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欧盟碳税巨变!80国紧急应战,中国亮剑!

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的挑战,正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如何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向更可持续的绿色模式转型,已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在这一背景下,碳定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媒网跨境获悉,欧盟正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碳定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随着其备受关注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将于2026年初正式生效,欧盟在这一领域的努力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体现在即将落地的边境碳税上,更在于其通过国际合作,与四十多个国家携手探索构建排放交易体系(ETS)的深入实践。
全球碳定价: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
碳定价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为碳排放设定一个“价格”,从而激励企业和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积极投资于清洁技术和绿色产业。这种机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减排成本,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ETS)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经积累了近二十年的丰富经验。它基于“总量管制与交易”的原则,对电力、钢铁、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设定了碳排放总量上限。企业需要购买排放配额,如果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需在市场上购买更多配额;如果排放量低于配额,则可以将多余配额出售,从而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碳市场。这一体系的成功运行,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然而,在全球碳定价体系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一个挑战也随之出现:如果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标准和成本远低于欧盟,那么欧盟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劣势。这可能导致“碳泄漏”,即高排放产业转移到碳成本较低的地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欧盟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从2026年1月起,欧盟将逐步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其核心目的在于减轻欧洲生产商的竞争压力,确保碳成本在欧盟内部和外部的公平性,并进一步激励全球贸易伙伴共同提升减排水平。
绿色浪潮:全球多国积极响应
放眼全球,碳定价的实践正在加速普及。根据世界银行在2025年发布的碳定价报告,当前全球已有约28%的温室气体排放被纳入了碳定价机制。令人振奋的是,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引入了碳市场或排放交易体系,而这一数字在2005年时仅为10个。这组数据充分展现了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共识与行动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国家在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南美洲的巴西和西亚的土耳其都已批准了与碳市场相关的法律,为本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亚洲的日本也积极响应全球绿色发展潮流,将其原有的自愿性碳减排机制逐步升级为更具约束力的强制性排放交易体系,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其国内企业的减排行动。
欧盟官员们对全球碳定价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特别关注墨西哥的进展,希望在今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之前,墨西哥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北美地区的绿色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智慧:建设富有特色的碳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自身国情的碳市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行动。
今年3月,中国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首次将铝、钢铁、水泥等多个高排放行业纳入其中。这些行业正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所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此举不仅是对自身“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回应,也为相关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化激励,促使其加快技术升级,减少碳排放。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推进一套科学严谨的碳核算框架的制定工作。这套框架将包含50余项具体标准,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成型。它的建立将为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提供更为统一、透明和可信的依据,从而有效支撑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和高效管理。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欧盟气候事务专员沃普克•霍克斯特拉先生指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成功实践以及即将生效的碳边境税所带来的“实施效应”,共同促使了全球更多国家建立起自身的碳定价机制。他认为,这种势头正在不断增强,碳定价正日益成为一个高效的“外交工具”,能够促进各国在气候行动上形成更大合力。霍克斯特拉先生还透露,中方对欧盟的碳市场运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正在积极交流经验,共同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公平与合作:共谋全球绿色未来
尽管碳边境税的初衷是推动全球减排,但其单边性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些讨论。包括巴西、印度以及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欧盟碳税可能对自身经济发展和贸易产生的影响表达了各自的看法。他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维护公平贸易原则以及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之间,找到一个更为平衡和共赢的解决方案。
新媒网跨境认为,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是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作为即将于下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的东道主,南美洲国家巴西正积极倡导一种更具协作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碳定价路径。巴西财政部提出了一项富有远见的国际“联盟”倡议,希望能邀请欧盟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加入,共同商讨并制定碳排放交易体系和碳边境关税的统一标准。
巴西的提案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创新理念,体现了对全球公平和共同发展的关切。例如,它建议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对较低收入国家的碳边境费用进行适当下调,甚至对最贫困的国家实行豁免。此外,巴西还提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将部分进口税收入用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以支持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绿色转型。尽管欧盟此前曾考虑过类似的想法但未能采纳,但这一提案再次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向了南北责任分担与国际合作,呼吁全球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包容、互利共赢的气候治理体系。
巴西财政部负责推进此项提案的官员拉斐尔•杜伯克斯先生强调,尽管欧洲在碳定价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其他国家共同分担这一责任和负担,将更有助于全球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共享的理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在推进全球碳定价的进程中,各国对如何借鉴欧盟创新基金的经验表现出浓厚兴趣。该基金将碳市场所得收益有效输送回减碳项目中,成功实现了碳减排与绿色投资的良性循环。例如,巴西计划将其重工业排放许可出售所得的收入,专门用于支持国内的雨林保护项目,这是一种将环境成本转化为生态效益的创新模式,展现了绿色金融的巨大潜力。
此外,欧盟的官员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将监测与报告系统与碳市场本身进行更紧密的整合,以确保碳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市场上的排放配额数量,以维护碳市场的稳定和有效性。他们尤其关注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希望能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经验分享,帮助这些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绿色发展进程。鉴于许多国家在公共服务体系能力方面的差异,欧盟也在积极推动更具区域性的合作方式。一位欧盟官员提到:“放眼东南亚或拉丁美洲,对于那里的一些小国而言,尝试寻求协同合作不无道理。”这表明了欧盟在气候治理中,越来越重视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的重要性,力求构建一个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网络。
世界银行主导的智利市场实施伙伴关系项目经理玛丽亚•何塞•加西亚女士在访问布鲁塞尔时曾表示:“欧盟在排放交易体系方面经验非常丰富。你们已经有20年的经验了。我们希望复制其中的多个方面,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的渴望,共同推动全球碳定价机制向更高水平发展。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全球碳定价机制将朝着更加协同、普惠的方向发展。随着各国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对绿色经济转型需求的日益增长,碳市场将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智慧,一个更加公平、高效的全球碳定价体系终将建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6-eu-carbon-tax-hits-80-nations-china-act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