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塑料瓶:2035年823亿!中国跨境千亿级商机!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亚太地区的塑料制品市场,特别是塑料瓶及类似制品,正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乎日常消费品的包装,更是许多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基础。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一市场的消费、生产、进出口及价格动态,对于把握区域市场机遇、优化供应链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期,一份海外报告对亚太地区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市场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年发展进行了预测。该报告指出,亚太塑料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市场展望
得益于亚太地区对塑料卡车、瓶子及类似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十年该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根据市场分析,从今年(2025年)起至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以0.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扩张,到2035年末,市场总量预计将达到1400万吨。
在价值方面,市场预测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5年末,市场总值将达到823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计算)。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市场面临各种挑战,但其内在需求和增长潜力依然强劲。
消费概况
在2024年,亚太地区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总消费量约为1300万吨,与前一年大致持平。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消费量以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相对稳定,期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向好。消费量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在价值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塑料瓶市场规模略有收缩,达到739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4.6%。这一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从2013年至2024年,市场价值平均每年增长1.6%,趋势保持一致,在某些年份也出现过显著波动。市场消费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829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消费额有所回落。
按国家划分的消费情况
中国是亚太地区塑料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4年消费量达到59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6%。中国的消费量比第二大消费国印度(230万吨)高出三倍之多。巴基斯坦(110万吨)位居第三,占总消费量的8.8%。
以下表格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塑料瓶的消费量:
国家/地区 | 消费量 (百万吨) | 占总消费量比例 (%) |
---|---|---|
中国 | 5.9 | 46 |
印度 | 2.3 | - |
巴基斯坦 | 1.1 | 8.8 |
其他地区 | - | - |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消费量方面的年均增长率相对温和。其他主要消费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印度(每年+1.7%)和巴基斯坦(每年+4.1%)。
在价值方面,中国以387亿美元的消费额位居市场首位。印度以95亿美元位居第二。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消费价值方面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其他主要消费国家的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印度(每年+4.0%)和印度尼西亚(每年+1.2%)。
2024年,人均塑料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每人11公斤)、韩国(每人8.1公斤)和马来西亚(每人7.2公斤)。从2013年至2024年,在主要消费国中,巴基斯坦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而其他主要消费国的人均消费量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这些数据表明,亚太地区对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需求量大且持续增长,这与区域内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其塑料制品消费规模更是占据主导地位,这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生产动态
2024年,亚太地区的塑料瓶产量达到1300万吨,与上一年持平。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产量以每年平均1.4%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仅出现少量波动。2014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达到了5.8%。在分析期间,产量在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预计短期内将保持平稳增长。
在价值方面,2024年塑料瓶产量下降至775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总产值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8%,整体趋势显示出一些显著波动。2017年的增长最为突出,较前一年增长了14%。产量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883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按国家划分的生产情况
中国是塑料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2024年产量达到6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8%。中国的产量比第二大生产国印度(230万吨)高出三倍之多。巴基斯坦(110万吨)位居第三,占总产量的8.6%。
以下表格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塑料瓶的生产量:
国家/地区 | 生产量 (百万吨) | 占总生产量比例 (%) |
---|---|---|
中国 | 6.3 | 48 |
印度 | 2.3 | - |
巴基斯坦 | 1.1 | 8.6 |
其他地区 | - | - |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产量方面的年均增长率为1.3%。其他主要生产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印度(每年+1.7%)和巴基斯坦(每年+4.1%)。
这些数据反映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全球塑料瓶生产链中的核心地位。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区域内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也为出口市场奠定了基础。
进口趋势
2024年,亚太地区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进口量在经历两年下降后,终于回升至23.9万吨。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进口量以每年平均2.6%的速度增长,但趋势显示出一些显著波动。2018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增加了15%。进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25万吨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量有所回落。
在价值方面,2024年塑料瓶进口额增至11亿美元。总进口价值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5%,但趋势显示在某些年份也出现过显著波动。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较前一年增长了17%。进口额曾在2022年达到12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额有所回落。
按国家划分的进口情况
