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中国出海巨头Q2狂融资百亿,全球都在抢AI机器人!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最近的资本市场,那真是热闹非凡!步入2025年的第二季度,全球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在了那些勇闯海外、锐意创新的中国企业身上。这不,一项项重磅融资消息接踵而至,仿佛在宣告着咱们中国智造、中国方案正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这个季度里,“机器人”、“AI”和“全球化”无疑成了最热门的关键词。据新媒网跨境获悉,不少优秀项目都斩获了令人惊喜的投资,金额基本都是千万甚至亿元级别。比如,元鼎智能一举拿下了近10亿元的巨额融资,来牟科技更是连续获得两轮青睐,而乐享科技也在短短半年内两次受到资本热捧。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模式的强烈认可。那么,究竟是哪些赛道如此引人瞩目,让各路资本争相投入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感受这股滚烫的创新热潮。
1、泳池清洁领域新星「元鼎智能」:一骑绝尘,完成近10亿元战略融资
在智能家居领域,元鼎智能的名字如今可谓是如雷贯耳。这家专注于泳池清洁机器人的创新企业,在4月2日正式对外宣布,他们成功完成了新一轮近1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值得一提的是,本轮的领投方竟然是全球泳池行业的巨头——西班牙的Fluidra公司。
Fluidra,这家创立于1969年的老牌劲旅,旗下拥有Astralpool、Jandy、Polaris、Zodiac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品牌,其产品线覆盖了泳池建造、升级到日常维护的方方面面。外媒数据显示,Fluidra在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占据了约25%的份额,实力可见一斑。
正是这样一位行业巨头,选择了与元鼎智能携手,这无疑是对元鼎智能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可。通过这次战略合作,元鼎智能将能够充分利用Fluidra遍布全球的强大分销网络、先进的专利技术以及丰富的行业资源。这意味着,元鼎智能将能全面进军原本门槛极高的泳池专业渠道,实现从“线上销售冠军”到“全渠道突破”的华丽转身。
元鼎智能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青睐,离不开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他们凭借自主研发的无线技术、尖端的AI技术和智能水质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不仅在全球销量榜上名列前茅,更是在线上销售领域稳坐头把交椅。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元鼎智能将继续以其创新精神,为全球家庭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泳池生活体验。
2、家庭清洁智能典范「云鲸智能」:实力雄厚,斩获1亿美金融资
4月14日,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家庭清洁机器人赛道上表现卓越的云鲸智能,顺利完成了1亿美金的巨额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资本也鼎力加码。这笔宝贵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云鲸在具身智能产品研发上的持续投入,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版图,并推进其多品类战略布局。
云鲸智能自2016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于家用机器人领域,以其创新能力和产品实力,连续两年荣登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强劲势头。作为一家致力于创新的机器人公司,云鲸在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三维感知、AI物体识别、机器人结构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多个前沿领域都有深入涉猎,并且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成果。
如今,云鲸智能的产品已经赢得了全球超过180万用户的信赖,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拥有的专利技术更是高达800多项。这些亮眼的数据,无不彰显着云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令人期待的是,据报道,2025年云鲸在海外市场的预期增速将达到惊人的3到4倍,海外新品发布数量也将比以往增长300%。
从2024年至今,云鲸智能的D轮及D+轮融资一直在稳步推进,吸引了多方投资力量的加入。而近期,云鲸更是正式启动了Pre-IPO轮融资,这预示着这家中国创新企业,距离资本市场更高的舞台又迈进了一大步。
3、庭院打理好帮手「来牟科技」:智能割草,连续获得两轮融资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智能庭院护理产品也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来牟科技就是这个赛道上的佼佼者。根据4月22日和6月30日的消息,这家公司在短时间内先后完成了Pre-A轮和Pre-A+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接近亿元,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智能割草机器人前景的看好。其中,Pre-A+轮融资更是由欧美头部家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领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这无疑是对来牟科技实力的最大肯定。
来牟科技旗下的Lymow品牌成立于2022年,从一开始就专注于研发多功能智能庭院护理产品,尤其在割草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他们的创始团队成员都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学府,在机器人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科研功底,拥有从研发到制造的全流程丰富经验。
2024年,Lymow的首款产品——Lymow One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CES上首次亮相,立刻吸引了无数目光。这款机器人搭载了无刷电机、履带和高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和草种,即使在45度的陡坡上也能稳定运行,展现出强大的越野能力。
Lymow One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自适应浮动甲板、智能AI避障系统以及高效精准的RTK-VSLAM导航技术,大大提升了割草的智能化水平,有效避免了传统割草机常见的导航偏差问题。同时,它还具备自动充电和雨量检测功能,确保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持续作业。在CES展会亮相后,Lymow One随即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线,并创造了高达398万美元的众筹佳绩,这足以证明其产品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来牟科技的成功,无疑为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AI办公效率专家「未来智能」:加速出海,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将AI与日常办公场景深度融合,提升效率,成为了许多科技公司努力的方向。未来智能,这家专注于AI办公硬件研发与场景创新的公司,在4月22日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并持续投入到产品形态的创新研发中。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未来智能在今年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就在今年1月,他们刚刚获得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如此紧密的融资节奏,充分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发展潜力的强烈信心。
