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宇宙射线竟成外星生命能量来源?或改写“宜居带”定义

2025-08-05前沿技术

Image

宇宙射线,这项穿梭于太空之中的神秘力量,或许蕴藏着超乎想象的生命潜力。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极端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中,宇宙射线也能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图片说明

长久以来,寻找外星生命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搜寻“宜居带”内的行星。这个区域指的是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能够让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并拥有足够的光照来支持生命。然而,这项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可能性:即使是远离恒星的星球,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能力。这一发现无疑将极大地扩展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探索范围。

研究人员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宇宙射线如何携带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宇宙射线是高速粒子束,它们在宇宙中穿梭,能够深入到远离恒星的行星内部,并与地下的水体发生作用。宇宙射线撞击水分子后,会释放出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辐射分解。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上已知的一些微生物,能够在黑暗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它们正是依靠这种机制来获取能量。

这项研究表明,如果外星生命能够依靠辐射分解生存,那么天文学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宜居带”的定义。

这项研究由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中心主导,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不同强度的宇宙射线对太阳系中三个寒冷天体表面的影响:火星、土卫二(土星的一颗卫星)和木卫二(木星的一颗卫星)。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宇宙射线是否能够在这些天体上引发辐射分解,特别是在土卫二和木卫二这两颗卫星上,因为长期以来,天文学家都认为它们的冰层之下可能存在水。

研究团队发现,土卫二是通过辐射分解维持生命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不过,模拟结果显示,所有这三个天体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辐射分解。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建议天文学家应该扩大对“宜居带”的认知范围,并提出了一个更广阔的概念——“辐射分解宜居带”。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迪米特拉·阿特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发现改变了我们对生命可能存在之地的看法。我们不应只关注温暖且有阳光的行星,现在也可以考虑寒冷黑暗的地方,只要它们的地表之下有水,并暴露在宇宙射线之下。生命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具适应性,能够在更多地方生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鼓励我们以更开放的视野看待宇宙生命的可能性。宇宙中可能存在着我们尚未发现的生命形式,它们或许就隐藏在那些看似荒凉、不适宜居住的星球上。

宇宙射线为基础的生命形式,挑战了我们对于生命起源和存在的传统认知。它提示我们,生命的生存方式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样化,在极端环境下,生命依然可以找到生存的途径。

这项研究成果无疑将激发更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对外星生命的探索热情,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宇宙中存在着其他的生命形式,而这些生命形式可能就存在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新媒网跨境认为,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更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通过了解宇宙中其他生命形式,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外媒报道称,这项研究成果为未来的太空探索任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寻找外星生命时,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还应该将目光投向那些看似不适宜居住的星球,或许那里就隐藏着生命的奇迹。

新媒网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涌现,为我们揭开宇宙生命的神秘面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与其他生命形式建立联系。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017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研究表明,宇宙射线可能为远离恒星的星球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即使在极端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中。通过辐射分解,宇宙射线能够与地下的水体发生作用,释放能量,支持某些微生物的生存。这项发现扩展了对外星生命的探索范围,并提出了“辐射分解宜居带”的新概念。
发布于 2025-08-05
查看人数 49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