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A助听器:十年5.33亿!高进口依赖,中国卖家新机遇
中东及北非(MENA)地区,作为全球经济版图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增长潜力正日益受到全球瞩目。特别是助听器市场,随着当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正展现出独特的市场机遇。对于众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跨境电商和制造企业而言,深入理解MENA助听器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无疑是制定有效“出海”策略的关键一步。
近期,一份海外报告对MENA地区的助听器(不含零部件和配件)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报告指出,受持续增长的需求驱动,该市场预计将经历一个稳健的扩张期。预测显示,从2024年到2035年,助听器市场的销量将以0.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逐步增长,而销售额则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市场销量预计将达到320万台,市场价值将达到5.33亿美元。这一预测为我们描绘了MENA助听器市场未来十年温和而持续的发展图景。
消费市场洞察:需求稳步增长中的区域差异
MENA地区的助听器消费市场在过去几年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尽管去年(2024年)该地区的助听器(不含零部件和配件)消费量出现了8.1%的小幅下降,这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回落,但从2013年到去年,整体消费量呈现出测量性的增长。在这十一年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3.7%。回顾历史数据,消费量曾在2023年达到330万台的峰值,并在去年有所回落。尽管如此,相较于2014年的水平,去年的消费量仍增长了62.6%,表明市场基础依然稳固。
从市场价值来看,去年MENA助听器市场营收降至4.79亿美元,较前一年减少了8.7%。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从2013年到去年,总消费价值以3.4%的年均增长率稳健上升。与2014年相比,去年的消费价值增长了52.0%。市场价值在2023年曾达到5.25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去年有所下降。
区域内的消费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特点。去年,土耳其以170万台的消费量,占据了MENA地区助听器总消费量的56%,是该地区最大的消费国。其消费量是以色列(35.7万台)的五倍之多。沙特阿拉伯以27.2万台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总份额的9%。
国家/地区 | 2024年消费量(千台)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土耳其 | 1700 | +2.1 |
以色列 | 357 | +15.2 |
沙特阿拉伯 | 272 | +11.3 |
在价值层面,土耳其同样以2.76亿美元的消费额领跑市场。以色列以5900万美元位居第二,随后是沙特阿拉伯。从2013年到去年,土耳其的消费价值年均增长率为2.2%。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0.6%和10.9%。
人均消费方面,去年以色列以每千人37台的助听器消费量位居首位,阿联酋以每千人22台紧随其后,土耳其则为每千人19台。从2013年到去年,以色列的人均消费增长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4%。其他主要消费国的人均消费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市场消费背后的驱动力与挑战:
MENA地区助听器消费的增长,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趋势在MENA部分国家也日益显现,老年人口的增加直接推高了对助听设备的需求。其次,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助听器从奢侈品逐渐转变为可及的医疗辅助设备。此外,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小型化、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
然而,不同国家间的巨大消费差异也反映出市场的复杂性。土耳其作为区域内的制造和消费大国,其市场发展相对成熟。而以色列、阿联酋等国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可能与其较高的医疗支出、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消费者对前沿医疗技术的接受度有关。对于沙特阿拉伯等国,虽然总消费量和增长率都可观,但如何在广阔的人口基数中进一步普及助听器,仍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课题。文化和宗教习俗、语言差异以及医疗基础设施的分布不均,都是跨境企业在进入MENA市场时需要充分考虑的挑战。
生产现状透视:区域产能集中,供应格局待变
在助听器生产方面,MENA地区展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去年,该地区的助听器(不含零部件和配件)生产量下降了11.5%,至120万台,这是在连续六年增长后,第四年出现下滑。总体而言,该地区的生产量在过去十一年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19年生产量同比增长15%,是增速最快的一年。生产量曾在2020年达到150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去年,生产量一直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以出口价格估算,去年助听器生产总值显著下降至1.95亿美元。回顾所分析的时期,生产总值同样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0年生产量同比增长30%,增速最为突出。生产总值在2021年达到2.83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去年,生产总值则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土耳其是MENA地区助听器生产的绝对主力,去年生产了110万台,占该地区总产量的94%。这使得土耳其的助听器产量远超第二大生产国科威特(6.7万台)十倍以上。从2013年到去年,土耳其的助听器生产量保持相对稳定。
本地生产的挑战与机遇:
