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亿并购背后:3.5亿丑闻,超半数人被裁!

2025-10-20风险投资

Image

一场华尔街的并购大戏,总能牵动无数人的神经。时值2025年下半年,回望二十多年前的一桩金融界旧事,依旧能感受到其带来的震撼与影响。那时,一场由美国老牌金融机构佩恩韦伯(PaineWebber)主导的收购案,目标直指深陷泥淖的基德公司(Kidder),这笔交易不仅重塑了当时的美国券商格局,更让人们看到了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

根据当年外媒的广泛报道,这桩交易如果最终达成,将以6.75亿美元的股票互换形式进行,而最终目标,是打造当时美国第四大券商。这场看似规模宏大的强强联合,其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对于成千上万的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巨大调整,甚至可能是告别。

彼时,通用电气(GE)作为基德公司的母公司,在这笔交易中将获得佩恩韦伯21%的股份,并能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这桩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交易,在那个周末的深夜里,双方仍在紧张地磋商着具体的细节。可以想象,谈判桌上的气氛一定异常凝重,因为这不仅关乎着两家公司的未来走向,更牵扯着无数员工的命运。

基德公司,一个曾几何时在华尔街上响当当的名字,在被通用电气收购之后,一度也风光无限。然而,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措手不及。在收购案浮出水面之前的一周,基德公司就已经不得不裁减了5000名员工中的10%。而如果与佩恩韦伯的交易最终敲定,基德公司剩余的员工中,将有超过半数面临被裁的命运。这意味着,这将是当时券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单次裁员,其影响之广,波及之深,令人唏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德高管,在当时对外媒透露,这桩已持续数周的谈判,在某个周五差点陷入僵局。通用电气为了尽可能地安抚员工,也同意为被裁的基德员工,按照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支付平均每一年两周工资的遣散费。这笔遣散费,虽然无法完全弥补失业带来的冲击,但也算是在寒冷的冬天里,给员工们带来了一丝微薄的暖意。对于通用电气和佩恩韦伯的官员而言,面对外媒的询问,当时他们对谈判进展保持了高度的缄默,不予置评。

佩恩韦伯之所以对基德公司伸出橄榄枝,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看中了基德公司旗下那支由1250名经纪人组成的强大销售队伍,以及其在投行、研究分析和交易领域的优秀人才。在当时的金融市场,经纪人的创收能力,直接决定着一家券商的盈利水平。据佩恩韦伯方面透露的数据,基德公司的经纪人平均每年能为公司创造42.5万美元的收入,而佩恩韦伯自家经纪人的平均年收入贡献约为30万美元。显而易见,基德的经纪人团队,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创收能力来看,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无疑是佩恩韦伯急需的宝贵财富。

这桩收购案的最终价值,在当时并非一清二楚。但据外媒援引接近谈判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这笔交易最终敲定为6.75亿美元的股票互换。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基德公司在市场上的估值。然而,这与通用电气自1986年收购基德公司以来,对其投入的14亿美元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意味着,通用电气在这笔出售中,将面临高达数亿美元的亏损,这无疑是一次昂贵的离场。

通用电气决定抛售基德公司,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在金融业务上艰难挣扎一整年的必然结果。基德公司,这个曾被誉为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品牌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财务困境所缠绕,步履维艰。

尤其是20多年前的那场“约瑟夫·杰特事件”,更是将基德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那是当年4月,外媒爆出消息称,基德公司旗下一位名叫约瑟夫·杰特(Joseph Jett)的明星政府债券交易员,为了掩盖其交易损失,竟然编造了高达3.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丑闻,严重打击了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信心。尽管约瑟夫·杰特本人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声称自己的交易行为是受到了上级的指示,但这起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

丑闻爆发后,市场的信任度一落千丈,基德公司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雪上加霜的是,当年2月开始的债券市场急剧下行,对基德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损失了巨额资金。为了挽回颓势,基德公司试图通过削减1亿美元的成本来止损,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面对重重困境,通用电气在当年6月,果断地对基德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试图通过换血来重振旗鼓。然而,市场的洪流一旦形成,便难以轻易逆转。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基德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没有明显好转。

新媒网跨境获悉,在交易宣布的前夕,基德公司高管在当月早些时候,通过内部公告向员工透露,他们已经与其他几家证券公司就出售事宜进行了谈判。这无疑给当时的基德员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当时,基德公司已经有超过30位顶尖经纪人离职。不少留下来的员工也表示,如果基德的分支网络最终被出售给佩恩韦伯,他们也会考虑离开。人才的流失,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削弱了基德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回顾当年这起并购案,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更是当时金融市场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调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而对于那些曾经辉煌,却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企业而言,被并购或重组,也常常是其重新焕发生机,或是体面退场的必由之路。

对于通用电气而言,出售基德公司,尽管伴随着巨额亏损,但也意味着它得以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其核心业务,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一个多元化的商业帝国中,及时剥离表现不佳的业务,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财务上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却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而佩恩韦伯,通过这笔交易,成功地吸纳了基德公司优秀的经纪人团队和投行人才,显著增强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成为当时美国第四大券商,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飞跃,更意味着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版图进一步扩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然而,并购的成功,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更考验着整合能力。如何有效地整合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业务流程、技术系统以及员工团队,将是佩恩韦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巨大挑战。只有实现平稳且高效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出“1+1>2”的效应,实现协同发展。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起并购案也折射出当时金融行业的整合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促使他们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提升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但也对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

新媒网跨境认为,金融市场的每一次波动,每一次重组,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经济发展的脉络,也提醒着我们,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在2025年的当下,当我们审视这些历史事件时,更应从中汲取经验,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具活力的金融体系而努力。

在这场交易的消息传出后,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反应。在当年的周五,通用电气的股价上涨了0.375美元,收于50.375美元。而佩恩韦伯的股价则保持不变,仍为14.875美元。市场的这种反应,或许也表明,投资者对通用电气剥离亏损业务的决定持积极态度,而对佩恩韦伯的未来发展,则保持着一份谨慎的乐观。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ehind-675m-deal-350m-scandal-half-fire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回顾20多年前的华尔街大戏。美国老牌金融机构佩恩韦伯(PaineWebber)以6.75亿美元股票互换收购通用电气旗下陷入困境的基德公司(Kidder),旨在打造当时美国第四大券商。此次并购导致基德超半数员工面临大规模裁员,通用电气因基德长期财务挣扎及约瑟夫·杰特丑闻蒙受数亿美元亏损。佩恩韦伯看中基德的经纪人团队,此次交易重塑了券商格局,并预示了金融行业的整合趋势,警示稳健经营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发布于 2025-10-20
查看人数 13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