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拒签WHO新条款,全球防疫协作或陷危机

2025-07-19跨境支付

Image

美国官方近日正式拒绝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应对国际卫生紧急事件的新修订条款。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在公开声明中表示,美方认为这些条款可能影响国家主权,并担忧其或为全球性健康监控体系提供依据。

这一决定发布于修正案生效期限的前夕。肯尼迪在声明中特别指出,修订条款的宽泛措辞赋予世卫组织前所未有的权限,可能重演新冠疫情期间的"信息管控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肯尼迪本人长期持有疫苗怀疑立场,曾发表过关于新冠病毒具有种族针对性的争议言论。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被拒绝的修正案诞生于2022年,核心目标是提升全球应对重大疾病暴发的协作效率。修订内容包含强化成员国间的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物资及资金援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公开赞赏这些条款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积极意义。

该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对全球卫生合作前景的关切。有公共卫生专家向媒体透露,作为全球卫生体系的重要参与方,美国的立场可能影响未来跨国防疫协作的深度与广度。不过新媒网跨境注意到,今年新达成的全球大流行病协议已明确尊重各国主权,并未授予世卫组织实施旅行限制、强制接种或封锁措施的权力。

在政策层面,美国国会近期通过的对外援助预算案中,包含削减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部分共和党议员长期批评该组织存在运作透明度问题。但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有效的全球防疫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文指出,世卫组织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虽无强制约束力,但对全球防疫响应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过去十年间,该机制已应用于埃博拉、新冠和猴痘等重大疫情的防控。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世卫组织改革的分歧不仅存在于美国。多国代表在协商过程中都曾就条款细则提出不同意见。新媒网跨境认为,如何在尊重国家主权与建立高效国际协作机制之间取得平衡,仍是全球卫生治理面临的核心课题。当前全球人员往来频密,跨境疾病防控更需要各国超越分歧,在科学防疫框架下寻求最大共识。

从技术角度看,现代公共卫生管理确实需要更高效的跨境数据交换机制。但各国对数据主权与公民隐私保护的合理关切也需得到重视。这种平衡点的探索,恰恰体现着全球卫生治理体系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629.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正式拒绝世卫组织修订条款,担忧影响国家主权及可能建立全球健康监控体系。修正案旨在提升全球防疫协作效率,但引发对国际卫生合作前景的关切。新媒网跨境关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主权与协作平衡问题。
发布于 2025-07-19
查看人数 876
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