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风暴来袭!最高50%税率8月生效,供应链巨震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全球贸易政策出现系列调整。7月初,美方公布了首轮针对多国的关税方案,涉及东南亚、欧洲及美洲等地区。根据公开文件显示,印尼、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面临19%-20%的税率,日本、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适用25%关税,而巴西、加拿大等国税率则达到35%-50%。这些调整暂定于8月1日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包含特殊条款:若相关国家提高对美关税,美方将同步追加同等幅度税率。同时严控转口贸易行为,明确经第三方转运规避关税的商品将按原产国税率征收。
在金属贸易领域,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方将于8月启动50%的铜进口关税。而备受关注的医药产品关税虽传出可能高达200%的消息,但相关人士透露具体实施或将预留12-18个月的缓冲期。
供应链规则重构引关注
7月初通过的《大美法案》对跨境贸易规则作出重要修订。其中第70531条款规定,自法案生效30日起,企业若违规使用商业免税额将面临严厉处罚:首次违规罚款5000美元,后续每次最高罚金达1万美元。更值得跨境从业者注意的是,该法案明确将于2027年7月全面取消全球小额免税政策,中国商品此前已被排除在该政策之外。
多国贸易关系动态调整
越南市场出现新变化。根据6月底达成的协议,越南产商品进入美国将适用20%基础税率,但对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作为对等条件,美国商品可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这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开拓越南市场创造了新机遇。
在资源贸易领域,美中两国6月下旬就稀土贸易达成新安排。外媒报道称,该协议将简化美国获取中国稀土资源的流程,这类矿产对半导体制造具有战略意义。不过双方尚未签署此前提出的55%全面关税方案。
北美贸易关系出现波折。6月下旬,美方突然中止与加拿大的贸易磋商,主因是加拿大对美科技企业开征数字服务税。目前加拿大商品面临25%基础税率,能源产品及美墨加协定覆盖商品除外。
行业合规新规密集出台
新媒网跨境注意到,5月以来多项贸易合规细则陆续落地:
- 针对铝制品供应链溯源,6月底起未标明冶炼铸造国的进口铝材将面临200%惩罚性关税
- 家用电器等钢铁衍生品自6月23日起按钢材含量价值征收50%关税
- 海关部门延长关税过渡期,允许符合条件的在途货物最晚于6月16日前完成清关
司法博弈影响政策走向
5月底的法院裁决曾引发贸易政策震荡。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判定四项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关税令无效,涉及中国、加拿大等国的特殊税率。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随即发布临时暂缓令,使现行关税体系得以延续。法律界人士分析,此案最终可能提交最高法院审理,相关司法程序或将持续数月。
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面对频繁调整的贸易政策,跨境企业可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建立动态关税监测机制,特别是对8月即将实施的新税率做好预案;二是重构供应链布局,评估东南亚制造基地与近岸采购方案的可行性;三是强化合规管理,尤其注意小额免税政策逐步取消后的申报规范。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半年全球供应链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制造企业可能加速产能区域化转移,而贸易服务商将更注重提供关税优化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及时获取政策信息、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将成为跨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