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工具效率提升10倍?专家警告:虚假内容正流失观众
视频内容正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抓手,但许多从业者面临创作效率的瓶颈。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视频营销专家贾斯汀·布朗(Justin Brown)近期在播客节目中分享了AI技术如何赋能内容生产,其观点为跨境从业者提供了新思路。
从传统制片到数字赋能
作为Primal Video联合创始人,贾斯汀拥有二十年影视制作经验。他坦言早期为企业制作培训视频时发现矛盾所在:"客户将预算耗尽在制作环节,却无力开展推广。"这种"重生产轻传播"的模式促使他转型,转而帮助企业建立自主视频生产能力。"当人们用真实状态面对镜头时,转化效果反而更好。"他观察到,这种真实性正在AI工具的辅助下变得更易实现。
AI如何改写创作规则
当被问及技术转折点时,贾斯汀认为ChatGPT的普及具有里程碑意义。"脚本构思、框架搭建这些耗时环节突然变得触手可及。"但他强调工具迭代速度惊人:"三周前我首推的工具,现在可能已被新产品超越。"新媒网跨境注意到,当前他重点推荐两类工具:
- 策划类:如Claude、Gemini等大语言模型,可高效完成创意发想与内容架构
- 制作类:以Descript为代表的智能剪辑工具,具备自动剔除语气词、智能修补画面等功能
"最让我惊叹的是语音修复技术。"贾斯汀举例道,"如果视频发布前产品调价,只需输入新价格,系统就能用我的原声生成自然的新旁白。"
守住真实性的边界
针对虚拟数字人热潮,这位制作人态度谨慎:"B2B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H2H)。"他观察到完全由AI生成的视频正在引发观众排斥:"当人们察觉画面人物并非真实存在,注意力会瞬间流失。"在近期测试中,即使是最先进的视线校正技术,仍会带来"眼神空洞"的观感。
贾斯汀提出"辅助而不替代"的原则:"用AI优化脚本结构,用技术提升制作效率,但核心观点必须源于从业者真实的行业认知。"他特别提醒警惕信息失真风险——曾亲见AI将视频编辑软件CapCut的报价虚报十倍,"若未经核验直接采用,将严重损害专业信誉"。
内容裂变的正确姿势
关于视频素材复用,贾斯汀指出常见误区:"多数人只计算能拆解多少片段,却忽略观众体验。"他比较两种模式:
- 机械拆分:将长视频切割零散投放,易造成内容断层感
- 战略重构:基于核心内容创作专属版本,如提炼要点制作摘要视频
"后者关键是为不同平台定制内容形态。"他举例说明,从两小时访谈中提取某个观点制作独立视频时,应追加针对性导语:"现在您看到的,是我们探讨AI视频工具时贾斯汀提出的关键建议..."并关联完整版入口。这种"碎片+主线"的联动模式,既能满足碎片化阅读需求,又能引导深度用户。
企业落地的实用建议
对于AI工具的部署节奏,贾斯汀建议采取"双轨测试法":
- 新工具与传统流程并行运作
- 详细记录时间成本与效果差异
- 选择特定环节逐步替代
"重点监测实际效率提升值。"他提醒道,"有些工具看似快捷,但前期学习成本可能抵消收益。"新媒网跨境认为,与其追逐所有新技术,不如专注与业务强相关的工具。贾斯汀最后强调,在AI普及时代,真正的竞争优势恰恰来自"人性化表达":"当技术门槛降低,那些持续输出真知灼见的企业将赢得持久关注。"
(根据公开播客内容整理,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