未来智能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将人机交互技术真正落地到实用的科技消费品中。他们的核心产品是讯飞AI会议耳机iFLYBUDS系列,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为用户带来革新性的办公体验。2022年5月,他们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闪录功能的耳机;2023年,产品搭载了先进的AIGC技术;到了2024年5月,更是创新性地推出了具备一键录音功能的耳机。每一次更新,都紧密贴合用户需求,引领着AI办公硬件的发展潮流。
市场表现方面,国际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未来智能在AI会议耳机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均位居行业首位,这无疑是对其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的最好肯定。
目前,未来智能已全面启动出海战略,通过旗下品牌viaim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北美及欧洲等地逐步搭建起了初步的销售网络,并积累了首批国际化的企业级用户。海外市场的拓展工作正稳步推进,未来智能正以其AI硬核实力,向世界展现中国科技的魅力。
5、E-bike先锋「特宙斯」:破浪前行,获5000万元Pre-A轮融资
绿色出行已成为全球共识,而电动自行车(E-bike)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浪潮中,中国E-bike厂商特宙斯正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吸引着全球的目光。5月13日,特宙斯宣布已成功获得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惠山科创领投,产业投资方英派斯以及老股东海益投资跟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拓展市场。
特宙斯成立于2022年,自创立伊始便将核心精力投入到电动自行车技术研发上。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无数次的尝试,他们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已历经18次重大迭代升级,零部件的设计与优化版本更是多达数千个。这种对技术和细节的极致追求,最终让他们成功打造出一款兼具美观与功能性的电动自行车——Tezeus C8,而且这款产品还支持可持续升级,极具前瞻性。
Tezeus C8在设计上亮点颇多,处处体现了特宙斯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它采用了特宙斯自主研发的磁吸式尾灯设计,并巧妙地与内置的毫米波雷达实现了无缝集成,这一雷达系统能够精准探测后方来车,极大地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在动力系统方面,Tezeus C8搭载了特宙斯自主研发的中置电机,这款电机具有体积小巧、运行噪音低、效率高等特点,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和舒适的骑行感受。
据了解,特宙斯生产的E-bike整车主要出口至欧洲市场,这正是全球对绿色出行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之一。在销售渠道上,特宙斯采取了线上独立站为主,线下门店为辅的策略。目前,他们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布局了35个线下门店,其中德国和荷兰的销售额占据了其海外销售的半壁江山。特宙斯正以其创新产品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在欧洲E-bike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向世界展现中国智造的实力。
6、AR眼镜创新力量「微光科技」:虚实交融,完成近5000万元Pre-A轮融资
5月14日,AR(增强现实)眼镜领域也传来了好消息。微光科技,这家将AI垂域智能体与AR技术深度融合的科技公司,宣布完成了近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由鼎翰投资独家领投。对于2023年才成立的微光科技而言,这笔融资无疑是其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获得融资后,微光科技将在两大战略方向上持续发力。首先是在技术研发层面,他们将聚焦新一代智能眼镜产品的开发。这些产品不仅将具备高分辨率的彩色显示功能,还将集成多模态感知系统,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和智能的虚实交互体验。据公司计划,2025年内,微光科技将推出2款全新的全彩智能AR眼镜,令人拭目以待。
其次是在用户服务方面,本轮融资也将为微光科技的“新智人计划”提供资金支持,为用户提供长达三年的保值焕机服务。通过完善的售后体系,微光科技致力于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构建用户对品牌长期的信任和忠诚。
微光科技的团队实力不容小觑,其成员中85%以上都具备五代智能眼镜的开发经验,这为其深厚的技术积淀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们推出的玄景MLVision M5智能AR夹片眼镜,以25.8克的轻量化设计成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巧的一款,搭载JBD单色MicroLED光引擎,支持86英寸虚拟大屏、AI翻译、阅读助手等强大功能。这款产品在2025年CES展会上被评为“AR轻量化趋势开创者”,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据创始人戴照恩透露,在后续两款全彩产品发布之后,微光科技将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广阔的海外市场,让全球用户都能体验到中国AR技术的创新魅力。
7、AI+机器人全能服务商「手滑科技」:童年智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在智能时代,机器人和AI的结合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儿童教育和陪伴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5月15日,致力于此的手滑科技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文广集团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也继续跟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AI大模型研发、硬件产线升级以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手滑科技自2017年成立以来,便以“IP+智能硬件”的独特模式切入儿童陪伴机器人市场。他们凭借对AI、AR等先进技术的娴熟运用,推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产品。例如,其开发的AR教育卡片“汤姆猫学英语”,通过趣味互动形式,激发了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多款具备数种卡通形象的AI陪护机器人,成为了孩子们忠实的智能伙伴。
