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延误暴涨40%,卖家急寻7天到仓新出路
最近朋友圈被跨境物流的消息刷屏了。老张半夜给我发微信,说他那批运往洛杉矶的智能水杯又在海关卡了半个月。仓库积压、客户催单、现金流吃紧——这三座大山压得他直薅头发。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像老张这样的中小卖家,今年旺季遭遇清关延误的概率同比暴涨40%。
海运价格像坐过山车,上周刚谈好的柜子隔天就涨价。更扎心的是,某些物流商报价时满脸堆笑,货物一出海就玩失踪。你问时效?对方永远回你"在清关了"。等收到货,万圣节的南瓜灯都该过圣诞节了。
我上个月去义乌转了一圈。仓库里堆满滞销的圣诞装饰,几个老板蹲在门口抽烟。"海外仓备了三个月库存,现在全砸手里了。"王老板把烟头摁灭在积灰的圣诞树上,"运费涨三成,平台还压着货款,这买卖做得真憋屈。"
新媒网跨境建议大家试试"轻骑兵"打法。深圳的周姐去年就开始布局:把大件货拆成小包裹,走空运专线。虽然单件运费高20%,但周转速度翻倍。她今年在TikTok小店爆单的宠物推车,就是靠土耳其航空专线实现7天到仓。
还有更绝的。杭州95后小林直接和海外本土物流商搭上线,通过希腊的清关公司中转货物。虽然得多付一道转关费,但避开了欧美主要港口的拥堵。他卖的瑜伽服愣是比同行早两周上架,直接冲上类目前三。
选物流商别光看报价单。广州林哥给我看了他的"供应商体检表":清关牌照要查注册编号,海外仓得验证消防认证,连卡车司机的工会证明都得扫描存档。有次他发现某公司仓库照片用的是三年前的谷歌街景,果断换了合作方。这些细节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新媒网跨境预测明年会出现新玩法。比如墨西哥正在成为北美新跳板,中欧班列开出了冷链专厢,就连非洲的卢旺达都有了智能分拣中心。早上去参观深圳机场的跨境监管仓,看到带温控的锂电池货柜正在装机。工作人员说这种特种柜预定排到三个月后,都是给那些高端无人机探路用的。
说到底,跨境物流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少栽跟头。就像老张后来悟出的道理:与其在红海里杀价,不如在蓝海里造船。他最近转型做定制化物流方案,专门帮小众品类解决运输难题,反而打开了新市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