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大疆!千亿影石!巨头互攻,消费电子变天!

2025-09-01消费电子

Image

最近,科技界可谓风起云涌,一场关于创新与突破的大戏正精彩上演。在消费电子领域,几大巨头不再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大胆跨界,彼此切磋,为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其中,影石创新这家以技术立身的中国企业,最近以一次别开生面的员工激励方式,让业界为之侧目。其创始人慷慨解囊的视频,不仅点燃了员工的热情,更在资本市场激起了千层浪。视频热度之高,传播效果甚至超越了千万级的营销投入。随之而来的是,影石的股价次日便实现涨停,市值更是突破了千亿大关。

当然,真正将影石推向千亿市值的,并非一时的轰动效应,而是其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的公开测试。这标志着影石正式向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大疆创新,发起了正面挑战,直接切入了对方的核心业务腹地。

事实上,影石与大疆之间的这场“较量”,早已悄然开启。在不久前的7月31日,大疆就推出了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宣传语“一寸见乾坤”显然是直接对标影石在4月刚刚发布的主力产品Insta 360 X5。几天后,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深夜在社交媒体上“祝贺”大疆全景相机上市,言语看似礼貌,却暗藏锋芒,让人感受到了科技企业间“高手过招”的精彩。

而更令人兴奋的“三角竞合”格局正在形成。8月6日,大疆正式发布DJI ROMO扫地机器人,毅然闯入已成红海的智能清洁市场;仅仅半个月后,8月20日,追觅科技也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与追觅有紧密联系的企业光子跃迁,也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运动相机,剑指大疆和影石。

天空、镜头、地面,这三个本属不同领域的消费电子巨头,都以其硬核的技术实力在各自赛道站稳了脚跟。如今,它们似乎都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版图,正带着各自深厚的科技基因,勇敢地尝试攻入彼此的疆域,上演着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大戏。

一、巨头转身:从深耕到跨越的战略选择

若论资排辈,大疆无疑是这三家企业中的“老大哥”。早在2006年,大疆就已尝试叩开无人机飞控市场的大门。在深圳一隅,一间不足20平米的简陋仓库里,汪滔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怀揣着对飞行的无限热爱和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创立了大疆创新。他们以一股子“技术偏执”的劲头,誓要重新定义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

两年后,随着知名学者的加入,大疆的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能让传统直升机模型实现无人操作下的空中悬停。汪滔少年时心中埋下的那颗技术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后来,大疆将目光转向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一步步成为这一领域的全球王者。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着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有公开数据显示,大疆在2024年的营收高达800亿元,净利润也达到了120亿元,其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令人瞩目。

在对技术和创新的执着上,影石和大疆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影石的创始人刘靖康,从小便展现出惊人的技术天赋。他曾因破解学校网站漏洞而闻名,也曾凭借电话按键音成功破解知名企业负责人的手机号,这些经历都彰显了他对技术探索的极致热情。

2014年,刘靖康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个外国团队在澳洲上空拍摄的360度全景视频,画面的冲击力与拍摄角度的新奇感令他深受震撼。当时,虽然一些国际品牌已推出全景相机,但操作繁琐,使用体验不佳。刘靖康的脑海中,随即浮现出一款能够让用户即拍即得的便捷全景相机。

2015年,刘靖康带领团队正式成立Insta360。一年后,Insta360 Nano问世。凭借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几年后,影石成功超越了国际同行,登顶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的宝座。2023年,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高达67.2%,在运动相机市场也仅次于国际知名品牌。2024年6月,影石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目前市值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根据影石招股书披露,其2024年营收达到55.7亿元,净利润为9.9亿元。虽然整体业绩规模与大疆仍有差距,但在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市场,影石的地位已不容小觑。

追觅的故事,则始于一个更为朴素却充满力量的野心。清华才子俞浩,最初只是想打造一个“最快的马达”。谁曾想,这颗小小的马达,最终点燃了中国智能清洁家电的燎原之势。2017年,俞浩成立追觅科技公司,最初为国内知名科技品牌代工生产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等智能清洁家电。在完成原始积累后,2019年追觅转向自有品牌开发,主动脱离代工模式,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吸尘器而言,马达效率直接影响吸力。当国内高速数字马达技术还停留在2万转/分钟的水平时,俞浩就已造出了可与国际顶尖技术媲美的10万转马达,此后更是与国际一线品牌几乎同期突破12.5万转的行业壁垒。如今,追觅已从一家代工厂,跃升成为全球前五的清洁电器品牌。有报道称,追觅在2024年的营收有望达到150亿元,虽然与大疆仍有距离,但已远超影石,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天空、镜头、地面,这三个本属不同维度的消费电子巨头,如今正汇聚于一条创新之河。这场互相“挑战”的竞争,正是由大疆率先发起。早在2019年,大疆就已杀入运动相机市场,推出了其首款运动相机Osmo Action。2024年,关于大疆将涉足全景相机的消息不胫而走。影石的反击也早有筹谋,2020年影石就已经开始注册“无人机”和“全景无人机”相关专利。今年7月,大疆推出全景相机Osmo 360;半个月后,影石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启动公测。此番你来我往的“互攻”,都在双方的战略意料之中,更是一场精心谋划的科技棋局。

