕴含着多重机遇。
首先,在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昆虫蛋白的生产模式与我国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其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能力,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中国企业可以关注国际领先的昆虫养殖技术和设备,探索引进或合作模式,提升国内循环农业的科技水平。
其次,伴随全球对替代蛋白需求的增长,昆虫蛋白有望在饲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为国内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业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蛋白质来源选择,可能有助于降低对传统鱼粉等进口原料的依赖。同时,昆虫蛋白在宠物食品、特种养殖等细分市场的应用,也值得深入研究和布局。
再者,昆虫蛋白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条也为跨境贸易和投资带来了机会。从昆虫种源、养殖设备、加工技术,到蛋白粉、虫油、虫粪肥料等终端产品,以及相关的研发服务和市场推广,都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或“引进来”的重点方向。特别是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废弃物处理和饲料蛋白需求方面的特点,开展技术输出或产能合作,有望实现互利共赢。
当然,进入这一新兴领域也面临挑战,包括技术标准、生产规模化、成本控制以及消费者和饲料企业接受度等。但全球范围内已有的商业化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全球昆虫蛋白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是环保与经济效益的融合,更是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前沿动态,积极探索其在中国乃至全球跨境贸易和产业合作中的潜在价值。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ug-protein-from-waste-earns-15m.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