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加征50%关税!苹果股价暴跌3%,欧盟6000亿出口受冲击
### 热点:关税大棒挥向欧盟,苹果成“新靶子”
周五,特朗普再次将全球贸易推向风口浪尖——他不仅威胁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50%的关税,更将矛头直指苹果公司,称将对非美国制造的iPhone征收至少25%的进口税,随后甚至扩大到所有智能手机。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一表态恰逢美欧贸易谈判前夕,火药味十足的威胁直接导致美欧股市集体跳水,苹果股价当日暴跌3%。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时间表”似乎早有预谋。上月,他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20%关税,随后“临时让步”降至10%,并称谈判窗口将持续到7月8日。然而,此次突然升级的施压手段,让外界直呼“熟悉的剧本又来了”。
### 痛点:全球供应链再遭冲击,企业进退两难
如果说关税是特朗普手中的“核武器”,那么跨国企业无疑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以苹果为例,其供应链遍布全球,但特朗普却多次施压要求“美国制造”。新媒网跨境观察到,尽管苹果已逐步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地,但要在美国本土重建完整产业链,无异于天方夜谭。
“让苹果在美国造iPhone?这根本是童话故事!”华尔街分析师丹·艾夫斯直言。而欧盟企业同样面临困境: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机械……这些支柱产业一旦被高关税“锁喉”,欧洲经济的复苏进程或将雪上加霜。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已形成恶性循环。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美出口额超6000亿美元,但进口额仅3700亿,巨大的贸易逆差成为特朗普眼中的“原罪”。然而,简单粗暴的关税政策真能解决问题吗?欧洲改革中心专家阿斯拉克·伯格一针见血:“特朗普试图用威胁换取谈判筹码,但欧盟绝不会屈服——这场博弈注定两败俱伤。”
当贸易战从“隔空喊话”升级为“真金白银”的对抗,全球经济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开始剧烈震颤。
### 方案:博弈背后的生存法则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攻势,欧盟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谈判桌上,欧盟贸易专员马尔托什·谢夫乔维奇重申“互惠互利”原则;谈判桌下,法国、德国等成员国已着手制定反制清单,从波旁威士忌到哈雷摩托均被列入“打击目标”。
新媒网跨境建议,企业亟需做好三项准备:
- 供应链多元化: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苹果转向东南亚的布局值得借鉴;
- 本土化深耕:通过在当地设厂、雇佣员工等方式降低政策风险;
- 政策预警机制: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贸易政策变动做出快速反应。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这场博弈的影响同样深远。新媒网跨境预测,若关税真正落地,iPhone等电子产品的价格可能上涨10%-15%,欧洲红酒、奶酪等进口商品也将面临涨价压力。
贸易战的硝烟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历史反复证明:以邻为壑的对抗终将被合作共赢的智慧取代。
### 尾声:风暴眼中的企业生存战
在这场美欧博弈中,最戏剧化的场景莫过于特朗普与库克的“相爱相杀”。本周,苹果CEO刚结束白宫会谈,转眼又遭关税威胁。尽管库克努力推进供应链调整,但特朗普仍不满其“在印度建厂”的选择,甚至公开喊话:“我不希望你投资印度!”
企业的挣扎背后,折射出全球化时代的深层矛盾:当政治博弈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跨国巨头也不得不成为“风暴中的小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