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iDEAL支付,荷兰电商转化率暴跌!
西班牙支付专家埃克斯波西托最近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家雄心勃勃的西班牙电商企业将目光投向荷兰市场,商品上架后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转化率远低于预期。深入分析后发现问题核心:支付环节缺少了荷兰消费者高度依赖的本地支付方式iDEAL。
“他们当时认为提供国际信用卡支付就足够了,”埃克斯波西托回忆道,“但现实是,当荷兰顾客在结账页面看不到熟悉的iDEAL标志时,信任感瞬间降低,购物车被大量遗弃。” 在快速接入iDEAL后,变化立竿见影。不仅通过iDEAL完成的交易激增,连信用卡支付的比例也连带提升。“本地支付方式的标志就像一张信任通行证,”埃克斯波西托强调,“它无声地向消费者传递着安全感:这家企业懂我们。”
这个案例生动揭示了欧盟电商市场的一个关键特性:看似统一的欧洲大陆,内部却是由语言、法规、消费习惯和支付偏好各异的二十七个成员国组成的复杂拼图。从北欧瑞典流行的Swish即时转账,到法国人钟情的Cartes Bancaires银行卡体系,再到捷克广泛使用的PayU,每个市场都有其独特的“支付方言”。新媒网跨境获悉,忽视这些本地化细节,往往成为跨境商家折戟欧洲的首要原因。
欧洲市场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支付上。企业常面临一个战略难题:是追求覆盖尽可能多的国家,还是深耕少数核心市场,做深做透?埃克斯波西托对此观点明确:“许多企业错误地将进入新市场视为可逆决策,以为试水不成还能全身而退。但现实中,失败可能伴随着声誉受损、差评如潮、合作破裂甚至负面报道。我更倾向于建议企业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仔细评估自身在哪些市场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然后集中资源全力投入。稳扎稳打,方能看到五年后的成效。”
在支付策略的执行层面,亚马逊和新兴电商平台Temu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却都卓有成效的范本。
亚马逊走的是深度本地化路线。以西班牙和意大利市场为例,在正式推出当地支付方式“Zum”和“Bancomat Pay”前,亚马逊团队已默默耕耘数年。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其本地支付专家团队长期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银行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目的就是消除支付环节的每一处潜在摩擦。这种努力并未因产品上线而停止。后续团队持续优化,例如与银行协作大幅提升退款处理效率、精简操作步骤、降低交易风险质疑率等。这种将本地支付方式与牢固银行关系相结合的策略,最终为其带来了两位数的转化率增长。
与之相对,Temu则采取了更灵活轻量的模块化策略。“他们并未在每个目标国家都配置庞大的本地支付团队,”埃克斯波西托解释道,“而是选择将本地化重任委托给我们这样的支付服务商。” 作为Temu的合作伙伴,其团队为日本、葡萄牙、波兰、荷兰等多个市场快速定制并落地了适配的支付解决方案,同样成功推动了Temu在这些地区转化率的显著跃升。
“无论选择自建团队深度运营,还是依托可靠的支付合作伙伴快速落地,核心都是同一个:必须让支付流程无缝贴合当地市场的脉搏,” 埃克斯波西托总结道,“关键在于,一旦选定路径,就要在本地化上做深做透。要么像亚马逊那样投入资源建立本土化能力,要么像Temu那样精选能高效执行的伙伴。” 他特别提醒,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今日的完美伙伴未必适应明天的挑战。“新媒网跨境认为,保持基础设施的模块化和敏捷性至关重要。消费者的习惯在变,法规政策在调整,唯有能快速响应的企业,才能在欧洲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竞技场中持续前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