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479亿整鸡商机!中国出口垄断98%

2025-11-01东南亚市场

Image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对肉类蛋白的需求。其中,新鲜或冷藏整鸡市场一直是区域内重要的民生消费和贸易环节。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迁,这一市场展现出其独特的增长动力与结构性变化。深入剖析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市场动态,不仅能洞察区域消费趋势,更能为我们中国的跨境贸易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视角。

市场概览与未来展望

根据当前的市场分析,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市场预计在2025年至2035年期间将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在销量方面将达到1600万吨,而市场价值则有望增至479亿美元。这期间,销量和价值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分别为0.9%和1.3%。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长期前景乐观,但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该地区的消费量和产量均约为1400万吨,显示出市场相比过去的高峰时期有所回调。2024年的消费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8%,市场价值也轻微收缩至416亿美元。这表明市场在经历快速扩张后,正进入一个调整和优化发展的新阶段。

区域消费格局分析

在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消费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展现出显著差异。

国家/地区 2024年消费量(万吨) 占区域总消费量比例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量) 2024年消费额(亿美元)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值)
中国 610 42% +1.1% 191 +1.8%
印度 230 - +2.7% 44 +4.3%
日本 100 7.2% -1.6% - -0.5%
总计 1400 - - 416 -

注:部分数据在原文中未直接提供具体百分比,此处根据上下文推断。

中国作为区域内最大的消费国,在2024年消费了约610万吨新鲜或冷藏整鸡,占据了总消费量的42%,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230万吨)的三倍。这反映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者对鸡肉产品的稳定需求。尽管中国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相对平稳,但在总量上仍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印度在消费量和消费额的增长方面表现出更快的势头,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动肉类消费升级有关。而日本的消费量和消费额则呈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现突出。

国家/地区 2024年人均消费量(公斤/人) 2013-2024年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率(按量)
澳大利亚 11 温和增长(未提供具体数据)
日本 8.4 温和增长(未提供具体数据)
孟加拉国 5.5 温和增长(未提供具体数据)
印度 - +1.6%

澳大利亚、日本和孟加拉国在2024年的人均消费量位居前列,显示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居民对整鸡产品的偏好。其中,印度是主要消费国中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这种人均消费量的差异可能受到饮食文化、收入水平以及本地供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区域生产态势解读

与消费市场相呼应,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生产格局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根据2024年的数据,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产量约为1400万吨,相比前一年略有下降1.7%。尽管如此,从2013年至2024年,总产量大致保持了平稳的趋势。生产价值在2024年略降至427亿美元,但从2013年到2024年,其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3%。

国家/地区 2024年产量(万吨) 占区域总产量比例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量)
中国 610 43% +1.1%
印度 230 - +2.7%
日本 100 7.2% -1.6%

中国同样是区域内最大的生产国,2024年产量达610万吨,贡献了区域总产量的43%。其产量规模显著超过了第二大生产国印度(230万吨)。中国在保障国内供给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其生产的增长率与消费增长率基本同步。印度的生产增长同样强劲,年均增长率达到2.7%,与消费增长相匹配,显示出其国内供给能力的提升。日本的产量则呈现轻微下降。

总的来看,区域内的生产与消费结构高度关联,主要消费国也往往是主要生产国,这有助于维持区域内的供需平衡。

进出口贸易洞察

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进出口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其结构特点引人关注。

进口市场

2024年,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进口量为7.4万吨,比前一年减少了7.6%。尽管如此,从2013年至2024年,总进口量呈现出每年4.7%的平均增长率。进口价值在2024年回落至2.37亿美元,但总体而言,进口价值在过去十年间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国家/地区 2024年进口量(万吨) 占区域总进口量比例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量) 2024年进口额(亿美元)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值)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6.1 82% +4.5% 1.95 +8.7%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1.2 16% +14.0% 0.4 未提供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24年以约6.1万吨的进口量,占据了亚太地区总进口量的82%,是当之无愧的主要进口枢纽。这可能与香港作为国际贸易港口的地位以及其转口贸易的特点有关。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虽然进口量相对较小,但其进口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4.0%,显示出快速增长的潜力,这可能与本地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需求相关。

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均价约为每吨3201美元,与前一年相比保持稳定。从2013年至2024年,进口价格以年均4.4%的速度温和上涨。在主要进口国家中,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每吨3348美元)的进口价格略高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每吨3203美元)。

出口市场

2024年,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的出口量为7万吨,同比下降2.7%,这是连续第三年的下降。尽管如此,从2013年至2024年,总出口量仍实现了年均2.5%的增长。出口价值在2024年也收缩至2.37亿美元。

中国在出口市场中扮演着几乎唯一的角色。

国家/地区 2024年出口量(万吨) 占区域总出口量比例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量) 2024年出口额(亿美元)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值)
中国 6.9 98% +2.5% 2.35 +4.0%

中国在2024年出口了约6.9万吨新鲜或冷藏整鸡,占区域总出口量的98%,几乎形成了垄断态势。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出口量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长,出口额年均增长4.0%。这表明中国在区域内拥有强大的生产和供应能力,能够满足部分周边市场对整鸡产品的需求。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均价为每吨3369美元,比前一年下降8.2%。从2013年至2024年,出口价格以年均1.5%的速度温和增长。由于中国是主要的出口国,其出口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区域的平均出口价格。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当前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市场的动态,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中国作为该区域消费和生产的“双核”,其市场体量和增长潜力不容忽视。国内养殖、加工企业应持续关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和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于希望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而言,稳固国内基本盘是基础,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市场的成熟经验。

其次,进出口数据的变化提示我们,区域贸易并非完全自由流动,某些特定区域(如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扮演着重要的贸易节点角色。对于希望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区域或通过这些区域进行转口的中国企业来说,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准入、物流、分销网络以及消费者偏好至关重要。例如,中国香港作为主要进口枢纽,其对高品质和特定规格产品的需求可能为中国供应商带来机会。

再者,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和生产呈现出较快增长,这预示着未来几年其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虽然目前贸易数据中并未凸显印度在整鸡进出口中的主要地位,但其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能预示着未来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值得中国跨境从业者提前布局和关注。

最后,人均消费量的差异也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饮食文化和发展阶段的特点。例如,澳大利亚、日本较高的人均消费量可能意味着对高端、特色或特定加工形式的鸡肉产品有更高的需求。中国企业在拓展这些市场时,可以考虑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习惯和偏好的产品。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市场虽经历了一些调整,但长期增长趋势依然明确。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将有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sia-479b-chicken-biz-china-exports-9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亚太地区新鲜或冷藏整鸡市场分析快讯:预计2025-2035年市场稳健增长,2035年销量达1600万吨,价值479亿美元。中国是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印度增长迅速。进出口方面,中国香港是主要进口枢纽,中国是主要出口国。提示中国跨境从业者关注市场动态和机遇。
发布于 2025-11-01
查看人数 18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