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三文鱼市场2035年将达18亿美元,中国消费量占37%

2025-07-23东南亚市场

Image

亚太地区三文鱼制品市场正稳步前行,新媒网跨境获悉,最新行业报告描绘了未来十年的积极图景。随着消费者对三文鱼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体量预计将在2035年达到23.1万吨,价值攀升至18亿美元。这份由专业机构发布的报告,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清晰的趋势指引。

稳步增长的市场预期

外媒报道显示,亚太地区对预制或保藏三文鱼的消费需求,正成为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十年间,市场消费量预计将保持年均0.9%的复合增长率,稳步迈向23.1万吨的目标。从价值维度看,市场同样呈现积极态势,预计年均增长率为1.4%,到203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8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稳健的增长态势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便捷水产蛋白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市场价值(十亿美元,名义批发价格)

消费格局稳中有进

回顾2024年,亚太地区预制或保藏三文鱼的消费量稳定在20.9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尽管近年整体消费趋势相对平稳,但2020年曾录得3.2%的显著增长。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区域市场总值约为16亿美元。虽然较2023年的峰值(17亿美元)有所回调,但观察过去十一年的轨迹,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1.3%的水平,市场基础依然稳固。

聚焦区域内部,消费版图清晰可见:

  • 中国以7.7万吨的消费量位居首位,占亚太总消费量的37%。
  • 印度紧随其后,年消费量达3.2万吨。
  • 日本位列第三,消费量为1.6万吨,占比7.8%。

从市场价值衡量,中国(5.58亿美元)同样领跑,其后是印度(2.08亿美元)和日本。在人均消费水平上,澳大利亚(每千人189公斤)、日本(每千人133公斤)和韩国(每千人124公斤)表现突出。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巴基斯坦近年人均消费增速较快,而其他主要市场的增长则更为平稳。

生产态势保持稳定

2024年,亚太地区预制或保藏三文鱼产量为21.8万吨,较上年微增1.5%。整体而言,过去十余年产量走势平稳。在产值方面,2024年区域总产值约为17亿美元。虽然较2022年19亿美元的历史高点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产值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8%。

生产版图上,中国(8.1万吨,占比37%)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产量远超位居第二的印度(3.2万吨)。泰国(1.8万吨,占比8.3%)位列第三。

贸易流动展现活力

亚太区域内的三文鱼制品贸易在2024年展现出新的活力。进口方面,全年进口量约1.8万吨,较上年增长近10%。进口额达到1.74亿美元。日本是最大的进口目的地(9700吨,占总进口量的54%),澳大利亚(5200吨,29%)次之,中国台湾地区(714吨)、新西兰(702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453吨)和斯里兰卡(322吨)也占据一定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斯里兰卡的进口量近年来增速显著。

出口表现更为亮眼,2024年亚太地区出口总量大幅跃升19%,达到2.6万吨,出口总值攀升至2.26亿美元。泰国(1.3万吨,占区域出口总量50%)、越南(7100吨)和中国(4300吨)是三大主要出口方,马来西亚(672吨)也参与其中。在出口价值上,泰国(1.02亿美元)、越南(8000万美元)和中国(3000万美元)贡献了总值的94%。

价格波动反映市场动态

贸易领域的价格变动也传递出市场信号。2024年,亚太地区三文鱼制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9778美元,较上年下降10.7%。不同进口市场的价格差异显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每吨19005美元)的进口单价最高,斯里兰卡(每吨7725美元)相对较低。

出口价格方面,区域均价为每吨8648美元,同比下降11.2%。主要出口国中,越南产品单价最高(每吨11287美元),马来西亚产品单价(每吨1225美元)则处于较低水平。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6054.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新媒网跨境快讯:亚太三文鱼制品市场持续稳健增长,预计2035年达23.1万吨规模(18亿美元)。中国以37%消费占比领跑,日澳进口需求旺盛,泰国主导出口贸易。健康便捷水产蛋白需求及区域贸易活力成核心驱动力。
发布于 2025-07-23
查看人数 1780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