对于追觅来说,它似乎也加入了一场被动防御的故事。今年8月,大疆扫地机器人DJI ROMO正式发布,已成红海的扫地机器人战场再次迎来新的竞争者。有趣的是,追觅随后被传出正在积极拓展无人机业务,甚至有消息称其正在从大疆挖角人才,此举被看作是对大疆“入侵”的回应。而作为“追觅系”的光子跃迁,也早有消息称将在下半年发布首款运动相机,正面挑战大疆和影石。

从更宏大的商业视角来看,这场“你出击,我反击”的精彩戏码,背后不过是这些中国科技企业早已酝酿多时、蠢蠢欲动的更大野心。有业内专家指出,企业做大之后,一般都会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大疆、影石、追觅这三家企业,虽然看起来所处领域有所跨度,但它们本质上都属于消费电子产品范畴。无人机、全景相机、扫地机器人,其技术核心都围绕着感知、决策、执行这几大板块。这意味着,它们的技术具备一定的同源性,用户群体也存在一定重叠,这为彼此之间的跨界融合与竞争,奠定了基础。

二、为何“互攻”:寻求新增长,打破边界

为何这三家中国科技巨头要调转“枪口”,不约而同地打这样一场“跨界战”?这背后,有多重深层原因。

首先,随着导航避障、AI影像算法、高速电机等底层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日益成熟,无人机、全景相机、扫地机器人这三大产品线之间的产业边界正在悄然消融。有产业观察人士表示,这三个行业在市场上已经积累了非常充沛的产业资源和供应链体系。尽管做好产品依然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但从“进入门槛”来看,相较于过去已经大大降低。

有资深投资人向新媒网跨境透露,当前大疆、影石、追觅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做到了头部,市场增量空间逐渐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将核心技术进行“复用”,并积极向外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无人机、全景相机、扫地机器人这些品类,都是已被市场验证过的可行赛道,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潜力。

以大疆为例,其在无人机领域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但也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加之新入局玩家的增多,大疆的创始人早在2016年就曾表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有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增速将骤降至8%。对于已经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的大疆而言,增长的天花板近在咫尺,寻求新的突破口迫在眉睫。

影石的增长压力,随着其成功上市而更加凸显:2023年,影石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高达78.2%和103.7%,表现亮眼;然而到了2024年,增速分别降至53.3%和19.9%。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影石营收增速进一步降至40.7%,净利润甚至同比减少了2.5%。影石在招股书中也坦陈,若不能持续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或销售价格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面对媒体对选择科创板上市的疑问,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曾表示,A股主板和创业板对企业盈利要求较高,而科创板相对更为宽容。他强调,即使影石当前盈利能力强劲,但科技企业未来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也需提前考虑。言下之意,上市并非终点,影石还有诸多挑战需要应对。尤其是在其核心业务受到大疆“关注”的背景下,仅仅依靠防守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对于影石而言,无论是从主动寻求发展,还是从被动应对竞争的角度出发,无人机这一规模巨大的市场都值得全力一搏。毕竟,现有业务的增长空间,已难以长期支撑影石千亿的市值期望。

追觅的“烦恼”,也与此相似。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达到2060.3万台。在国内市场,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小米、追觅这五大扫地机器人品牌合计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

上述投资人向新媒网跨境表示,扫地机器人行业正陷入一个“怪圈”——“销量涨了、份额多了,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以出货量排在追觅之前的科沃斯和石头科技为例,它们都面临不小的盈利压力。科沃斯从2022年开始净利润出现下滑,2023年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60%;2024年营收16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8亿元,不及2021年辉煌时期的一半。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38%达119亿元,净利润却下降了4%。

