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I社交洗牌:Chai月活破700万,日本Saylo狂飙97%!
进入2025年下半年,AI社交领域无疑是科技圈最受瞩目的赛道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虚拟陪伴、智能互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也驱动着AI社交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究竟哪些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有哪些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新媒网跨境特此为您带来最新的8月AI社交榜单深度解析,希望能为您的行业洞察带来新的启发。
为了给各位跨境同行提供最精准的行业动态,我们新媒网跨境会持续关注那些以AI驱动社交互动为核心功能的产品。无论是手机应用还是网页端平台,只要它们近一个月的访问量或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0万,都会被纳入我们的观察范围。我们的数据分析主要来源于专业机构的产研报告,并会结合点点数据、Sensor Tower等权威第三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力求为大家呈现最真实的市场图景。
基于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核心体验,我们将AI社交产品细致地划分为四类,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市场格局和产品特性。它们分别是:聚焦沉浸式故事体验的“AI角色扮演”,例如国内大家熟悉的“星野”;强调人机之间长期情感连接的“AI虚拟伴侣”,像国际上很有代表性的“Replika”;专为游戏玩家提供陪伴与策略支持的“AI游戏陪玩”,比如“逗逗游戏伙伴”;以及紧跟潮流、以克隆明星网红IP为核心的“AI明星/网红分身”,像“X EVA”这样,旨在为粉丝提供“看、聊、玩”一体化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这样的分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把握不同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用户价值。
App 榜单:市场格局变迁,新秀力量崛起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一些头部应用的用户活跃度略有波动,但我们新媒网跨境观察到,仍有如“Chai”这样的产品逆势而上,月活数据持续增长,带动其榜单排名的显著提升。同时,一些新秀力量也表现抢眼,例如“Sweet AI”一经入榜就直接冲进了前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场正展现出新的活力。“Saylo”以近乎翻倍的月活增速强势登顶,这强烈地预示着日本用户对AI社交的需求正在被加速激活,这对于我们中国出海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新蓝海。
从产品形态上看,AI社交与真人社交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体现在AI陪伴产品开始融入真实的社交关系,也包括传统社交应用积极引入AI技术,以丰富用户的互动体验。这两种路径正在形成一种双向奔赴的局面,预示着未来社交形态的更多可能性,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社交体验。
详细解读:下载量与月活数据背后的市场脉动
具体到下载量,本月共有6款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下载量突破百万大关,比上月又增加了一款,这再次证明了海外市场对AI社交产品的旺盛需求。其中,新入榜的“Sweet AI”尤为引人注目,8月份下载量达到了154万次,环比增幅更是高达74.9%。据外媒披露的信息,这款应用的开发商位于中国香港,其当月下载量的主要贡献地集中在印度、巴西和美国等潜力巨大的市场,这些地区的用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整体而言,上榜产品的平均涨幅保持了正向,但在一些头部产品中,下载环比为正增长的并不多。比如我们国内的“星野”,虽然以47.8%的下载环比涨幅冲到了增速榜前三,但由于上月基数相对较小,对月活数据的整体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同期月活数据略有下滑。除了“星野”,像“Character.AI”、“PolyBuzz”、“Talkie”、“猫箱”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头部产品,月活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或许也预示着AI社交产品在用户留存和活跃度提升方面,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反倒是榜单中部的产品“Saylo”,以惊人的96.7%环比增长速度,一举夺得了增速榜的榜首位置,其发展势头令人瞩目。而上个月还呈现整体正增长态势的虚拟伴侣品类,本期也仅有“EVA Character AI & AI Friend”保持了正增长,这说明市场竞争正变得日益激烈,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成为关键。
一年斥资2000万美元获客:进击的“Chai”能否突出重围?