随着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手滑科技并未止步于儿童市场。如今,他们的业务已逐渐拓展至成人情感陪伴以及AI可穿戴设备等更广阔的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近年来,手滑科技更是加快了转型步伐,逐步从B端技术服务商向C端产品领域发力,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智能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手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王格非拥有长达10年的AI+IP产品开发经验,曾参与多款头部IP机器人等项目的开发。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也在微电子、AI算法及工业设计等领域具备专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这为手滑科技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手滑科技正用科技力量,为人们带来更智慧、更有趣的陪伴。
8、智能机器人新锐「乐享科技」:厚积薄发,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
在智能机器人赛道上,一批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乐享科技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5月26日,乐享科技宣布已完成亿元级别的“天使+”轮融资,老股东经纬创投更是超额加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以及产品平台的量产化开发。
实际上,这已经是乐享科技今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了。早在今年2月6日,乐享科技就宣布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当时的融资总金额就已接近2亿元人民币。如此频繁且大额的融资,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这家新兴公司的强烈看好。
乐享科技由前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先生创立,尽管成立于2024年,但其发展势头迅猛。郭人杰先生在追觅科技任职期间表现出色,曾带领团队实现了年销售额从0到60亿元的突破,并成功推动品牌完成了高端化转型,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市场经验。
截至今年4月,乐享科技的团队规模已超过3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5%,而且这些研发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院校,拥有卓越的技术背景和创新能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乐享科技专注于家庭场景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并针对室内以及“室内+户外”两种典型的家庭场景,完成了两款产品平台的开发。一款是高度为50厘米、拥有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另一款则是具备稳定户外运动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W-Bot。这两款产品的推出,预示着乐享科技将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带来更多惊喜,助力构建更智能、更便捷的现代家庭生活。
9、智能短途出行领军者「坦途科技」:驰骋全球,获数亿元B轮融资
在绿色、便捷的智能短途出行风潮下,坦途科技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视野,成为了行业内的明星企业。5月29日,苏州坦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坦途科技”)宣布完成了数亿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追创创投。本轮融资完成后,坦途科技将着重加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突破,全力实现全领域自主开发,以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同时,公司还将加速新品类布局,重点发力酷玩车、高尔夫球包车等细分领域,持续开拓全球化市场。
坦途科技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短途出行场景的全球化创新科技公司。短短几年间,其全球版图不断拓展,已覆盖欧洲、北美、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过20万全球用户。与此同时,坦途科技的营收增长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2022年至2024年间,实现了连续翻倍增长,成绩斐然,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在全球短途出行市场,坦途科技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持续创新,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自2021年4月打造高端自主品牌NAVEE以来,其产品线持续迭代扩充,形成了N系列、V系列、S系列等七大产品系列,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坦途科技正用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为全球用户提供更智能、更环保、更愉悦的出行体验。
10、具身智能新锐「鹿明机器人」:蓄力腾飞,完成天使++轮融资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当前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前沿方向之一,它将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人深度融合,有望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5月30日,鹿明机器人宣布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本轮融资是鹿明机器人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也是半年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截至目前,其天使轮累计融资已接近2亿元人民币,如此密集的融资节奏,无疑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其巨大潜力的认可。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品及深化产业协同,加速与各产业方的深度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9月,由前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喻超先生创办,是一家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鹿明机器人的核心业务涵盖了机器人关节模组、视触觉模组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以及LUS、MOS两大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产品布局上,鹿明机器人于今年年初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已进入量产前准备阶段,其核心零部件更是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有望在年内批量出货。