MENA地区的助听器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土耳其,这反映出该区域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土耳其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使其能够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生产量的波动也提示了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技术升级压力、原材料成本波动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MENA地区的生产格局意味着:一方面,本地生产能力相对有限,为进口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土耳其的强大生产能力也可能构成一定的竞争。中国企业可以考虑与土耳其等国的生产商进行技术合作、联合生产,或者利用自身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在MENA地区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或组装工厂,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市场,降低贸易壁垒,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进口格局解读:区域市场对外部供应依赖度较高
MENA地区的助听器进口市场在经历连续三年增长后,去年(2024年)出现了3.6%的小幅下降,进口量降至190万台。不过,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口量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2019年进口量同比增长39%,增速最为显著。进口量曾在2023年达到200万台的峰值,随后在去年略有回落。
在价值方面,去年助听器进口额小幅下降至2.49亿美元。总体而言,进口价值呈现出韧性增长。2021年进口额同比增长36%,增速最为突出。进口额曾在2023年达到2.49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随后在去年有所下降。
去年,土耳其(65.1万台)是最大的助听器进口国,其次是以色列(36.4万台)、沙特阿拉伯(27.3万台)、阿联酋(23.1万台)和埃及(9.3万台)。这五个国家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83%。伊拉克(6.5万台)、阿尔及利亚(5.2万台)和摩洛哥(5.1万台)紧随其后,分别占总进口量的8.7%。
主要进口国(2024年) | 进口量(千台)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土耳其 | 651 | 温和增长 |
以色列 | 364 | +15.3 |
沙特阿拉伯 | 273 | 温和增长 |
阿联酋 | 231 | 温和增长 |
埃及 | 93 | 温和增长 |
在价值方面,土耳其(7900万美元)、以色列(5600万美元)和沙特阿拉伯(4200万美元)是去年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额的71%。从主要进口国来看,沙特阿拉伯在进口价值方面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为10.8%,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进口价格分析:
去年MENA地区的助听器进口均价为每台128美元,较前一年上涨了3.5%。尽管如此,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口价格仍呈现出可察觉的下降。2014年进口价格曾出现11%的显著增长,达到每台181美元的峰值,但在2015年到去年期间,进口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去年,阿尔及利亚的进口均价最高,为每台175美元,而伊拉克则最低,为每台41美元。从2013年到去年,阿联酋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3.9%,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进口价格则有所下降。
对跨境贸易的启示:
MENA地区对助听器的高度进口依赖,为全球供应商,尤其是中国制造商和跨境电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进口量的持续增长,反映出本地生产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多样化、高质量产品的追求。进口价格的波动和地区差异,提示中国企业在制定出口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和对价格的敏感度。
高价格的进口国可能更倾向于高端、品牌化的产品,而低价格的进口国则可能对性价比高的产品有更大需求。中国企业应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了解各国的具体需求和支付能力,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方案。同时,关注关税政策、贸易协定以及非关税壁垒,合理规划物流和分销渠道,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直接触达消费者,都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出口动态聚焦:区域内贸易活跃度提升
MENA地区的助听器出口市场在过去四年中持续增长。去年(2024年),该地区助听器(不含零部件和配件)的出口量增长了61%,达到10.7万台。总体而言,出口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长89%,增速最为突出。在回顾期内,出口量在去年达到峰值,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价值方面,去年助听器出口额略微下降至1400万美元。总体而言,出口价值也呈现出强劲增长。201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75%,增速最为显著。出口额曾在2023年达到1400万美元的峰值,随后在去年小幅下降。
去年,土耳其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出口量为8.5万台,接近总出口量的79%。阿联酋(9100台)以8.5%的份额位居第二,其次是以色列(6400台)。巴林(1700台)的出口份额相对较小。
从2013年到去年,土耳其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3.6%。与此同时,巴林(+35.1%)、以色列(+20.6%)和阿联酋(+6.9%)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其中,巴林以35.1%的复合年增长率成为MENA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在此期间,以色列(+3.1个百分点)和土耳其(+1.8个百分点)在总出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加,而阿联酋(-7.8个百分点)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其他国家的份额在分析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土耳其(990万美元)仍然是MENA地区最大的助听器供应国,占总出口额的72%。以色列(110万美元)以8.2%的份额位居第二,其次是阿联酋,占7.2%。从2013年到去年,土耳其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16.7%。以色列和阿联酋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5.9%和3.5%。