在榜单前列,美国公司“Chai”的强劲势头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它本月排名跃升2位,来到了第四名,月活跃用户数更是突破了700万大关。自我们新媒网跨境首次将其纳入观察以来,这款产品的月活数据就一直保持着持续上涨的态势,其增长曲线令人印象深刻。据公开信息显示,“Chai”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其背后是一个精简却高效的11人团队,这支小而精的队伍却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Chai”产品的一大亮点是高度重视“用户可控AI”的理念。根据其规划,他们希望在今年将SFT(监督微调)和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的训练理念产品化,让用户能够间接参与AI角色的训练过程,使每个AI角色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作品”。这种强调用户共创的模式,不仅能提升用户的参与感,更能让AI角色更具个性化和情感深度。
在具体功能上,现在的“Chai”不仅支持用户通过编辑故事背景、开场白等信息来精心塑造AI角色,甚至还支持创建者与AI进行“预先对话”,以确保AI角色的回应能够完全符合预期。这就像在发布一个新作品前进行预演,确保了质量和效果。当AI角色正式发布后,每位用户在与AI对话时,都可以通过重新生成回答、直接指导AI如何回应,甚至亲自编辑AI的回复等功能,不断地为AI提供反馈。这种持续的用户反馈机制在收集大量用户交互数据的同时,也让AI角色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留存。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Chai”的首周留存率达到了40%,而四周留存率也达到了25%,这样的数据在业内可谓十分亮眼,充分证明了其产品策略的有效性。
“Chai”至今已完成了多轮融资,总融资额高达5500万美元,这笔资金无疑为其未来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他们更是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今年集中发力市场增长,铆足了劲要在大赛道中冲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去年还特意聘请了曾在字节跳动担任增长主管的Marco Fernandez这样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足见其对增长的重视程度。他们更是明确规划,将投入2000万美元用于市场获客,这一大手笔投入,目标直指追赶目前行业领先者“Character.ai”及“Talkie”的营销投入水平。据“Chai”团队内部预估,这些头部产品的年度营销投入大约在2000万至4000万美元不等,“Chai”的这一系列布局,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他们来了,并且是带着十足的诚意和决心而来。如今,“Chai”也是为数不多的几款单月下载量仍能维持在百万量级的产品之一,其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反观国内市场,多数AI社交产品本月月活数据有所下滑,尤其像“猫箱”、“星野”、“筑梦岛”等,都出现了三成以上的月活降幅。这可能与市场趋于理性、用户选择更多元等因素有关。但令人欣喜的是,内购收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其中“猫箱”的内购收入还环比增长了6%,达到了119万美元,这体现了国内用户在AI社交产品上的付费意愿依然强劲,也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市场起风了?“推し”文化与AI社交的碰撞
再来看看日本市场,“Saylo”以96.7%的月活环比增幅,一举摘得了增速榜的榜首,其月活跃用户数也突破了50万大关,这股强劲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据外媒点点数据显示,今年8月,“Saylo”在日本、中国台湾、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谷歌应用商店下载榜单上表现出色,尤其在日本,一度冲进前十名,这无疑是其本土化策略成功的最好证明。从应用商店的介绍来看,“Saylo”是一款主打与用户心中的“推し”(日语中指自己特别喜欢的角色或偶像)建立联系的AI社交应用。除了基础的AI聊天功能,它还内置了角色群聊、动态社区、短动画生成、图片生成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虚拟互动空间,满足粉丝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日本市场目前还不是AI社交的传统热门区域,除了“Saylo”,目前榜单上对日本市场有所布局的,也只有我们熟悉的百度旗下的“SynClub”和“Lovey Dovey”,但它们目前在全球月活榜单上仍处于相对中后部的位置。我们新媒网跨境此前曾分析指出,日本本土成熟的恋爱游戏和虚拟偶像文化,可能已经显著提高了日本用户对类似内容产品的消费标准。这就意味着,AI社交厂商若想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在玩法设计上更具创新性,并进行深度本地化运营,才能满足挑剔的日本用户。
“Saylo”巧妙地打出了专属“推し”社交的卖点,深度契合了日本特有的粉丝文化。而“Lovey Dovey”则以其官方推荐角色独具特色,吸引了一批忠实用户。更有意思的是,“SynClub”更是推出了陪睡ASMR、多达100多种声音选项、AI生成漫画以及AI生成动态卡牌等一系列极具本土化洞察力的功能,几乎是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可以说,各家为了争夺日本市场,都铆足了劲,从用户心理和文化特点出发,进行深度创新。近期我们还了解到,日本本土厂商Odd Number也推出了一款结合了AI Vtuber、AI社交和乙女游戏玩法的创新产品,他们甚至邀请了多位日本知名声优和插画师参与打造,力求打造出高品质的本土化精品。面对本土厂商的强势入局,海外厂商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打好本地化这张牌,将是他们在日本市场取胜的关键。
真人社交与虚拟陪伴交汇:未来社交新趋势?
