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沃森AI!贡献35%营收逆势增长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以南约15英里处,IBM的阿尔马登(Almaden)研究实验室静静地坐落在一座翠绿的山顶上。通往实验室的狭窄山路上,没有任何标志指引,也无从判断这里是某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研发重地,更无法从其内部察觉到,这家公司曾一度在个人电脑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科技巨头,IBM曾以硬件为核心,专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大型机的销售,并在聚光灯下屹立数十年。然而,如今的IBM已经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战略转型,转向了一个鲜有人能完全理解的领域——认知计算。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所食用的食物、服用的药物以及医疗诊断的背后,都能发现IBM的印记。正如其阿尔马登研究实验室一样,IBM的贡献往往不露痕迹,但若仔细观察,其工作成果——尤其是来自阿尔马登实验室的研究——已无处不在。
新媒网跨境获悉,认知计算业务,囊括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在2024年为IBM贡献了810亿美元总收入的35%。这已成为IBM内部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尽管公司整体销售额仍在下滑。IBM阿尔马登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韦尔瑟(Jeffrey Welser)指出,认知计算是IBM未来增长的核心焦点。阿尔马登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百名研究人员在阿尔马登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复杂算法以及支持更快、更强大自学习系统的芯片组。这里与硅谷其他充斥着平衡车和乒乓球桌的科技园区氛围迥异,更像是一所没有学生的大学校园。走廊宁静整洁,那些被授予终身职位的“教授们”——即IBM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各自独立的办公室里专注于代码编写。
尽管IBM仍然是服务器和大型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技术持续为银行和航空预订系统提供动力,并且在网络安全和云计算等领域也拥有专业团队,但要理解为何公司将认知计算视为其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回溯到2011年。那一年,IBM的人工智能“沃森”(Watson)在著名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击败了人类选手。
“沃森”在《危险边缘》中的胜利,其意义远超下棋取胜。早在1995年,IBM的另一款人工智能“深蓝”(Deep Blue)通过计算所有可能的走法并选择最佳方案,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然而,“沃森”若想参与《危险边缘》节目,它必须学会理解自然语言、解读谜语,并用连贯的句子回答问题——这些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IBM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便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然而,“沃森”的胜利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如果IBM能够教会“沃森”掌握赢得一场复杂智力问答节目所需的一切知识,那么还有什么是它不能学习的呢?
韦尔瑟表示:“部分原因在于展示了计算机除了数据计算之外,还能完成更多任务。人类大脑不擅长处理大量数据,但在玩游戏、制定策略、理解谜语和自然语言、以及识别人脸等方面表现出色。因此,我们研究如何让计算机也能做到这些。”
在《危险边缘》比赛结束后不久,包括阿尔马登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内的IBM研究人员,开始训练“沃森”阅读专利数据库和医学期刊摘要。在药物研究中,任何给定分子可能拥有多达100个同义词——包括品牌名称、通用名称、以及不同的化学结构。研究人员教授“沃森”识别这些同义词,同时训练其理解语境。韦尔瑟举例:“如果它在文档中读到‘困倦’一词,它必须理解这种困倦是原因、影响、副作用,还是药物试图阻止或达到的效果。”这项功能目前已集成在“沃森探索顾问”(Watson Discovery Advisor)中,并被制药行业的研究人员广泛应用。
“沃森”所学习和掌握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其强大的认知能力也使得IBM在食品安全和基因组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例如,IBM在2024年与美国玛氏公司(Mars Inc.)合作成立了一个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指纹”,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方式,以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这项研究的大部分开创性工作,正是在阿尔马登实验室进行的。
在医疗健康领域,IBM也展现了“沃森”的巨大潜力。公司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合作,让医学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沃森”获取基于最新癌症研究的详细诊断和治疗方案。在放射学领域,“沃森”能够迅速处理数千张医学图像,协助医生找出与特定诊断相关的MRI扫描结果。甚至在招聘、市场营销工具和约会应用中,也能见到“沃森”的身影。这款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账户上的语言,从而判断出用户的性格特征。
为了测试“沃森”的有效性——同时也出于乐趣——阿尔马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曾将电影《星球大战》的剧本输入“沃森”,以期分析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结果显示,机器人C-3PO在神经质量表上得分很高,而绝地武士则倾向于低分;在焦虑量表上,C-3PO同样名列前茅;至于自信程度,尤达大师(Yoda)则超越了所有角色。
阿尔马登实验室负责“沃森”项目组的工程师拉玛·阿基拉茹(Rama Akkiraju)表示:“这关乎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类。例如,如果我试图向您推销某种商品,我能提前知晓您感兴趣的类型,并仅向您提供与您相关的产品。”对于一台计算机而言,这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然而,“沃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计算机,它实际上是一种软件。将“沃森”理解为存储在云端的、能够执行不同任务的算法集合,或许更易于理解。这些算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搭配,以解决各种问题——就像一支军队,每位“士兵”都拥有不同的技能。正是凭借这些由更快、更高效芯片驱动的算法“大军”,IBM坚信其未来将在此奠定。
尽管战略转型前景广阔,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的十年间,IBM经历了裁员和收入下滑。2011年,公司在全球拥有近45万名员工,而如今这一数字降至约37.7万人。2024年,外媒报道称,IBM的销售额已连续第16个季度下滑,降至187亿美元。IBM首席财务官马丁·施罗德(Martin Schroeter)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其认知解决方案业务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爬坡”,才能达到足够规模,并在整体增长率中“超越自身体量”。
同时,IBM在认知计算领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美国科技巨头谷歌、苹果和脸书(Meta)等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其算法广泛应用于搜索、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例如苹果的Siri)。即使是开发照片和音乐应用的初创公司,也在训练其算法识别图像和歌曲,并从用户使用习惯中进行学习。
然而,正如过去IBM通过提供计算机和服务器,使企业无需自建IT基础设施一样,如今它希望通过提供认知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节省自建认知系统的成本,并从中获利。无论是需要数据处理、基因组测序,还是个性匹配,似乎总有一个“沃森”能提供解决方案。在这次转型中,IBM愿意继续作为消费者导向型公司背后的“无形支柱”,默默发挥作用。如同其阿尔马登实验室,IBM的贡献可能不易察觉,但若仔细观察,其身影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