出口价格分析:
去年MENA地区的助听器出口均价为每台129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39%。从2013年到去年,出口价格呈现出温和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7%。不过,在此期间也记录了一些显著波动。2023年出口价格曾出现61%的显著增长,达到每台211美元的峰值,随后在去年显著回落。
不同出口国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供应国中,巴林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台392美元,而阿联酋的出口价格最低,为每台109美元。从2013年到去年,土耳其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2.7%,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则有所下降。
区域出口潜力的思考:
MENA地区助听器出口量的显著增长,尤其是土耳其作为主要出口国,表明该地区在助听器产品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国家正在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生产和分销中心,不仅满足本地需求,也开始向周边市场辐射。出口价格的波动和国别差异,则反映了市场竞争、产品定位以及贸易策略的多样性。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MENA地区的出口动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们可以观察到,该地区不仅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贸易伙伴和竞争者。了解其出口产品的类型和目标市场,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评估市场竞争态势,并寻找合作或差异化竞争的机会。例如,可以探索与当地的出口商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或者通过技术输出和品牌授权,参与到MENA地区的出口产业链中。
综合洞察与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MENA地区的助听器市场,在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土耳其在消费和生产两端都占据主导地位,而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则在人均消费和进口增长方面表现突出。该市场对外部供应的较高依赖度,以及区域内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市场格局。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开拓MENA助听器市场,需要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深入市场调研,精准定位需求。 MENA地区幅员辽阔,文化、宗教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例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可能对高端、智能化、个性化的助听器有更大需求;而埃及、伊拉克等国则可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和耐用性。中国企业应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功能、设计、价格、品牌和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偏好。
- 重视产品本地化,提升用户体验。 除了技术和质量,产品的本地化是赢得MENA市场的关键。这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语言支持、操作界面的本土化设计、符合当地文化审美的外观、以及适应炎热气候的材质选择等。此外,考虑到部分国家宗教信仰的特殊性,产品设计应避免任何可能引发不适的元素。
- 灵活运用渠道策略,拓展市场覆盖。 传统分销渠道与新兴电商平台相结合,将是有效的市场拓展方式。与当地的医疗器械经销商、听力中心、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快速进入专业医疗渠道。同时,利用TikTok Shop、Shein等新兴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当地的本土电商平台,直接触达消费者,扩大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在阿联酋、沙特等电商渗透率较高的市场,线上渠道的潜力不容忽视。
- 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合规运营。 MENA各国在医疗器械进口、注册、销售等方面都有各自的法规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市场前,务必了解并遵守当地的质量认证标准、产品注册流程、关税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定,确保合规经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深化区域合作。 MENA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寻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转移、产业合作等框架下的机会,探索在当地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技术支持团队,甚至考虑与当地伙伴共同投资建厂,以更深层次地融入当地产业链和价值链。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也能增强品牌的本地化形象和信任度。
MENA助听器市场虽然体量相对有限,但其稳定的增长潜力、对外部产品的依赖以及独特的区域消费特征,为有准备的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值得探索的蓝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坚持客观分析、积极应对,方能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中国企业的出海新篇章。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可关注此类动态,为市场布局提供参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