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老板:公司不是家,人迟早走!
一个好的团队,就像人生旅途中的一间“驿站”,有人来,也有人往。这几年,我愈发深切地接受并理解了这个朴素的道理。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人才流动已成为常态,企业也正逐渐从过去那种固化的“家”模式,转变为更加开放、灵活的合作平台。
前阵子,团队里一位一起并肩作战了一年多的小伙伴选择了离开。没有丝毫的争执,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纠葛,从我的角度看,这一年多来,我们更多的是默契配合,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她的感谢,感谢她为团队所做的贡献,也完全理解她这一路走来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创业的征途上,没有谁是容易的,心力交瘁的感觉,旁人或许难以感同身受。
上周,一位同行朋友与我闲聊时,也无意中提到了我们团队的一个特点。他觉得我们将所有的工作流程、运营方法都尽可能地公开透明,让每一位小伙伴都能完整地理解和熟练掌握,这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种担忧:“你们这样做,会不会有小伙伴学到一身‘武艺’之后,就想着自己出去单干,导致团队人员流动性特别大,不够稳定呢?”
对于这种担心,我心里是完全没有波澜的。因为我们早就不是旧时代里那种把人束缚在土地上的“地主富农”了,我们的小伙伴也绝不是那些只能被牵着鼻子走的“牛马长工”。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工作,本质上就是一场基于共同目标的合作。既然是合作,那就必然有合作开始的时候,也迟早会有合作结束的那一天。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为我们贡献了一段时间的精力与智慧,就必须被我们永远地绑定住。
所以,每一个新伙伴加入团队的第一天,我都会很坦诚地对他们说:“你们迟早都会离开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丧”,但其实我希望传递的是一种开放和祝福。我接着会说:“未来,你们可能会选择自己创业,去闯出一番天地;也可能去往一个更广阔、更适合你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我唯一希望的,是大家在团队里的这段时间,能够开开心心的,付出自己应尽的努力,也能收获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
说句真心话,就连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把公司当成过“家”。创业,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丰富的人生经历,是生命某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一份工作,就像搭上了一艘船,你可能是船长,也可能是水手,但船总有靠岸的那一天,每个人也总有下船的时候。小伙伴是这样,我自己更是如此。随着年龄渐长,我开始更加从容地接受这种自然规律。因此,我倍加珍惜与每一个小伙伴共同奋斗的时光,珍视并肩作战的革命情谊,也坚决拒绝任何悲观的情绪。在我看来,每一次的相聚与别离,都是人生独特的风景。
这个公众号的读者,大多数都像我一样,是摸爬滚打在创业路上的同路人。很多朋友都曾向我咨询过各种关于“人”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如何培养新人让他们快速成长,又该如何留住骨干,甚至还有人问过如何“防着人”……这都反映了大家在团队管理上的困惑。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特别是跨境电商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人才流动性非常强的行业。离钱越近的地方,这种流动性似乎就越明显。
但在拥有了上述这些“认知”之后,我的心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稳和积极。我的核心工作重心,也从过去那种“抓人、管人”的思维,转变为不断建立那些几乎永恒不变的东西——比如流程、制度、企业文化和方法论。通过构建这些稳固的基石,我们就能大大减少个体变动所带来的冲击。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开放的心态,正是构建韧性团队的关键。
过去的两三年,我一直在努力减少自己在团队中的个人色彩和影响力。我甚至有过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了团队,希望大家的工作依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不受任何影响。所以,我们的日常工作流程,包括市场推广的策略执行,都在尽力排除掉对某个特定个体的依赖。
之前也有同行朋友让我帮忙推荐人才,我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前提是你们得先拥有一个自己稳定的、靠谱的、经过验证且真实可靠的商业模式,一个真正能够让参与其中的人切实受益的平台。事实上,我们自己内部也正是这样做的。当然了,之前也有小伙伴表达过一些顾虑,他们觉得我们的运营逻辑和做事方式,跟大多数同行不能说完全不一样,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他们担心时间久了,会不会因此而限制了自己的视野,或者难以适应其他公司的模式。今天,对于这个问题,我正好可以再深入谈谈我的看法。
我从来不认为我们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或者说绝对完美的。事实上,我也从来不鼓励大家过分纠结于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技术细节。我更希望传递和分享的,试图让大家理解的,是这些具体方法背后所蕴含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因为在我看来,即使未来你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团队工作,这些深层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通用性和可重复利用价值的。这才是真正能够沉淀下来,对个人职业生涯产生长期积极影响的“宝藏”。
上上周,我跟一位老友在饭桌上聊天,席间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的这套方法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是完全靠自己摸索出来的,还是跟什么人学习得来的?”
我坦诚地告诉他,目前我们团队这套相对成熟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当年一段短暂却宝贵的经历——我曾有幸进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在那里,我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一个机构是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的,如何精细化分工的,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招生宣传的。虽然我现在从事的行业与当时大相径庭,但那些关于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和用户心理的底层逻辑和核心原则,却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所以,直到今天,我对那家前司依然心怀感激,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商业运作模式的窗户。
人与人之间的相聚,往往是因为共同的认知、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而选择分开,则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无论是职业发展方向的变化,还是个人生活阶段的调整。但无论怎样,上船与下船,皆是缘分使然,皆是自然规律。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新媒网跨境获悉,越来越多有远见的团队管理者,正积极拥抱这种“聚散皆自然”的理念,将团队建设重心放在打造韧性、开放和学习型组织上,而非一味追求所谓的“稳定不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