在相似的处境下,“往外卷”成为了大疆、影石、追觅这三家中国科技巨头不约而同的选择。当有人对这种跨界竞争提出疑问时,“底层技术能力通用”成为了三者共同的说辞,这正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复用能力。例如,全景相机和无人机产品一样,本质上都是光学元件与智能设备的结合。大疆从无人机转向全景相机,可以将其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积累的优势,平滑迁移到全景影像的软件与硬件构型上。而扫地机器人的核心功能,主要由视觉感知、精准定位、路径规划三项技术支持。大疆的无人机产品是在复杂的三维空间中运行,其技术难度远高于扫地机器人在二维平面上的路径规划。因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大疆做扫地机器人几乎是“顺手的事”,其技术储备足以应对。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场跨界竞争,不仅是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更是中国制造业向更高价值链攀升的生动体现。它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储备、市场洞察力和战略执行力,也预示着消费电子领域将迎来更加多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然而,无论是无人机、扫地机器人还是全景相机,尽管在视觉系统、稳定性、算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逻辑通用性,但在产品形态、目标任务以及消费群体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跨界发展无疑也蕴含着不小的市场风险和挑战。

三、“互攻”策略:价格、高端与用户心智的较量

面对这场你来我往的“互攻”,三家巨头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市场策略。

大疆在全景相机领域,走的路线可以概括为——与影石进行“贴身肉搏”。大疆的全景相机Osmo 360,单机身定价2999元,畅拍套装为3799元。这款产品直接对标影石Insta 360 X5,其目前标准套装定价为3298元,全能版为3998元。从定价不难看出,大疆试图在价格上取得优势,这自然也迫使影石不得不考虑降价以应对市场竞争。

一位资深无人机设计师表示,大疆早在10年前发布的精灵系列无人机,就已在影像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实力,后来又成功收购了拥有百年历史的哈苏品牌。因此,“大疆做全景相机拥有深厚的技术功底,之前做运动相机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运动相机与全景相机的消费群体又高度重叠。”在大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下,仅仅300元的差价,就足以影响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而在扫地机器人方面,大疆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竞争路径——坚定走高端路线。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分为S(标准版)、A(进阶版)和P(旗舰版)。以旗舰版为例,ROMO P标准版和上下水版本在国家补贴后的价格区间在5779元至6289元。对比追觅来看,追觅X(旗舰级)系列中,X50 Pro水箱版、上下水版国补后的价格区间在5099元至5609元。显然,大疆扫地机器人的定价并未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有专家指出,企业在进入新赛道时,往往会选择以低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因此,大疆扫地机器人的高端路线能否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至于影石的全景无人机,目前暂无确切的价格信息,但据市场消息透露,“影翎Antigravity A1”全景无人机可能将卡位中低端市场,以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另有消息称,追觅的无人机业务或将从贴牌制造和工业级应用赛道开始切入,逐步积累经验和技术实力。

上述设计师进一步分析指出,相较于大疆做全景相机,影石和追觅进军无人机领域,更像是从零到一的巨大挑战,“难度很大,至少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要完全超越大疆的可能性目前来看并不大。”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确实已趋于饱和,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则蕴藏着更大的潜在机会。

从这三家企业的动作来看,很显然,在“跨界竞争”这件事情上,它们都瞄准了不同的细分赛道,各有各的策略和步伐。然而,市场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入场玩家的增多,价格战往往不可避免。有专家表示,无人机、全景相机和扫地机器人这三类产品都属于高毛利率产品,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未来打价格战的空间巨大”。这一点在全景相机的争夺中已初露端倪:在大疆2999元的全景相机推出当日,影石Insta 360 X5就立即宣布降价500元以示回应。事实上,在过去两年,大疆也一直通过价格策略进行市场围剿,例如影石云台产品售价900元时,大疆便将同类产品从九百多元降至七百多元;影石运动相机定价450美元时,大疆对标款随即降至300美元。

然而,相比于价格战,用户心智或许才是最终决定未来行业格局的关键。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影石的全景相机以及追觅的扫地机器人,都在各自的优势领域积累了坚实的口碑和品牌忠诚度。但它们新推出的跨界产品能否顺利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能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新的品牌形象,这仍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中国科技巨头间相互跨界的博弈,绝非一帆风顺的坦途。技术迁移的阵痛、用户心智的摇摆不定、盈利模式的持续拷问,都将是它们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最终的赢家,或许不取决于谁的“长板”最长,而更取决于谁能最先补齐自身的“短板”,在创新与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与体验。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之战,将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火花,推动整个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不断向前迈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84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消费电子领域巨头纷纷跨界,影石创新以员工激励引发关注,股价大涨并发布全景无人机挑战大疆;大疆推出全景相机对标影石,又发布扫地机器人;追觅科技拓展无人机业务。天空、镜头、地面,一场消费电子巨头间的创新竞争大戏正在上演。
发布于 2025-09-01
查看人数 18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