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启动无人机、光伏调查,8月6日前关税或飙升!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近日启动两项232条款调查。新媒网跨境获悉,调查对象分别是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多晶硅及其衍生物进口状况。这两项涉及产业链安全的评估将于8月6日截止意见征集,最终可能导致相关产品进口关税上调。
根据公示文件,官方正在广泛征询行业意见。调查重点聚焦九大维度:美国市场当前及未来需求缺口、本土产能覆盖能力、主要出口国供应链角色、进口来源集中度风险、国际补贴政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价格扭曲现象、关键产品供应链稳定性、本土化生产可行性,以及现有贸易政策的调整空间。
产业脉动暗流涌动
在无人机领域,外媒报道指出美国市场七成消费级产品依赖进口。某深圳企业驻美代表向新媒网跨境透露:"我们北美服务中心近期咨询量激增,不少分销商开始调整库存周期。"这种市场波动背后,是业界对供应链重构的未雨绸缪。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核心材料,其贸易流向更牵动全球清洁能源布局。韩国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该国对美多晶硅出口量占其总产量18%。德国光伏企业REC Silicon首席执行官(挪威籍)近期公开表示,若关税政策生变,其在蒙大拿州的工厂复产计划将提速。
企业应对窗口开启
面对潜在政策调整,美国贸易律师事务所ST&R提出三维应对方案:关税规避路径设计、贸易救济程序介入、供应链重组规划。该机构合伙人詹姆斯·施耐德(美国人)在行业简报中建议:"企业应当立即开展产品税则号预判,同时启动第三国产能评估。"
新媒网跨境认为,此次调查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新动向。以无人机产业为例,中国大疆创新在北美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专业领域已建立成熟服务体系。而多晶硅领域,协鑫科技等中企在颗粒硅技术上的突破,正推动光伏材料成本持续下降。
双轨发展已成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跨国企业采取双轨并行策略。某日资光伏材料商在得克萨斯州的新厂建设如期推进,同时其马来西亚工厂正在扩建输美专线。这种"本土化+区域化"的供应链布局,成为应对贸易不确定性的新选择。
新媒网跨境预测,无论调查结果如何,产业链弹性建设将成为全球制造业共识。正如欧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意大利籍)在布鲁塞尔能源论坛所言:"清洁技术的普及需要更开放的贸易环境,但现阶段多元化供应链确是企业必修课。"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