在上月普遍增长之后,8月AI虚拟陪伴产品的整体月活数据略有下滑。然而,这一品类近期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无疑是真人社交与AI社交功能的深度融合,这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例如,“Tolan”这款产品已经引入了真实好友机制。当用户之间互加好友后,不仅可以访问对方的“星球”,还能与对方的“Tolan”(即AI伙伴)进行互动,这使得AI体验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私密空间,而是延伸到了熟人社交网络之中。这种巧妙的设计,让AI角色不仅是用户的私密陪伴对象,更成为了真实社交关系的一部分,从而显著增强了用户粘性与长期留存的动力,也为AI社交带来了更多情感层面的连接。
与此同时,传统的熟人社交产品也在积极拥抱AI技术,以期提升互动质量并丰富用户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举个例子,互联网巨头腾讯近期在海外投资了一款虚拟养宠App“Pengu”。在这款应用中,用户可以多人共同养育一只虚拟宠物,而“Pengu”正是尝试用AI技术来“激活”这些宠物。用户可以自主赋予宠物独特的人格,并与它们进行交互,从而创造出一种多人共享的AI互动体验,让虚拟宠物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AI社交产品融入真实关系,还是传统社交产品引入AI元素,这两种路径似乎正在形成一种“殊途同归”的交汇,共同指向未来更加多元、智能的社交模式,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连接和情感需求。
Web 榜单:流量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网页端榜单方面,本月我们统计到共有24个产品上榜,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并没有新产品入围,且各产品排名变动也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网页端市场格局的初步稳定。从访问量维度来看,上期领跑增速的区块链AI社交产品“Dippy”和“Emochi”,在本期继续以104.6%和34.12%的环比增速,包揽了增速榜的前两名,表现依旧强劲,可见区块链技术与AI社交的结合,正催生出新的市场增长点。
据外媒Similarweb数据显示,“Dippy”在8月的访问量大幅上涨至近300万次,尤其在西亚国家阿联酋,访问量环比增长了惊人的727.42%,一跃成为其最大的流量来源国,这显示了中东市场对新兴科技的巨大热情。不过,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Dippy”官方宣布网站访问量大涨的推文下方,也有一些用户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流量未必全部来自真实的新用户。他们猜测,其中一部分可能来自其所属的TAO社区成员为了支持项目,反复访问、截图或进行测试所造成的“虚高”活跃度,这提醒我们在分析数据时需要保持审慎,擦亮眼睛,分辨出真实的增长动力。
而“Emochi”的网页端流量,则主要体现为美国流量占比的显著提升,其访问量正式超越巴西,成为了“Emochi”的第一大流量来源国,这显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深耕见效,也证明了美国市场对于AI社交产品的巨大接纳度。此外,“PolyBuzz”也延续了上个月的增长势头,环比增长了18.33%。虽然“Linky”和“Chai”的环比涨幅相比上月有所收缩,但它们依然成功跻身增速榜前五名,可见其市场基础依然稳固,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据主要来源于SimilarWeb、点点数据、Semrush、广大大等第三方平台。由于数据采集和统计方式的差异,这些数据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各位跨境同行参考,希望能为大家的决策提供有益的洞察。
总的来看,无论是移动应用还是网页平台,AI社交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了活力与机遇。产品形态的持续创新、AI技术与真人社交的加速融合,以及全球不同市场用户需求的激活,都预示着这个赛道充满无限可能。对于我们中国出海的创业者和开发者而言,如何精准把握用户心理,提供更具温度和深度的AI社交体验,同时注重本土化运营和创新,将是制胜未来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期待AI社交为人类的连接和互动带来更多美好的变革,共同描绘数字时代社交新图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5-ai-social-shift-chai-7m-mau-saylo-97-up.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