2024年,日本(5.4万吨)是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主要进口国,遥遥领先于澳大利亚(2.4万吨)、泰国(2.1万吨)、阿富汗(1.8万吨)、菲律宾(1.7万吨)、新加坡(1.3万吨)和韩国(1.2万吨)。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总进口量的66%。印度(7600吨)、马来西亚(7300吨)和老挝(7300吨)紧随其后,各自占总进口量的9.3%。
以下表格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塑料瓶的进口量:
国家/地区 | 进口量 (千吨) |
---|---|
日本 | 54 |
澳大利亚 | 24 |
泰国 | 21 |
阿富汗 | 18 |
菲律宾 | 17 |
新加坡 | 13 |
韩国 | 12 |
印度 | 7.6 |
马来西亚 | 7.3 |
老挝 | 7.3 |
从2013年至2024年,日本的进口量平均每年增长4.5%。与此同时,阿富汗(+20.6%)、韩国(+9.3%)、泰国(+7.1%)、印度(+6.1%)、老挝(+4.1%)、澳大利亚(+3.8%)和新加坡(+3.1%)的进口量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进口国,2013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6%。菲律宾的进口趋势相对平稳。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在同期则呈现下降趋势(-6.4%)。从2013年至2024年,阿富汗、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6.2、4、3.3和2.5个百分点。其他国家的份额在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日本(2.49亿美元)、韩国(1.28亿美元)和澳大利亚(1.19亿美元)在2024年占据了最高的进口额,合计占总进口的45%。泰国、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阿富汗和老挝的总进口额紧随其后,共同占据了总进口的26%。在主要进口国中,阿富汗在进口价值方面的增长率最高,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2%,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按国家划分的进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吨4643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5.1%。总体而言,进口价格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2022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了10%。进口价格曾在2018年达到每吨5121美元的峰值,但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价格有所回落。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韩国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0918美元,而阿富汗的价格最低,为每吨1250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马来西亚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达到了6.3%,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出口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塑料瓶及类似制品的海外出货量增长了14%,达到48.7万吨,在经历两年下降后连续第二年增长。从2013年至2024年,总出口量显示出显著增长:在过去十一年间,其销量平均每年增长4.5%。然而,趋势显示在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显著波动。基于2024年的数据,出口量较2022年的指数增长了17.9%。2016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20%。出口量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价值方面,2024年塑料瓶出口额显著增至32亿美元。总体而言,出口额呈现出强劲增长。2020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出口额增长了39%。在分析期间,出口额在2022年达到3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在2024年保持平稳。
按国家划分的出口情况
中国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出口量达到34.2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70%。中国台湾地区(4.5万吨)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泰国(2.3万吨)。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总出口量的14%。以下出口国——韩国(1.5万吨)、印度(1.4万吨)、越南(1.4万吨)和马来西亚(1.1万吨)——合计占总出口的11%。
以下表格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塑料瓶的出口量:
国家/地区 | 出口量 (千吨) | 占总出口量比例 (%) |
---|---|---|
中国 | 342 | 70 |
中国台湾 | 45 | - |
泰国 | 23 | - |
韩国 | 15 | - |
印度 | 14 | - |
越南 | 14 | - |
马来西亚 | 11 | - |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7.7%。与此同时,印度(+8.0%)、中国台湾地区(+3.5%)和越南(+2.9%)的出口量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2013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韩国和泰国的出口趋势相对平稳。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在同期则呈现下降趋势(-8.4%)。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总出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加了20个百分点,而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份额则分别减少了1.6%、2.9%和7.5%。其他国家的份额在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中国(24亿美元)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塑料瓶供应国,占总出口的77%。韩国(1.76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的5.6%。中国台湾地区紧随其后,占4.8%。在中国,从2013年至2024年,塑料瓶出口平均每年增长8.8%。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韩国(每年+1.5%)和中国台湾地区(每年+1.7%)。
按国家划分的出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吨6498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7.6%。在过去十一年间,它平均每年增长1.5%。2017年的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23%。出口价格曾在2022年达到每吨7760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出口价格有所回落。
不同原产国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要供应国中,韩国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1451美元,而马来西亚的价格最低,为每吨2982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印度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达到了3.5%,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总结与展望
综合以上数据,亚太地区的塑料瓶及类似制品市场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尽管消费和生产的价值在2024年略有波动,但长期的增长趋势依然稳健。中国在消费、生产和出口方面均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其在全球塑料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
对于我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些市场动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意味着广阔的市场机遇,而生产和出口的优势则为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区域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差异,例如人均消费量较高的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以及进口增长迅速的阿富汗,这些都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产业趋势,如环保政策对塑料制品的影响、可回收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智能包装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