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弃伦敦转香港!3大原因曝光,英国政府押错注

2025-06-03Shein

Image

近日,快时尚巨头Shein可能放弃伦敦上市、转战香港的消息刷屏了各大财经头条。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一动向其实早有端倪,真正让人大跌眼镜的反倒是英国政府此前为何如此卖力地拉拢这家争议缠身的公司。伦敦证交所的困境众人皆知,但靠Shein这样的IPO来“救场”,无异于饮鸩止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背后的深层逻辑。

图片

老实说,Shein的转向一点都不意外。几个月来,这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电商巨头就卡在监管审批的夹缝里,进退两难——既等不到中国证监会的海外上市绿灯,又得应付西方市场的严苛审查。英国政客们却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推销伦敦的“开放形象”,这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试想,一家被指控涉及强迫劳动和环境破坏的企业,怎么可能成为伦敦金融城的“救世主”?非政府组织早就敲响警钟,呼吁英国监管机构阻止其上市。就算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放行,公众舆论的炮火也足以让IPO变成一场公关灾难。Shein的供应链黑箱、快时尚的环保原罪,还有利用海关“小额豁免”漏洞的争议,哪一项不是定时炸弹?英国政府这般热情,倒像在赌桌上押错了注。

Shein为何选择香港?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三大关键原因:

第一,血脉相连的资本纽带。
Shein虽注册在新加坡,但骨子里还是中国基因——业务根植内地,供应商网络全在中国。香港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跳板,天然契合Shein的需求。尤其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赴美上市受阻的背景下,香港的桥梁作用更显突出。反观伦敦,即便在脱欧前黄金期,也从未真正成为亚洲公司的“主场”。宁德时代上月在香港募资50亿美元的成功案例就是明证:全球资本涌入,证明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故事本身,而非交易所的地域光环。

第二,更可控的舆论环境。
香港近年通过国安法强化了社会稳定,抗议活动大幅减少。这意味着Shein上市后,不太可能遭遇伦敦那种激烈的公众反弹。别忘了,今年1月Shein高管在英国议会接受质询时,那场灾难性的听证会直接导致其公关团队下课。原本想借伦敦平台“洗白”商业实践,结果适得其反。香港的规则虽严,但至少减少了不可预测的干扰。

第三,资本只认回报,不认地点。
总有人误以为Shein“必须”在西方上市才能吸引全球资金,这纯粹是错觉。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盈利潜力和透明度,而非IPO的地理标签。香港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标准甚至比伦敦更规范,Shein在这里照样得直面供应链劳工条件、碳足迹等尖锐问题。但归根结底,只要故事讲得好,资本自会买单——宁德时代的火爆发行就是最佳背书。

伦敦的痛点:一次IPO救不了沉疴
Shein的转向对伦敦绝非末日,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新媒网跨境建议,英国与其追逐“奖杯式”IPO,不如直面结构性问题。脱欧已重创伦敦金融城的全球地位,加上购股印花税、养老金法规等政策桎梏,股票投资长期低迷。更糟的是,英国经济本身停滞不前,企业上市意愿萎缩。回想2023年土耳其WE Soda取消伦敦IPO的闹剧:起初被吹捧为“一线曙光”,失败后却被骂成“重大打击”。可事后看,当时估值虚高得离谱,伦敦投资者的谨慎反而避免了损失。Shein事件如出一辙——强拉争议企业上市,只会带来声誉风险,而非可持续增长。

方案:回归根本,打造内生动力
伦敦真正的出路在于系统性改革,而非投机取巧。金融城该发挥自身优势,比如深化绿色金融或科技板块,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对Shein而言,香港上市也非“免死金牌”——全球ESG浪潮下,透明化供应链和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投资者终将用脚投票,要求企业交出实实在在的答卷。伦敦若能借此契机整顿内部,重塑市场信心,远比强求Shein更有价值。毕竟,健康的资本市场,从来不是靠一两个明星IPO撑起来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探讨了快时尚巨头Shein可能放弃伦敦上市、转战香港的原因,分析了香港与伦敦市场的优劣势,并指出伦敦证交所面临的深层问题及改革方向。
发布于 2025-06-03
查看人数 697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