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噩梦!一半人“被消失”,最高罚7万美元!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遇到“被消失”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地区的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试图通过立法来规范招聘行为。
加拿大安大略省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要求拥有至少25名员工的公司在面试后的45天内,必须告知求职者其申请状态,无论是否已做出决定。这项规定旨在禁止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求职者不予回应的行为。
此外,新规还试图消除“虚假招聘”现象,即公司发布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职位招聘广告。根据规定,企业必须明确说明某个职位空缺是否正在积极招聘,以及是否使用人工智能来筛选和选择候选人。
一家软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这项法律明确了企业有义务对求职者的付出给予明确的回应和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求职者有权了解招聘过程的幕后情况。
据外媒报道,不遵守新规定的公司可能面临高达10万加元(约合7.25万美元)的罚款,但初犯者可能会收到警告或较轻的罚款。
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被消失”的情况,即在经过初步沟通,甚至进入最后一轮面试后,最终没有收到招聘团队的任何回复。同时,2025年第二季度,某平台上的职位招聘广告中,约有17%的职位是企业从未打算真正招聘的。
在美国,新泽西州、肯塔基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州议员也提出了各自的提案,以防止招聘过程中的“被消失”现象。新泽西州的提案将要求企业明确告知面试候选人其时间表,在职位空缺被填补后的两周内撤下招聘信息,并公开何时发布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职位的广告,否则将面临高达5000美元的罚款。
肯塔基州一项禁止“虚假招聘”的法案未能获得通过,但加利福尼亚州一项类似的法案目前正在接受委员会审查。
上述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已经通过了以求职者体验为中心的透明度法律的州和城市采取行动,包括科罗拉多州和华盛顿州。 新媒网跨境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于在招聘中使用人工智能的监管规定出台。例如,2023年,纽约市成为第一个禁止雇主使用未经偏见审计且未向求职者提供必要通知的人工智能决策工具进行招聘的实体。
新媒网了解到,规范招聘行为的立法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旨在提高招聘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求职者的权益。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企业,有望减少“被消失”和“虚假招聘”等不诚信行为,维护健康的就业市场秩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