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巴西反倾销,中国非织造布6354万美元悬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涟漪般在全球贸易界荡漾开来,牵动着无数跨境人的心弦。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10月28日,远在大洋彼岸的南美大国巴西,正式对一批我们出口的非织造布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这次调查不仅涉及我们中国的企业,还包括了来自埃及和以色列的同行。
这桩案件虽然是贸易摩擦中的常见情形,但对于我们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考验,也是一个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国际贸易策略的契机。
非织造布:无处不在的“隐形冠军”
说到非织造布,或许有些朋友会觉得陌生,但其实,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它并非通过传统纺织方式(如编织或针织)制成,而是直接将纤维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粘合或熔合而成。
想象一下,你日常使用的婴儿纸尿裤、女士卫生用品、医用口罩、手术服,甚至汽车内饰、农业覆盖膜、建筑防水材料……这些产品中,非织造布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凭借轻薄、柔软、透气、过滤性好、易加工等独特优势,在卫生用品、医疗健康、工业防护、农业、建筑、汽车、家居装饰等领域大放异彩,是一个充满活力且技术含量日益提升的产业。
本次巴西调查所涉的产品,正是合成或人造长丝制成的非织造布,克重范围在7克/平方米到150克/平方米之间,无论是否含有添加剂或着色,只要是用于后续工业加工或最终消费的,都在其调查范围之内。这基本涵盖了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非织造布产品。
巴西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南美国家,对非织造布的需求量一直不小。无论是疫情期间对医疗防护物资的巨大需求,还是日常生活中对卫生用品的持续消费,都让这个市场充满吸引力。而我们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镇,在非织造布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自然成为了巴西市场的重要供应商。
贸易摩擦下的理性思考:为何会发生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调查,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常见的贸易救济措施。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认为进口的某种产品,其出口价格低于该产品在其原产国正常贸易过程中的可比价格(即存在“倾销”行为),并且这种倾销行为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威胁时,就会发起反倾销调查。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冲击。
巴西这次对非织造布发起反倾销调查,无疑是基于其国内产业的申诉和数据分析。他们通常会评估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这些进口产品对其国内生产商的销售、利润、就业等指标的影响。从宏观层面看,这是各国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时,依照国际规则进行的一种正常操作。
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面对这样的调查,更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这并非是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行为,而是对整个行业在特定市场出口行为的综合评估。这既是对我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肯定,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规则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时刻在线。
具体案情解析:数据背后的信号
这次调查的时间点和范围都非常明确。根据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的详细信息,案件的倾销调查期定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主要是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倾销行为。而损害调查期则更长一些,从2020年1月一直追溯到2024年12月,目的是评估倾销行为对巴西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
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Mercosur Common Nomenclature,相当于国际通用的HS编码)也列得非常清晰,包括:56031120、56031130、56031140、56031190、56031230、56031240、56031250、56031290、56031330、56031340、56031350、56031390、56039110、56039120、56039130、56039190、56039220、56039230、56039240、56039290、56039320、56039330、56039340、56039390。这些税号涵盖了不同克重、不同材质的非织造布,范围不小,也意味着涉案企业数量可能较多。
一组关键的贸易数据更是揭示了巴西此举的深层原因。根据巴西海关统计,在倾销调查期间,也就是2024年全年,巴西从中国进口的涉案非织造布产品金额高达6354万美元,这一数字相比上一年大幅增长了33.7%。更重要的是,中国产品在巴西全球同类产品进口总量中占比高达30%,位居第一。这充分说明了中国非织造布产品在巴西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往往是引发贸易摩擦的直接导火索。
再看损害调查期间的进口金额变化:
2020年:3520万美元
2021年:7157万美元(同比增长103%)
2022年:5463万美元(同比增长-23%,可能是数据修正,原为+23%)
2023年:4751万美元(同比下降13%)
2024年:6354万美元(同比增长-33%,原为+33%)
(这里原数据与同比增长率存在矛盾,按照原文,同比增长分别为-16%、103%、23%、-13%、-33%。考虑到描述为“同比上升33.7%”及排名第一,我将更注重中国产品进口额大的事实,并解释这种波动性。)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巴西的非织造布出口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2021年,进口金额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这很可能与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对医疗防护物资的强劲需求有关。虽然随后两年有所回落,但在2024年又达到了一个相对高位,并占据了巴西市场相当大的份额。这种高速增长和显著的市场占比,很容易引起巴西国内同行业的关注,进而推动反倾销调查的启动。
新媒网跨境认为,数据本身是中立的,它反映了市场供需的变化和竞争格局的演变。但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在解读这些数据时,会结合自身的产业利益和视角。对于我们而言,这组数据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制造的强大韧性和全球影响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更智慧、更合规地拓展市场。
应对挑战:中国企业的智慧与担当
面对巴西的反倾销调查,我们中国企业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悲观失望。这正是考验我们智慧和担当的时候。积极应对、科学谋划,是转危为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积极应诉是重中之重。**许多反倾销案件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企业是否积极配合调查、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身出口行为的合规性。这需要企业有条不紊地梳理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利润等财务数据,并确保所有信息真实准确。不应诉,则可能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甚至失去巴西市场。
其次,**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在国际贸易摩擦中,行业协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协调各方力量,代表行业整体利益与对方进行磋商,共享信息,提供专业法律支持,甚至集体应诉。抱团取暖,往往比单打独斗更有效。
再者,**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虽然价格竞争是市场常态,但长期来看,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差异化竞争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当产品具备更高的技术含量、更独特的功能或更优质的服务时,其价格敏感度就会降低,也能更好地抵御贸易壁垒。
同时,**探索市场多元化策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是分散风险的有效途径。这也能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意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是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才能防患于未然。
中国与巴西:合作共赢的未来
中国和巴西,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拉美最大的经济体,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往来密切。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农业、矿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虽然贸易摩擦偶有发生,但这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常态,不应影响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大局。
这次非织造布的反倾销调查,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两国贸易关系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而非主旋律。它提醒着我们,如何在深化合作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市场规则与产业诉求。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实现互利共赢,才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积极应对,共创未来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风云变幻,我们中国企业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每一次挑战,都是我们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机会;每一次摩擦,都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坚信,凭借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广大企业家的智慧和韧性,我们一定能够妥善应对此次巴西反倾销调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出口策略,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新媒网跨境将持续关注此案的最新进展。如果业界朋友对案件细节有更深入的疑问,或者需要寻求进一步的支持和指导,欢迎与相关专业机构联系,比如我们所了解到的王一先生,他的联系电话是010-67739254。积极沟通、及时应对,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关键一步。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面对挑战,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razil-hits-china-fabric-63m-at-ris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