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鸿沟:AI企业表现超同行10倍,新加坡仅15%企业达标

2025-06-14AI工具

Image

这年头做生意,不确定性像影子一样甩不掉。但有意思的是,在新加坡这片热土上,企业之间的差距,正悄悄被“数字化”这把尺子重新丈量。

新媒网跨境获悉,HubSpot最近一份报告戳破了窗户纸:那些系统玩得溜、AI用得深的企业,早把同行甩开一截。它们业务跑得快,回本周期短,连做决策、调方向都透着股敏捷劲儿。

数字冰冷,但差距烫手。报告里藏着更扎心的对比:玩转AI的企业,表现强劲的概率是普通企业的五倍;一旦迈进“全面数字化”的门槛,差距直接拉大到九倍;要是能把所有系统真正“拧成一股绳”,优势直接飙到十倍——这哪是差距,简直是鸿沟。

表面看,新加坡91%的企业都喊出了数字化口号。可热闹归热闹,真能榨出技术价值的没几家。超过九成的企业勉强接上了几个核心系统,但能做到“全链路丝滑流转”的,可怜巴巴只有15%。

问题出在哪?HubSpot点得透:技术堆得越多,团队摩擦反而越狠。数据孤岛林立,信息流堵得慌,连看清全局都费劲。这种“半吊子整合”,恰恰成了AI发挥威力的绊脚石。

眼下八成新加坡企业都试水了AI,可真正能在多个业务领域玩出花的“高手”,只占16%。尤其刚起步的企业,数据孤岛简直要命——起步阶段的企业里,系统能打通的只有6%。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AI的能耐,全看喂给它的数据质量通不通达。数据质量又从哪来?就看系统之间能不能“对上话”,信息流能不能“跑顺腿”。系统各自为政,AI项目自然跑得踉踉跄跄。结果就是,刚投资AI的小企业,能立刻尝到甜头的只有1%;而那些AI老手,25%都能快速见效。

更憋屈的是,技术本身早不是问题,绊脚石反而换成了“人”。报告说透了:企业数字能力越往上爬,拦路虎就越从“技术瓶颈”变成“内部纠结”——决策慢半拍,领导层犯嘀咕。

你看那些“全面数字化”的企业,39%都吐槽“决策太慢”拖了后腿,33%直言“缺领导推一把”;而还在半路的企业,只有24%有同感。这说明啥?越往数字深处走,越需要整个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像HubSpot亚太区老大Carol Fong说的:领导犹豫不决,流程磨磨蹭蹭,就算搬来全球最顶尖的系统,也推不动业务往前挪一寸。

这种内部的“拧巴”,直接关系到企业能不能扛住风浪、抓住机会。虽然74%的企业被大环境逼得更谨慎,但一批明白人早把数字能力当成了“救命稻草”——提效运营(38%)、押注AI自动化(36%)、优化销售流程(34%)。

与此同时,53%的企业揪心“员工数字技能跟不上”。这信号再清楚不过:成功的数字化,绝不是买几套系统那么简单,它是整个团队的技能升级,是工作方式的彻底翻新。

新媒网跨境建议,中小微企业尤其需要扶一把。89%的受访企业承认政府支持推了自己一把,大企业感觉更明显(93%)。小企业感受到的推力稍弱(86%),数字转型初期的成本压力,对家底薄的小玩家确实不轻松。

说到底,在这个越变越快、越变越险的牌局上,新加坡企业比的早就不只是“转不转”,而是“转得多深、跑得多快”。系统打通、AI深度扎根业务、领导思路清晰、团队执行利落的企业,正默默筑起高墙。经济寒风持续吹,谁能先缝补好技术与组织之间的裂缝,谁就更可能把“不确定”的危机,扭成增长的跳板。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330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探讨了新加坡企业在数字化和AI应用上的差距,指出数据孤岛和内部决策缓慢是阻碍技术发挥效力的主要因素,强调全面数字化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发布于 2025-06-14
查看人数 1658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