鹿明机器人的快速崛起和密集融资,不仅展示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也预示着中国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正迎来新的突破,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1、AI影像未来探路者「光子跃迁」:跨越式发展,获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影像技术与AI的结合,正在重新定义我们记录和分享世界的方式。6月4日,深圳市光子跃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光子跃迁”)传来重磅消息:公司近日完成了数亿元的天使轮融资,追创创投参与投资。这笔巨额资金将重点投入到AI影像算法的研发、全球化布局以及智能硬件产品的量产准备,为光子跃迁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光子跃迁成立于2025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袁谦。尽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其团队实力却不容小觑。目前团队成员已超过百人,其中不少精英来自国内成熟的智能影像企业、头部手机厂商以及快消品行业的龙头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能力。
创始人袁谦透露,光子跃迁计划推出全新形态的相机,旨在满足Vlog创作者和运动爱好者的多样化使用场景。这款相机在设计上将与行业主流产品形成显著差异化,力求辐射更广泛的内容创作者群体。在技术方面,袁谦表示,该设备将搭载三到五项“从未公开的技术”,这无疑让人对光子跃迁的创新能力充满期待。
在定价策略上,面对GoPro、大疆等行业主流运动相机品牌主导的千元档市场,光子跃迁的第一代产品定位将相对高端,旨在以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体验赢得市场。据了解,其首款运动相机产品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光子跃迁的出现,无疑将为AI影像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无限可能,推动中国智能影像技术迈向新的高峰。
12、具身机器人领军者「宇树科技」:市值百亿,完成C轮融资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Unitree)无疑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6月19日,宇树科技宣布近期完成了去年底启动的C轮融资,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中国机器人企业的认知。本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及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宇树科技的大部分老股东也继续跟投,投前估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一直专注于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一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23年起,宇树科技更是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陆续推出了H1、H1-2、G1等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现了其在多形态机器人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
据报道,宇树科技在2024年的海外订单较2023年大幅增长,其中,在国内售价9.9万元人民币的G1人形机器人,在海外以约1.6万美元的售价成为了最畅销的机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机器人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销量已突破千台,实现了商业化落地的重要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9日,宇树科技曾向合作伙伴发布通知,宣布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筹备上市的广泛猜测,预示着这家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有望在资本市场迈出更重要的一步,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13、智能电动摩托车品牌「OMOWAY」:深耕东南亚,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
在智能出行领域,两轮电动车正以其便捷、环保的特性,成为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新宠。6月24日,OMOWAY宣布已完成数千万美元的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由真格基金、红杉中国、惠友资本联合投资,创始人何涛及核心团队也积极跟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OMO X的量产推进、东南亚本土化研发以及渠道建设,为OMOWAY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OMOWAY由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与前副总裁矫青春于2024年创立。团队汇聚了汽车智驾、摩托车制造及两轮电动领域的顶尖人才,并引入了原VIVO印尼负责人主导当地市场拓展,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印尼作为全球第三大摩托车市场,在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销量激增,成为了OMOWAY全球化战略的首站。
6月20日,OMOWAY在印尼雅加达举办了全球首发活动,隆重推出了首款智能电动摩托车原型车OMO X。该车搭载了OMOWAY自主研发的HALO全域智能架构,集成了ACC自适应巡航、一键泊车、数字钥匙解锁等汽车级智驾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骑行的智能化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OMO X还配备了行业首个两轮车碰撞辅助制动系统(CAB),显著提升了骑行安全性,为用户保驾护航。
在设计上,OMO X由小鹏P7前造型总监亲自操刀,打造出可变形态的车身,支持踏板、跨骑、旅行三种模式切换,能够灵活满足城市通勤与长途旅行的双重需求。创始人何涛表示,团队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不断优化产品适配性,目前本地供应链已全面就绪,量产车型将于下半年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率先登陆印尼市场。OMOWAY正以其创新产品和精准策略,在东南亚市场掀起智能电动摩托车的新浪潮,展现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实力。
总的来说,2025年第二季度的出海融资盛况,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企业积极拥抱全球化、以科技创新赢得世界的壮丽画卷。从智能机器人到AI硬件,从绿色出行到AR体验,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将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带向全球。我们坚信,在持续的创新驱动下,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闪耀光芒,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