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一周不用手机挑战:智能手表能 Hold 住你吗?
离开手机,用智能手表代替的体验
不看手机,生活会发生奇妙的改变。
对于许多人来说,出门不带手机简直是噩梦。如果刻意不带手机出门呢?万一需要拍照怎么办?排队的时候看什么?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比如外星人入侵地球怎么办?各种可能性让人焦虑。但最近一周,作者有意识地尝试把手机放在家里。
作者想看看,只用支持LTE网络的智能手表是否能满足日常需求。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作者也觉得自己看手机的时间过长。虽然工作需要,但偶尔休息一下总是好的。极简手机并不能满足所有功能需求,但蜂窝网络智能手表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它可以在减少屏幕使用时间的同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即使只是“存在”着,也能发送消息、阅读邮件、播放播客,这简直是梦想!
想象一下,在咖啡店等待咖啡时,眼前没有屏幕,只是静静地感受周围的一切。或许会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重塑自己的大脑,缓解焦虑,放松紧绷的神经。结果表明,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但并非易事。
第一天:Apple Watch 离不开 iPhone
这次作者使用的是 Apple Watch,并与 iPhone 13 Mini 配对。虽然也想过用安卓手机和搭载人工智能助手的 Pixel Watch 试试,但感觉引入太多变量。关于人工智能助手,后面再详细介绍。
作者曾幻想自己坐在街边咖啡馆,喝着卡布奇诺,穿着飘逸的裙子(虽然并没有),读着报纸,偶尔抬头欣赏美好的夏日。但现实并非如此。更多时候,是在自行车道旁猛烈地滑动着手表的小屏幕,担心自己忘记了下午的重要电话。或者,弓着身子对着手腕低声说话:“正在回家的路上,感叹号!”在公共场合对着手表自言自语,看起来非常正常,一点也不奇怪。
第一天下午,作者把 iPhone 面朝下放在餐桌上,但几分钟后又跑回去,在手机上登录 Strava 和 Spotify,以便手表能正常使用。这只是提醒人们,Apple Watch 的存在依赖于 iPhone。完成这些设置后,作者轻装上阵,骑上自行车。这种感觉既糟糕又美妙。
在咖啡店,作者发现用手表的小键盘滑动输入文字出乎意料地准确,尽管过程繁琐。语音输入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但作者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对着科技产品说话,所以要么费力地输入文字回复,要么干脆不回复,等之后用电脑处理。这基本符合作者的预期。
第一天结束时,作者情绪高涨。虽然没有觉得自己更聪明或更轻松,但晚上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手机刷,而是做了些纸质数独,感觉非常棒。
第二天:智能手表逛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稍微作弊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作者携带了第二部手机作为电子书阅读器。但这并没有违背挑战的初衷,因为它没有蜂窝网络连接,而且屏幕设置为模仿电子墨水的效果。作者禁用了社交媒体应用,并在 Kindle 应用上下载了喜剧演员黄阿丽的书。
作者戴着手表,带着电子书阅读器,骑自行车前往派克市场。作者还关闭了 iPhone 的电源,并将其放在包里,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最后手段。由此,作者意识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 iPhone 关机,就无法将所有通知转发到手表。
虽然仍然可以访问那些有原生手表应用的应用,比如消息和邮件,但作者原本希望能在手表上收到 Slack 消息,但由于没有手表应用,所以未能如愿。不过,作者因此享受了一个下午的 Slack 假期,而且没有人因此丧命,因为作者是一名作家,而不是随叫随到的外科医生。作者认为,这其中或许蕴含着一个道理。总之,手表电池坚持了下来,包括与姐姐的 40 分钟通话,所以总体来说,这是一个胜利。
作者把手机留在家里去幼儿园接孩子,之前也曾无意中这样做过。这次是有意为之,而且知道自己可以在需要时拨打紧急电话,这让人感到安心。一切进展顺利,直到需要使用 Duolingo 语言学习应用时。
作者沉迷于手机。上床后,作者完成了一节课程,以保持学习记录,但一旦完成,旧习惯又悄悄地回来了。作者花了 20 分钟,或许 30 分钟在刷手机?最后,作者幡然醒悟,把手机放在充电器上。作者认识到,如果允许自己用手机做一些事情,比如 Duolingo 和回复消息,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以后睡前不能再用 Duolingo 了。
第三天:谁来送我回家?
乘坐公交车的过程很顺利,只是需要确定在哪里下车。联合街站离交响乐轻轨站最近吗?还是哥伦比亚站?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称它为交响乐站的?出发前,作者匆匆看了一眼路线,自信地认为自己足够熟悉路线,不需要打开导航。但作者特有的焦虑症会让她不断质疑自己确信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作者会拿出手机,再次查找必要的信息,用确凿的证据来平复自己的紧张情绪。作者也可以用手表做同样的事情,但这会花费太长时间,而且太麻烦。作者决定相信自己能记住车站,结果也确实如此。联合街站。作者战胜了焦虑。作者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后来,作者主动提出与一位住在附近的朋友拼 Uber 回家,却意识到自己无法叫车,这让作者从高潮中跌落下来。没有手机,真是不方便。朋友好心地叫了 Uber,作者后来用 Venmo 支付了自己的车费。但这个意外的挫折让作者有些动摇。如果没有朋友帮忙叫车怎么办?难道要在 U 区的那家酒吧里度过余生吗?
实际上,作者可以毫无问题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只是需要多花一个小时。或者,作者意识到,可以像优步出现之前的几十年里的人们那样,直接呼叫出租车服务。事实证明,优步提供通过电话呼叫和请求乘车的功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且只要提前计划,作者就可以在不求助任何人的情况下回家。
第四天到第七天
作者稍微放弃了。大多数时候,作者会带着手机作为备用,以便在需要做一些手表无法完成的事情时使用,比如快速找到附近一家营业的餐馆吃午饭并下单。作者不得不带丈夫去做门诊手术,把手机留在家里感觉有点不负责任。但作者在合理的情况下坚持不使用手机的原则,而且即使在开车时,也发现 Apple 地图在手表上的音频提示和触觉手腕轻触功能完全可用。宜家的在线订单提货有点棘手,因为它只提供二维码和网址,让商店知道我已经到达取货。宜家,提供一个电话号码怎么样?但作者走进商店,并使用他们的 WiFi 在类似电子墨水的手机上办理了入住手续,避免了一场灾难。
即使是几天的无手机或轻度使用手机的生活,也帮助作者不再每时每刻都伸手去拿手机。现在,作者意识到自己经常不知道手机在哪里。作者一直在使用 AirPods 和手表听播客,或者在有几分钟空闲时间时拿起纸质数独书。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通过使用 Apple Watch 作为手机,作者意识到,要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比预期的更多的计划和自律。你需要更加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以及回家计划。将 Uber 服务的电话号码添加到你的联系人会是一个好主意。将手机放在卧室外面,并遵循 Casey Johnston 的 DIY 傻瓜手机方法,将有助于你避免再次拿起手机。作者还必须比以往更多地考虑为手表充电;购买你能找到的最大的、最强大的手表将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还认为,如果你想更多地摆脱手机,那么在手表上拥有一个 AI 助手会非常好。在日历上查找内容或在 Google 文档中查看详细信息可能会非常方便。作者认为,Siri 可能无法胜任这些任务。
新媒网跨境获悉,使用LTE智能手表代替手机,需要更多的提前计划和自律。
新媒网跨境认为,人工智能助手或许能缓解智能手表在某些场景下的不便。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